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总复习答案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03KB
约5页
文档ID:469591450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总复习答案_第1页
1/5

八年级上册数学书总复习答案第 1 章 平行线选择题1.B 解析 复习三线八角.2.C 解析 熟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3.B 解析 正确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概念.4.B 解析 关键是分清∠1,∠2 是由哪三条直线构成的.5.A 解析 可通过画示意图来分析.6.C 解析 方向线之间是互相平行的,再用平行线性质解.7.C 解析 分别是∠FHC∠HCG∠EGB∠GEH∠HAD.8.B 解析 学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后,往往会认为只有平行了才有内错角等.9.C 解析 可连接 B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内角和 360°.10.D 解析 由平行可得∠2∠PRQ180°∠3∠SRQ.二、填空题11.50°解析 先用三角形内角和 180°求得∠C50°.12.56°解析 利用条件把∠1、∠2 换到同一个三角形中.13.35°解析 平行线与角平分线结合推得∠D∠ABD.14.30°解析 利用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或外角解.15.2 解析 AB 与 CD 之间的距离为 AD 与 CB.16.55°解析 直尺的相对两边是互相平行的.17.3 解析 分别是∠COF∠ACD∠CAB很容易多答.18.4 ,∠DAB∠5 解析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容易弄混.19.4 解析 易判定都是正确的.20.10°或 50°解析 有两种情况: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三、解答题 21.分析 用平行线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来解. 解 ∵AB∥CD,∴∠ECD∠A37o,∵DE⊥AE,∴∠D90°-37o 53°. 点评 主要关注书写是否规范,正确. 22.分析 正确掌握和利用平行线性质、判定. 解 垂直意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 认清条件,推得相应结论. 23.分析 由∠EFB130°猜想能否求得∠ABF50°. 解 平行;理由如下:∵CD∥AB,∠DCB70°,∠CBF20°;∴∠ABF50°;∵∠ABF+∠EFB180°;∴EF∥AB. 点评 应先猜想结论,再进行证明. 24.分析 先求得∠DPB 和∠APE 就可求出∠DPE. 解 ∵AC∥PD, ∠CAB=100°, ∴∠DPB=100°; ∵BF∥PE,∠ABF=110°,∴ ∠APE=110°,∴∠DPE=100°+110°-180°30°. 点评 注意 AB 与 CF 是不平行的. 25.分析 要证 EF 平分∠BED 只要∠3∠4,利用两组平行线可推得.解 ∵AC∥DE, ∴∠1∠5; ∵DC∥EF, ∴∠3∠5, ∠2∠4, ∵CD 平分∠BCA∴∠3∠4.∴EF 平分∠BED.点评 掌握基本的分析、推理方法与格式,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几何. 26.分析 利用辅助线进行角的转换. 解 ∵FH∥AC , FG∥AB , ∴∠1∠C , ∠3∠B , ∠2∠FGC∠A , 又∵∠1∠2∠3180° ∴∠A+∠B+∠C=180°. 点评 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在几何中很有用,通过证明,完善知识结构.第 2 章 特殊三角形一、选择题1.B 解析 733 不能组成三角形.2.C 解析 通过计算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最大边的平方来判定.3.D 解析 直角三角形里只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才是轴对称图形.4.B 解析 (A) (D)是两种三角形都有的性质,而(C)是直角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没有的性质.5.A 解析 只有④是正确的.6.C 解析 分别以 A、B 为圆心 AB 为半径画圆弧,经过 4 个格点.7.A 解析 如果边或角不是对应相等,就不能判定.8.D 解析 分顶角为锐角、钝角两种情况讨论.9.C 解析 连接 AC,证明△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0.A 解析 分别是∠HEC∠AEH∠EAH∠EHA.二、填空题11.答案不确定 解析 只要满足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就可.12.22 ㎝ 解析 449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只有一个答案.13.80°或 20°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这个外角是顶角的外角,是底角的外角.14.20° 解析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15. 解析 利用三线合一性,先求出高.16.65° 解析 先求出∠ADE40°再求出∠A50°∠C65°从而∠CEF25°. 17.22 解析 平行线与角平分线组合可得等腰三角形△EBF、△GFC,∴△AEG 的周长ABAC. 18.解析 先证明△AEF≌△ADC,得 AFAC5,∠FAE∠CAD,∴∠FAC ∠CAD90°,由勾股定理求出 CF.19.125°解析 先求出∠AEB70°,由折叠法知∠BEF∠DEF55°,∠EFC′125°. 20.45 解析 ∵AD⊥BC, MC2-CD2 MD2 , ∴ MB2-BD2 MD2 , MC2-MB2CD2- BD2,同理 AC2-AB2 CD2- BD2,∴MC2-MB2 AC2-AB245.三、解答题21.分析 先作线段 BCa,再作它的垂直平分线,在垂直平分线上截取高为 h. 作图 略. 点评 此题需要从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去分析. 22.分析 要证 ABAC 只要证明∠ABC∠ACB 或△ABD≌△ACE,转化为求证△BCE≌△CBD.解 ∵BDCE, ∠DBC∠ECB,BCCB,∴△BCE≌△CBDSAS,∴∠ABC∠ACB,∴ABAC.点评 转化是几何证明的常用手段.23.分析 不能把这个四边形当成梯形去求面积. 解 连接 AC,∵∠ADC90°,AD12 米CD9 米,∴AC15 米,∵BC36 米,AB36米.∴∠ACB90°∴这块地的面积米 2. 点评 把没有现成公式可求的图形面积分割, 转化为比较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是常用的方法. 24.分析 1要证 AB=DC 需证△ABF≌△DCE ,2 利用(1)的结论. 解 1∵BE=CF,∴BFCE,∵∠A=∠D,∠B=∠C,∴△ABF≌△DCEAAS,∴AB=DC 2由(1)知∠AFB=∠DEC,∴OE=OF,∴△OEF 为等腰三角形. 点评 本题证全等时不能直接引用 BE=CF,而要用三角形的边 BFCE. 25.分析 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条件组合可推得等腰三角形. 解 ①图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BF 平分∠ABC,∴∠ABF=∠CBF,∵DF∥BC,∴∠DFB=∠CBF,∴∠ABF=∠DFB,∴DBDF.同理 ECEF,∴△DBF 和△ECF 都是等腰三角形.②由①知 DBDF,ECEF,∴ BDCE+DE. 点评 △ECF 中 ECEF 不能误判为 ECFC.26.分析 先证△DAE≌△EBC,∠AED=∠ECB,再通过角的转换得出结论. 解 ∵AD∥BC , ∠A90° , ∴∠B90° . ∵∠1∠2 , ∴DECE , ∵AEBC ,∴△DAE≌△EBCHL.∴∠AED=∠ECB,∵∠BEC+∠BCE=90°,∴∠BEC+∠AED=90°,∴∠DEC90°. 点评 通过两个角的和为 90°证明直角,在今后的学习中常常会用到.第 3 章 直棱柱一、选择题1.D 解析 圆柱的侧面不是平面.2.C 解析 直棱柱有 12 个顶点,那么每个底面的顶点个数是 6,即为直六棱柱.3.C 解析 直四棱柱有六个面;直棱柱的侧棱相等,底面各边可以不等;长方体也是直棱柱.4.D 解析 要熟悉各种展开图.5.B 解析 2 与 6 相对,3 与 4 相对,1 与 5 相对.6.B 解析 正确的是①④⑤.7.D 解析 注意缺口的轮廓线.8.A 解析 可画出立体图帮助解决,对于熟悉此类问题的同学可直接判断.9.C 解析 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边上 4 个,总数为 15913172125.10.B 解析 找出规律,完成三次变换后回到初始状态.二、填空题11.直五棱柱,7,15 ,10 解析 利用直棱柱的定义可以得到.12.立方体或球体 解析 熟悉常见的几何体的三视图.13.直三棱柱 解析 不是常见的直三棱柱的三视图,要求有想象力.14.海 解析 上对面是博,世对面是会,“★”对面是海.15.4 解析 由第 1 个图和第 3 个图都出现 3、7 相邻,可判断 6 的对面是 2;由第 1 个和第 2 个图都出现 3、6 相邻,可判断 7 的对面是 5;所以 3 的对面是 4.16.52 解析 长、宽、高分别是 4、2、3,表面积2(4×24×32×3)52.17.83 解析 单顶帐篷需要 17 根钢管,以后每顶帐篷只需 11 根.18.8 解析 这是多面体的欧拉公式,注意不要代错字母.19.10 解析 左边和右边最多各 4 个,中间最多 2 个.20.72 解析 没挖去前,表面积是 3×3×654.每一面挖去一个后表面积-143,最中间的挖去后表面积不变化.三、解答题21.分析 主视图从左到右 3、2、1;左视图从左到右 2、3、1. 解 略. 点评 从平时解题过程中掌握方法.22.分析 最多 3×32×32×117最少:左边 311,中间 31,右边 11 共 11 个. 解 最多 17 个,最少 11 个. 点评 这样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23.分析 每一面的正方形对角线长可用勾股定理求出. 解 截面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周长为 6 ㎝. 点评 立体图中线段的长度及角度的大小有变形.24.分析 展开图是三个长方形,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解 ,. 点评 不要误算成体积.25.分析 须将点 A、点 B 所在的两个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 . 解 ㎝. 点评 要考虑三种不同的爬行路线,画出三个平面图,通过计算比较最短线路长. ,.26.分析 要搞清粘合部分面积共有多少,从总面积中减去重合面积,注意背面和底面不要漏掉. 解 ㎝ 2. 点评 解答采用了整体方法计算.第四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一、选择题1.B 解析 对于选项 B,不能全面了解八(1)班数学测验的情况。

2.D 解析 总体是指该市所有八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个体是指抽查的 500 名学生中的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样本是指从中抽取的 500 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样本容量无单位3.B 解析4.D 解析5.C6.B7.C 解析 第 8 名的成绩为所有参赛者成绩的中位数8.B 解析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一定大于其中的每一个数9.C 解析 从题目中可以得出,这组数据为: xy455 既然 x 不等于 y 且小于 4 大于 0,那只可能为 123 中的其中两个所以 xy 最大为 510.D二、填空题11. 20 元 解析 (101213.540.819.320.8251612.630)12. 乙 解析 方差越小,越稳定13. 乙 解析 乙至少有 23 人优秀,甲最多 22 人优秀14. 20000 解析15. 解析16. 14, 解析 123x20 得 x14 123y16,得 y1017. 1512 解析 方差18. 4120 解析19. 710 解析20. 9 或 10 解析 分三种情况: (1)当时,中位数9(2)当时,舍去(3)当时,中位数为 10.三、解答题21. 分析:在平均数相等的条件下,方差越大,越不稳定。

(1),所以甲、乙两个商场月平均销售量一样大.解: , ,(2),因为>,所以乙商场的销售稳定.22. 解: (1)抽测的总人数为:2040906030240 人 (2)样本:240 名学生的视力 (3)视力正常的有 60 人,合格率是: 故全市视力正常的有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表的能力和运用样本去估计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估计方差的大小,只要看这些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 解:1甲班的优秀率是 60%;乙班的优秀率是 40%; 2甲班 5 名学生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 100 个,乙班 5 名学生的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 97 个; 3估计甲班 5 名学生比赛成绩的方差小; (4)将冠军奖状发给甲班,因为甲班 5 人比赛成绩的优秀率比乙班高、中位数比乙班大、方差比乙班小,综合评定甲班比较好. 点评:评价数据的稳定性,可以用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作为指标24. 分析:这种表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