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66559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哀莫大于心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哀莫大于心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哀莫大于心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哀莫大于心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哀莫大于心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哀莫大于心死庄子在他写的田子方里写道:“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古代意义应该是,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荀子说 :“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那么庄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因为庄子主张自由 自在的活。现代意义是: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也就是最大的悲 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那么心死是什么意思呢,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这种种的想法和认识,都跟心态有关。就譬如前几年我 一度不慎两次受伤,我也曾经心乱如麻,甚至考虑过自寻短见。这是为什

2、么呢 ,主 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没希望了。也就是心死了。心都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呢,这种心情正好印证了这句哀莫大于心死。现在有少数年轻人似乎对身旁的一切都感到失望,工作没动力,学习没信心, 生活没兴趣,有时自怨自艾。其实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我经常说的,不 如意事常有八九。前进路上困难、挫折、预想的目标一时未能达到,甚至生理的某 些缺陷,都可能使人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自怨自艾,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甚至走 向自暴自弃。从心理学角度认为,自即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

3、,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 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自即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比如 说,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经过奋力拼搏,工作有了成绩,事业上创造了 “辉煌”,但总担心“风光”不再,容易产生 前途茫、“四大皆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一去不回头,往往容易哀怨 岁月的无情和生发出的红日偏西的无奈 ??。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 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 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

4、,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 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真是害莫大焉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与其等着 别人看得起自己,还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 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由此可见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人们 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明”,既表现为如实看到自己短处,也表现为如实分 析自己的长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似乎是谦虚,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

5、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我们能客观地估价自己,在认识缺点和短处的 基础上,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能激发自信心。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 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 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 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 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 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阿基米德所说 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咱们这个博客上的朋友 们,就应该有我必获胜的想法和自信心,大家只要一起加油了,胜利的希望总会有 实现的那一天你是这样,我是这样,大家都一样,这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就不成 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