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64907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固体干燥考试题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固体干燥1. 干燥是过程。A:传质B:传热C:传热且传质 D:其它过程2. 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温度。A:愈低B:愈咼C:不变D:不确定3. 当空气的t=tw=td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申。A:=100% B:100% C:V100% D:-4. 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焓增大,而。A: H,申都升高B: H不变申降低C: H,申都降低 D:无法判断5. 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一般应是的空气A:饱和 B:不饱和 C:过饱和 D:-6.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7. 恒速干燥阶

2、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 C:露点 D:绝对温度8. 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物料的性质B:物料的含水量C:空气的状态D:物料的状态9. 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空气的状态 B:空气的流速和流向C:物料性质与形状 D:空气的组成10. 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A:湿球温度B:绝热饱和温度 C:露点 D:干球温度11. 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升高,相对湿度。A: 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12. 物料中非结合水分的特点之一是其产生的水蒸汽压同温度下纯水的

3、饱和蒸汽压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13.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空气一水蒸汽系统,当空气流速较大时,其绝热饱和温度湿球温度。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近似等于14. 对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15. 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C。A:增加 B:减少 C:不变D:不确定16. 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A:减少 B:不变C:增加D:不确定17. 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空气消耗量会。A:减少 B:不变 C:增加D:不确定18. 湿空

4、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A:焓 B:相对湿度 C:露点温度 D:湿球温度19.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A:相对湿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20. 湿空气在换热器中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1)如空气温度降低,其湿度肯定不变; (2)如空气温度升高其湿度肯定不变; 则正确的判断是。A:两种提法都对B:两种提法都不对C: (1)对, (2)不对 D: (2)对, (1)不对21. 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A:非结合水份 B:自由水份 C:结合水份D:临界水份22. 空气温度为tO,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申0的湿空气,

5、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l, 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申1,则。A: Hl H0B:申0 p1C: Hl h0D:申0 twtdC: t25. 如需将空气减湿,应使水温。A:高于湿球温度B:低于湿球温度 C:高于露点D:低于露点26. 氮气与甲醇充分且密切接触,氮气离开时与甲醇已达传热和传质的平衡,如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甲醇进出口温度相等,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A:氮气进口温度 B:绝热饱和温度 C:湿球温度 D:露点温度27. 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 B:增大干燥面积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28. 已知湿

6、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A: (tw,t)B:(td,H)C:(P,H)D:(I,tw)29. 干燥器进口的温度计最小分度是0.1C,下面是同一温度时的几种记录,哪一种是正确的。:A75C:Z75.0C:C5.014S:DF4.98C3(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2kg水/kg绝干料,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 ,湿球温度为tw,露点为td现将该物料自初始含水量Xl=0.45 kg水/kg绝干料干燥至X2=0.1kg水/kg绝干料,则在干燥末了时物料表面温度tm : 。:Atm tw :Btm =t : tCm = td :tDm = tw 31.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

7、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A减小:不变 :增大:D不一定32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A愈低:愈高 :不变 :D不一定33.1)绝热饱和温度tas是大量的循环水与进入的空气接触时最后达到的稳态温度,它等于循环水的温度。湿球温度tw是湿球温度计所指示的平衡温度,但它并不等于湿纱布中水分的温度。对以上两种说法正确的判 断是:。:A两者都对:B两者都不对:C1)对不对:D2)对不对34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A愈高:愈低 :不变 :D不定,尚与其它因素有关35如.图将充分润湿的物料置于高温气体中,气体的运动速度很小,可近似地视为静止

8、,当物料温度达到稳定时,物料温度tm与湿球温度tw相比较:。:Atm = tw:Bm tw: tC tw(HwX- H) D : tm = tw- kH r w/36在.下列哪些线上露点温度相等。:A等相对湿度线:等热焓线:等湿度线:D色热冷却线37在.一定的物料和干燥介质条件下:(1)临界湿含量是区分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2)平衡湿含量是 区分可除水份与不可除水份的分界点。则正确的判断是:。:A两种提法都对:两种提法都不对:C(1对(2不对:K2对(1不对38空气的饱和湿度HS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A总压及干球温度:总压及湿球温度:(总压及露点:D显球温度及焓39在湿球温度tw

9、的计算式中,kH/a之比值:,:A与空气的速度变化无关:与空气速度u的0.8次方成正比,即kH/aXu:(kH/aXu0.5:1不一定,与多种因素有关:40在.等速干燥阶段中,在给定的空气条件下,对干燥速率正确的判断是A :干燥速率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干燥速率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C:各种不同物料的干燥速率实质上是相同的D :不一定41. 湿空气在温度308K和总压1.52MPa下,已知其湿度H为0.0023kg水/kg绝干空气,则其比容uH应为(单位均为 m3/kg 绝干空气)。A: 0.0583B: 1.673 C: 2.382D: 0.022442. 在某常压连续干燥器中

10、采用废气循环操作,即由干燥器出来的一部分废气(t2, H2)和新鲜空气(t0, H0)相混合,混合气经预热器加热到必要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干燥过程中有关参数如下:混合气状态点M(tm,Hm) 预热f点N(tm, Hm)干燥(12=11)点B(t2, H2)已知水分蒸发量为W,则根据对整个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可得 绝干空量 L 为: 。A: L=W/(H2H0) B: L=W/(H1H0)C: L=W/(H2H1)D: L=W/(HmH0)43. 真空干燥的主要优点是: 。A:省钱 B:干燥速率缓慢C:能避免物料发生不利反应 D:能避免表面硬化44. 有关降速干燥阶段物料内水分扩散机理的毛细管理论

11、认为:当水分蒸发时水和固体之间由于而产生了毛细管力,这种毛细管力是水分由细孔移到固体表面的推动力A:浓度差推动力 B:表面张力C:摩擦力 D:重力45. 在测量湿球温度时,应注意空气速度u。A: u1m/sB: u5m/s D: u 越小越好46. 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接近恒定的干燥条件: 大里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 少量的空气干燥大里的湿物料;则正确的判断是 。A:对不对B:对不对C:都不对D:都可以47. 物料中的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还与其它因素有关48. 当湿度和温度相同时,相对湿度与总压的关系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D:申与

12、P0.8成正比49. 一定湿度H的湿空气,随着总压的降低,露点相应地:。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还与其它因素有关50. 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不能除去水分为。A:结合水分 B:非结合水分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第十一章 固体干燥成绩查询1. C 2. A 3. A 4. B 5. B 6. D 7. B 8. C 9. C 10. C 11. B 12. C 13. D 14. C 15. A16. C 17. A 18. C 19. C 20. D 21. C 22. B 23. A 24. B 25. D 26. B 27. B 28. A 29. D30. A 31. C 32. B 33. C 34. B 35. B 36. C 37. D 38. A 39. A 40. C 41. A 42. C 43. C44. B 45. C 46. A 47. B 48. A 49. B 50.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