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67956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信息化建设总结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安煤矿信息化建设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融安煤矿位于镇雄县城南东110方向,处于镇雄县旧府街道办 事处境内。地理坐标极值:东经104 55,27104 56,18; 北纬27 25,0627 26,33。煤矿距镇雄县城7.0km,距贵州 毕节市69km,距内昆铁路彝良大寨站210km、威宁站180km,有镇雄 至贵州毕节市的省级公路从矿区东侧通过,交通较为方便。2、矿区范围根据2007年12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为融安煤矿更换的采矿许可 证(采矿许可证证号5300000720402,有效期自2007年12月至2015 年12月),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为2.3965k

2、m2, 开采标高为+1880+1360m。3、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井田内主要有两层可采煤层,即C:及C6a煤层,结构较简单。史 平均厚2.2m,C a平均1.41m,均属较稳定型全区可采的中厚煤层, 6现开采每层为Cb煤层。5水文地质属矿床充水以顶板裂隙含水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 等类型。工程地质类型为以层状结构岩层为主,地形有利排水、岩性单一, 构造简单、岩石强度高、稳定性好,故本区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类型。根据历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本次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涌出量测定结果,融安煤矿为高瓦斯矿井。据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2011年6月的检测报告,Cb煤层5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

3、性。融安煤矿井田范围内共有工业储量1276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 786.1万t,按30万t/a设计生产能力扩建,矿井服务年限17.5a。二、矿井信息化建设情况回采工艺由原来的炮采变更为高档普采机械化采煤。大大提 高了机械化程度,同时也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二、信息化建设推进基本情况(一)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初步形成一是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 矿长、机电副矿长为副组长以及各相关科室为一体的信息化建设小 组。共同完成、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根据国家对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和 相关的煤矿管理条例,制定了融安煤矿信息化建设规划融安煤 矿信

4、息化建设管理机构等具体文件。(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一是信息化建设稳步落实。融安煤矿瓦斯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 管理规范(AQ1029-2007)及设计要求,安装了一套KJ90N监控系统, 双机热备,备用主机能在5min内正常启动。中心站设置在监测监控 室,监控中心配置主、辅监控主机系统各一套,并配置监控终端。同 时根据需要接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上传,便于 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各生产矿井的生产情况,对各矿井安全生 产实时监督、及时指导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结合井下采掘部署安排情况,对照设计要求,共安装监控分站9 台,安装有甲烷、负压、温度、风速、设备

5、开停、水位、烟雾、馈电、 风门等传感器共计76个。安全监控系统做到了定期调试、校正,及 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范围,确保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建立 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 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 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及 设计要求,煤矿建设完善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了一套KJ277型 人员管理系统,双机热备,备用主机能在5min内正常启动并使用。 所有入井人员全部携带识别卡,保证了能够实时掌握井

6、下各个作业区 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能够在 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发挥作用。(3)紧急避险系统根据矿井扩建初步设计(变更),在井底车场左侧设置有永久避 难桐室。避难桐室避险人数均按矿井最大班下井人数76人设计,可 服务1151工作面、1153预抽工作面及两掘进工作面。避难桐室按设 计要求施工安装,桐室全长60m,其中室生存室长40m(宽3.0m)、 两个过渡室均为长3.0m (宽3.0m)。避难桐室建立健全了安全防护系 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空气净化和温度调节系统、环境监测及人员 定位系统、动力保障及照明系统、人员生存系统。相应的食品、饮用 水、自救器、设置人体排

7、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监测监控系统等设施以 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 系统有专人看管和维护,运行正常。(4) 压风自救系统融安煤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建立的压风系统的基础上, 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 建设完善了压风自救系统。在地面建造了压风机房,选用1台ERC-150SWL 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Q=19.2m3/min,P= 0.85MPa, N=110kW, U=380V)、 1 台JN110-8 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Q=19.8m3/min,P= 0.85MPa,N=110kW,U=380V)。压缩机均有智能控制系统,

8、能够满足压风自救系 统需求。供气主管选用,支管选用。地面空压机房至井下的输气管路主管均采用108X4.0的无缝 钢管从地面沿副斜井铺设到井底车场,50X3.0无缝钢支管接入到 井下相关采掘地点。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和掘进迎头设置了可供36 人同时使用的压风自救装置,供气量不少于0.1m3/min。经联合试运 转检验,压风自救系统使用正常,符合规定要求。(5) 供水施救系统融安煤矿按照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标准,为了减少项目投资,供水 施救管路采用与消防、防尘管路共用的建设方案,同时为保证水质符 合饮水标准,在地面主管上采用三通闸阀连接至生活饮水管网上,遇 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实现生活用水与防尘用水的供水

9、转换,对井下被 困人员提供生活饮用水,解决被困人员的饮水安全问题。管路敷设管路5700米。主管路直径108mm,支管路直径50mm 三通、闸阀均按设计规定安装,并同时根据供水施救系统相关要求, 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 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要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加强了供水管路的维护,没有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经联合试运 转检验,供水施救系统使用正常,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6)通信联络系统地面通信联络系统使用程控交换机,容量为80门,在地面调度 室、监控室、主要通风机房、绞车房、会议室等地点装有HCD129P型 电话机36部,可实

10、现矿内互通,在井下配电桐室、绞车房、井底车 场、胶带运输机转载点、井下采、掘工作面等重要场所装有直拔地面 调度室的KTH-33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共30部。经联合试运行,矿井通 信联络系统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7)语音广播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语音中心,广播用户通过语音中心选择在网络中的 收听用户接受语音数据,收听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服务器、数字硬盘录像机客户端 或者其他语音客户端收听语音信息。通过语音中心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负载;语音系统框图语音中心广播用户I收听用户 (PC客户端)收听用户(TMNVS)*其他客户端三是加大专业人才培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与国 内煤炭先进行业学习、接轨。我矿派矿领导和信息化施工负责人到周 边先进煤炭企业学习。三、近期发展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重点加强企业骨干力量信息化 专业技术的培训。加强矿山辅助软件矿山CAD、南方CASS Autodesk 3DMax等技术的应用。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争 取达到8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的比例超过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