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64992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99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校运动会报名时,喜欢跳绳的王伟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喜欢跑步的李琪报名参加接力赛。考虑到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在确定参赛名单时指定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王伟放弃参赛。这表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原则是( )问题1选项A.目的原则B.功利原则C.关怀原则D.公正原则【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题干中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指定喜欢跑步的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喜欢跳绳的王伟放弃参加跳绳比

2、赛,仅仅是因为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罔顾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说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功利的原则。本题选B。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 案例题材料:2020年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十,准备开车回乡下与父母团聚的王老师接到了居委会的疫情防控电话,二话没说立即报名了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主动承担防疫值班工作。值班期间王老师耐心细致的做好防疫宣传和小区进出人员的排查,帮助邻居订购生活物品,他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询问、记录、上报班上学生的动向、身体情况,并叮嘱指导他们做好防护。因为疫情学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课。初次线上教学的王老师遇到了设备网络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许多困难,他便就地取材,自制教学用具,

3、布置好“直播间”,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王老师精心设计和讲解直播课,引导学生互动,他还建立了班级学习群,引导大家讨论,气氛特别活跃,王老师坚持在线批改作业,并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他调侃自己是“新晋十八线主播”,又学到了许多新技能。总结会上,王老师说:“我是党员,要起到带头作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学生负责,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王老师的行为。(14分)【答案】王老师的教学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具体如下:(1)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王老师在疫情期间没有退缩,而是乐于奉献主动承担起责任,线上教学他就地取材,自制教学用具,精心设计讲解直播课,坚持在线批改作业等保证学生学习,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要求。(2)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王老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询问、记录、上报班上学生的动向、身体情况,并叮嘱指导他们做好防护。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3)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

5、标准。材料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王老师精心设计和讲解直播课,引导学生互动,他还建立了班级学习群,引导大家讨论,气氛特别活跃。体现了教书育人。(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王老师起带头作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对学生负责,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体现了为人师表。总之,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学习。3. 单选题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问题1选项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主观能动性决定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包括

6、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A项,为干扰项,排除。B项,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和斯金纳。C项,遗传决定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和高尔登。D项,为干扰项,排除。题干中,“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是孔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愚劣都是天生决定的,而且无法改变。这种理论属于遗传决定论。因此本题选C。4. 单选题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

7、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问题1选项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答案】D【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卢梭于1762年发表著作爱弥儿,该著作深刻地表述了其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其教育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A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其主要思想是寓教育于游戏中。B巨人传是拉伯雷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讽刺小说,讲述两个巨人国王

8、高康大及其儿子庞大固埃的神奇事迹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C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康帕内拉假借一个游历者的见闻,用对话录的体裁,描绘了一个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大同世界。同时,他也对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故本题选D。5. 单选题我国的成语常与历史传说和人物有关。成语“入木三分”原指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常用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与这个历史传说有关的书法家是( )问题1选项A.王献之B.王羲之C.颜真卿

9、D.柳公权【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成语“入木三分”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故本题当选B。A.王献之是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他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有关秩事典故:管中窥豹。C颜真卿唐朝书法家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

10、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代表作品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D柳公权唐朝中期书法家、诗人以楷书著称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故ACD排除。6. 写作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有人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99%都是习惯的杰作,在一个迅疾变化的时代,旧习惯和新规则同时并存。在新规则和新变化前,有的人或无动于忠,或手足无措,而有的人却能与时俱进,驾轻就熟。【答案】第一步:审题第二步: 立意本题材料属于观点类。材料主要围绕“固有”还是“变革”。在这里我们应当选择变革与材料中的与时俱进同类型即可。(1)破旧立新,

11、与时俱进;坚持改变;(2)终身学习,在规则与变化中提升自我(3)转变思维发展,顺应规则,敢于创新。7. 单选题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回校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李老师的教育观是( )。问题1选项A.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B.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C.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D.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传统教学中课程与教学彼此分开,教师被排除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之外,只教学。新课程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12、。积极参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题干中教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到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体现的是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B选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表述错误故排除。C选项题干中未体现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传授故排除。D选项题干中体现的是教师带领学生去社区了解回校后指导学生并开发课程资源,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作用。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强调的是: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围绕学生展开)2.学生具有个体的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有自己的主观意志,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教育者所给予的东西他们会作出主体不同的行动

13、及反映)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权责(人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题干中未有体现故排除。综上所述本题选A。8. 案例题材料:“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托盘状的“豆”,后来也被视作食器

14、或祭器。在人类文明早期,食器和祭器可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很重要的符号。食器象征基本的物质寄托,祭器象征诚敬的精神寄托,融汇起来恰巧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相吻合。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大的礼仪准则有三百,小的礼仪规范有三千,可见礼仪数量之多。于是有人说,怪不得中国人太累,是被“礼”压的。其实,这么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你只要知道什么场合注意什么问题就可以了。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庄重的场合需要彬彬有礼,宽松的场合可以不拘礼数。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

15、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先贤把夫妻同房看作人伦之大常,文称“敦伦”,戏称“周公之礼”。委婉含蓄之至,诙谐幽默之至。由此可见,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所以有“礼尚往来”,所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这句俗语,只能用在中国人身上,若用在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身上,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满桌子美味佳肴,却说“略备薄馔,不成礼敬”,外国人怎能不奇怪呢?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