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65558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离心泵抽空的原因及处理2、泵压力打不足的原因及处理3、泵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处理4、离心泵密封填料冒烟、漏失原因及处理5、泵体振动原因及处理6、离心泵不上液的原因及处理7、离心泵密封填料过短的原因及处理8、离心泵轴承寿命过短的原因及处理9、离心泵叶轮与泵壳寿命过短的原因及处理10、启泵后不出水的原因及处理11、离心泵转子转不动的原因及处理12、离心泵泵耗功率大的原因及处理13、启泵后达不到额定排量的原因及处理14、启泵后不上水、压力表无读数,吸入真空压力表有较高负压的原因及处理15、启泵后泵体发热的原因及处理16、泵轴串量过大的原因及处理17、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故障原因及处理18、离心泵密

2、封填料过热的原因及处理20、离心泵汽蚀的故障处理21、离心泵机械密封漏失量超差故障处理22、输油泵运转中流量和扬程降低的处理23、输油泵机组轴瓦温度超高和处理离心泵故障原因及处理1、离心泵抽空的原因及处理(1)现象:1)泵体振动2)泵和电动机声音异常3)压力表无指示4)电流表归零(2)原因:1)泵进口管线堵塞2)流程未导通,泵入口阀门没开3)泵叶轮堵塞4)泵进口密封填料漏气严重5)油温过低,吸阻过大6)泵入口过滤缸堵塞7)泵内有气体未放净8)进口阀门闸板脱落9)大罐液位过低10)油温过高产生汽化(3)处理:1)清理或用高压泵车顶通泵进口管线2)启泵前全面检查流程3)清除泵叶轮入口处堵塞物4)调

3、整密封填料压盖,使密封填料漏失量在规定范围内,填料磨损严重需要更换5)提高来油温度6)检查清理泵入口过滤缸7)在泵出口处放净泵内气体,在过滤缸处放净入口处的气体8)检查更换闸门9)倒罐,提高大罐液位10)降低来油温度2、泵压力打不足的原因及处理(1)现象:压力表压力达不到规定值,伴有间歇的抽空现象。(2)原因:1)电动机转速不够,进液量不足,过滤缸堵塞2)泵体内各间隙过大3)压力表指示不准确4)平衡机构磨损严重5)液体温度过高产生汽化6)叶轮流道堵塞7)吸入管漏气8)密封环磨损严重,泵的容积损失过大(3)处理:1)检查电动机是否正常运行;2)调节大罐的液位,清理过滤缸,检查泵配合间隙3)校验压

4、力表4)调节平衡盘的间隙5)降低输送介质的来液温度6)检查清理叶轮流道入口,或更换叶轮7)对吸入管进行补漏8)更换密封环3、泵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及处理(1)现象:泵的轴承温度过高,声音异常(2)原因:1)润滑油少或过多,油质不合格2)润滑油回油槽堵塞3)轴承跑内圆或外圆4)轴承间隙过小,严重磨损5)泵轴弯曲,轴承偏斜6)润滑油内有机械杂质7)输送介质温度过高处理:1)补充加油或利用下排污口把液位调节到1/31/2处,清理回油槽2)泵检查,跑外圆要更换轴承体或轴承,跑内圆要更换泵轴或轴承3)选择合适间隙的轴承4)校正或更换泵轴5)更换清洁的润滑油6)降低来液温度 4、离心泵密封填料冒烟、漏失原因

5、及处理(1)现象:密封填料冒烟,密封填料处漏失量大(2)原因:1)冒烟A、填料压盖偏磨轴承B、泵轴和轴套表面不光滑C、填料加得过多,压得过紧2)漏失1、密封填料压盖松动没压紧2、密封填料磨损严重3、密封填料切口在同一方向4、轴套胶圈与轴密封不严或轴套磨损严重5、填料少6、填料型号与机泵不匹配(3)处理:1)冒烟1、调整密封填料压盖平行度,使之对称不磨轴套2、用砂纸磨光轴套或更换球磨铸铁镀铬轴套3、填料加热以压盖压入量不小5mm,调整密封填料压盖松紧度2)漏失1、适当对称调紧密封填料压盖2、更换密封填料3、密封填料切口要错开90180,更换轴套的密封胶圈或更换轴套4、添加密封填料5、泵体振动原因

6、及处理(1)现象:泵体振动,伴有异常声音(2)原因:1)对轮胶垫或胶圈损坏2) 电动机与泵轴不同心3) 泵吸液不好抽空和汽蚀4)基础不牢,地脚螺栓松动5)泵轴弯曲6)轴承间隙大或保持架坏7)泵转动部分静平衡不好8)泵体内各部分间隙不合适9)转速高(3)处理:1)检查更换对轮胶垫或胶圈2)对电动机和泵对轮进行找正3)放净泵内气体,提高储罐液位4)加固基础,紧固地脚螺栓5)校正泵轴6)更换符合要求的轴承7)拆泵重新校对转动部分的静平衡8)调整泵内各部件的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9)降低泵的转速6、离心泵不上液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吸入管路或泵内有空气2)进口或出口侧管道阀门关闭3)泵的吸入管漏

7、气4)叶轮旋转方向错误5)泵的扬程低6)泵的吸上高度太高7)吸入管路直径过小或有堵塞物8)转速与实际要求转速不符(2)处理:1)灌泵,排除空气2)打开泵的进出口阀门3)杜绝进口侧的泄漏4)调整电动机的转向5)更换扬程高的泵,使两台泵串联,首级泵扬程低,排量大6)降低泵的安装高度7)加大吸入管管径,消除堵塞物8)使电动机转速符合要求7、离心泵密封填料过短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轴或轴套表面有损坏或划伤2)润滑不足或缺乏润滑3)密封填料安装不当4)选择的密封填料与泵输送介质不匹配5)外部冷却液有脉冲压力6)填料型号不匹配(2)处理:1)修复泵轴或更换轴套2)找正水封环位置,保证冷却水畅通3)按

8、标准安装密封填料4)选择符合输送介质性能要求的密封填料5)消除冷却液脉冲现象,保证压力平稳6)选择型号合适的密封填料8、离心泵轴承寿命过短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泵轴弯曲造成轴承偏磨2)润滑不良,选用的润滑脂或润滑剂与要求不符3)润滑方式选择不当4)更换的轴承不符合安装技术要求5)电动机与泵不同心产生振动造成轴承磨损加剧6)轴承质量有问题(2)处理:1)检修或更换泵轴2)选用符合要求的润滑脂或润滑剂,保证润滑良好3)根据机泵结构和性能选择合理的润滑方式4)严格执行轴承安装技术要求,保证更换质量5)调整机泵同心度在规定范围内6)选择质量合格的轴承9、离心泵叶轮与泵壳寿命过短的原因及处理(1)

9、原因:1)输送的液体与过流零件材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腐蚀2)过流零件所采用的材料不同,产生电化学势差,引起电化学腐蚀3)输送液体含有固体杂质引起腐蚀4)因泵偏离设计工况点运转而引起腐蚀5)热冲击、振动引起过流零件的疲劳6)汽蚀引起过流零件冲蚀7)泵运转温度过高8)管路载荷对泵壳造成的应力过大(2)处理:1)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选择适合的离心泵2)对过流零件采取防腐处理3)合理调控介质处理工艺参数,减少介质中固体杂质的含量4)合理调控离心泵的工况点5)控制输送介质温度在规定范围,减少泵机组的振动6)加强工艺设备的维护管理,防止汽蚀现象的发生7)合理控制管路系统的流量和压力10、启泵后不出水的原因及处

10、理(1)原因:1)进口出口侧管路上的阀门未打开或阀门闸板脱落2)进口管路进气或出口管路堵塞3)出口管路侧的单流阀卡死4)叶轮旋转方向错误5)泵的吸入高度过高或吸入管径小6)干线压力高于泵的出口压力7)转速低(2)处理:1)开启阀门,检修进口、出口阀门2)进口管路排气,出口管路清堵3)检修出口单流阀4)调整叶轮转动方向5)降低泵安装高度,加大吸入管径6)调整管路特性7)提高转速11、离心泵转子转不动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 控制电源刀闸未合上或熔断器熔断2) 轴承过热磨损严重3) 异物堵塞叶轮流道,造成叶轮卡死4) 电源电压过低5) 平衡盘严重磨损6) 密封填料压得太紧7) 泵轴钢性太差,造

11、成泵轴折断(2)处理:1) 更换熔断器,合上控制电源刀闸2) 更换轴承3) 消除叶轮内的堵塞物4) 检查系统电源电压5) 检修平衡盘6) 更换泵轴7) 调整密封填料压盖松紧度12、离心泵泵耗功率大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 密封填料压盖太紧,密封填料发热2) 泵轴窜量过大,叶轮与入口密封环发生摩擦3) 泵轴与原动机轴线不一致,轴弯曲4) 零件卡住5) 干线压力高于泵的出口压力6) 轴承磨损或润滑油多或油质不合格7) 介质粘度过大(2)处理:1) 调整密封填料压盖的松紧度2) 调整轴向窜量3) 校对机泵同轴度4) 检查处理卡住的零件5) 调整管路系统压力6) 更换轴承和润滑脂7) 降低介质粘度

12、13、启泵后达不到额定排量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叶轮反转2)叶轮或进口阀堵塞3)叶轮腐蚀、磨损严重4)入口密封环磨损过大5)储罐液位低,造成吸入口压力低6)泵体或吸入管路漏气7)密封环磨损严重8)过滤缸堵塞9)电机转速低(2)处理:1)调整电动机旋转方向2)清除堵塞物3)更换入口密封环4)更换或修理叶轮5)提高储罐液位6)排净泵和吸入管路内气体7)更换密封环8)清理过滤缸堵塞物9)提高转速14、启泵后不上水、压力表无读数,吸入真空压力表有较高负压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进口处阀门未开会闸板脱落2)过滤器被赃物堵死3)进口管路堵塞(2)处理:1)打开或检修进口阀门2)清理过滤器3)检查

13、来液管路,疏通堵塞管段15、启泵后泵体发热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 进口阀门未打开,泵内无水或抽空2) 泵出口排量控制过小3) 几台泵并联运行来水不足或储罐液位过低4) 干线压力高于泵的出口压力,泵不排液5) 泵轴与原动机轴线不一致,轴弯曲6) 轴承或密封环损坏,造成转子偏心7) 转子不平衡引起震动,造成内部摩擦8) 平衡机构磨损,造成叶轮前盖板和泵段摩擦9) 输送的介质温度过高(2)处理:1) 盘泵确认泵转动灵活,打开进口阀门灌泵2) 加大排量或安装旁通管线3) 调整开泵台数或增大来水管线直径4) 调整管路系统压力5) 校正泵机组同轴度或更换泵轴6) 更换轴承7) 检修转子,消除摩擦8)

14、 检修平衡机构9) 降低介质的输送温度16、泵轴串量过大的原因及处理(1)处理:1) 泵的流量控制不合理2) 定子或转子累积误差过大3) 安装平衡盘后没进行检修调整就投入运行(2)处理:1)调整出口阀门,控制流量在允许范围内2)测量调整轴窜量 3)检修调整平衡盘17、多级离心泵平衡装置故障原因及处理(1)原因:1)相邻两级叶轮间的级差增大,造成级间泄漏量增加2)平衡管堵塞,造成平衡鼓或平衡盘磨损严重3)平衡盘与平衡环轴向间隙大或磨损严重4)平衡盘与平衡环轴向间隙过小,造成平衡盘卡死(2)处理:1)调整相邻两级叶轮的级差,减小级间压差,从而减少级间泄漏量2)清除平衡管内堵塞物3)调整平衡盘间隙或更换平衡盘18、离心泵密封填料过热的原因及处理(1)原因:1)密封填料硬化失效或缺润滑脂,密封填料质量问题2)密封填料加的过多或填装方法不当3)水封环安装位置不当,冷却水不通4)轴套表面不光滑,密封填料磨损严重5)液体温度过高产生汽化(2)处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