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55069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晚正能量(30)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03-19每晚正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五分钟快读朱赢椿:设计中国最美的书现年37岁,著名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受过专业的科班训练,文字功底很扎实。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装帧设计师。有多部装帧设计作品和论文在全国书籍装帧展获奖,2000年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讲授出版与美学课程。本文转载自凤凰卫视在专访朱赢椿之前,先是去听了他11号下午在“理想国”沙龙的讲座再少一点:书籍设计的克制与约束,讲了好几本他做过的书与设计时的一些理念,但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要把一本书做得文质

2、彬彬”。当时,我就被“文质彬彬”这个非常复古到已经不太有人用的词惊了一下,这大概也是我听完整个讲座后对于朱赢椿本人的感受,他是那种属于大学校园的人,即便他对于书籍的设计再有艺术感与前卫,比如元气糖,可他更像个老派的大学老师,和时代有那么一点点脱节,但却也未必会摆出太不入世的姿态。就像后来采访他时,这位南京本土的著名设计师告诉我的,1991年他进入南师大,一直到现在,20年始终生活在那里。如果说,朱赢椿在讲座时,强调的是做书籍设计的克制,强调的是简,而在采访时,你更能够感受到的,是他的慢。只想用书和这个世界产生关系我告诉他,作为一个平时并没有那么关心出版业的人,我却还是一下子在书店被他设计的殳俏

3、作品元气糖的包装给惊艳了,那样的纸张、质地与色彩,就算不好奇里面讲的吃食,也会很想要收藏一本在身边。朱赢椿说,这本书他设计了一年半,中间试了很多种方法,却一直没有想要的效果。和帮其他作者作书籍设计一样,朱赢椿会和作者见一下面,他与殳俏见面时,便商定了这本书应该是非常柔软的,于是便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材料。别人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去进货,而他则会去逛逛,搜集材料,比如女生用的一些小饰品之类,这些别的门类里的细小物品,最后定下了元气糖封面的材质是海绵,手感极其柔软,冬天和夏天抓着都很舒服。他设计的另一本让人惊叹的书是蚁呓,白色的封面上,细小的蚂蚁像一颗被沾上的灰尘,微小到不足以道,根本很难让人注意它,却

4、足够说明这是一本关于蚂蚁的故事书。住在南师大的这20来年,朱赢椿一直在观察昆虫,他说,这所大学里的所有昆虫就足够看一辈子了,他当然不是什么生物学家,只是这些微小的昆虫给他启示。他并不会将它们做成标本,有时却会带一些自然死亡的蜘蛛回家,他说,蜘蛛这样看似恐怖的虫子却并不贪婪,它们只在同一个地方结网,若是被破坏了,则继续将网修补,很容易知足,从不曾想过变换地方。但像蚂蚁,则有着很强烈的社会性,它们总是成群出现,一起搬家,搬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朱赢椿将要出的一本新书叫做蜗牛慢吞吞,蜗牛又是那种司空见惯的生物。而在他眼里,蜗牛是默默无闻,忍辱负重的,它们不会像蚂蚁一样去建造自己的巢穴,发生任何事情都自

5、己消化,解决。我问他,觉得自己更像蚂蚁、蜘蛛还是蜗牛,他想了想说,“它们身上都有和我相像的地方。”就像他哪怕内心还是希望自己完全不入世,只用书和这个世界产生关系,并且从不曾想过做书以外的设计,因为行多必穷。但他表示,书本身也是商品。所以,设计的书还是得被放到市场上去检验,像他也会配合着出版社去做一些活动,接受一些访问。没有计划是件好事在南师大的校园里,朱赢椿有一个自己的书衣坊,是他的工作室,会接一些设计,也会办一些活动,都和书有关。他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晨醒得很早,有时四五点就起床了,很快地吃完早饭,来到工作室,泡泡茶,扫一下院子做一些自己的事。上午9点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工作室的人来,开始上班

6、,大家各自做分配的任务,他有时还要会客,上课。而到了晚上,10点前,他必然已经入睡了。作为一个所设计的书籍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 奖的作者,这两年来,找他设计书的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多。也是因为名声在外,他说,之前十几年像个孙子一样做事,为了微薄的设计费,因为再有想法,他也明白要解决温饱才能去创意,但现在,他终于可以选择性地接活。那些凶杀、惊悚、色情都不是他的强项,他都不会接。那些非常急的设计,也不会去接,因为他不愿意去硬想,这样不自然。当然,也不会接太多,因为量大的话,就没有时间去思考。他的工作桌上堆满了各种东西,各种本子,因为喜欢在不同的本子上创作或记录,有时还会有那么几只死了的昆虫,还有各

7、种颜色与材质的笔。有这样一个主人,他的书衣坊里,整个团队都很懒散,除了他,都是女孩子,有时吃吃,喝喝,聊聊,就会把一天过完。他说,总有客户埋怨我们这儿缺乏管理,但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想给完成一件事设定时间限制的人,总觉得没有计划是件好事。于是,他有本叫做肥肉的书做了四年,还没做完。倒是那本设计诗完全不在计划内,却很快完成了。他给我看其中的一页,那首诗写的是:“汤太咸了再淡点,汤太咸了再淡点,汤太咸了再淡点,汤太咸了再淡点”每一行的颜色在慢慢变淡。像是一个玩笑。以前,他学的是国画,现在也仍旧爱自己画一些画,但更多是把那种国画里极简的理念放入到设计,并且强调,心机不能太重,否则对书是一种伤害。哪怕有过

8、这么多的设计,他仍旧赞美的是那些古时的排版,雕版字、木活字、钱字,永远按照规矩,因为现在的字可以在电脑上随意变,选择太多,容易失控。朱赢椿:我宁愿小众 新报访谈第一次听到朱赢椿的名字是多年以前从出版社编辑口中,她异常兴奋地跟我说:“你的书,朱赢椿老师会做整体设计。”我倍儿平静地反问,这个人很有名吗?对方说:“连他你都不知道?”这样一反问,反倒勾起了我的好奇。上网一查,惊喜地发现他设计过的书我都视若珍宝地放在书架最上方,甚至还给他的一本书写过一个很特别的书评,因为特殊的设计方式让书显得太另类了,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一本很现代的书,却用缝纫机踩上了装订线。翻开来,赫然露出一把纸刀,刀尖朝上,简朴锋利

9、。如果再翻,就会发现,这本名为不裁的书,每一页是需要裁开来读的。于是,你就用那把纸刀,裁一页,读一页。读完这本书,手上就是一本自制的毛边书了。书的边缘变得毛糙、柔软,散发出一股好闻的纸的芳香。就这样一把纸刀,裁开了另一个世界。可以说,也是裁出了朱赢椿的另一个人生。这本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这让朱赢椿一下子走到了聚光灯的底下。在很多出版活动中总能碰到朱赢椿,他是主讲人,他的所有光环都给了那些书衣,反倒让他显得更加亲切和复古。立领疙瘩袢长衫、黑色的圆框眼镜,一说话就笑,这是朱赢椿始终给我的感觉。书是安静的,朱赢椿把更安静的世界留给了自己的内心。他观察蜗牛,他画蜘蛛,他在缓慢中体会着生命的精致

10、。纸是一种生命,与朱赢椿气息相连。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书值得我们收藏,在书架上端详着生活。书是有情感的新报:这个创意的时代设计应该是很能产生经济价值的,为什么选择做书这么寡淡的事呢?朱赢椿:我做过其他的设计,始终觉得气质不对。需要跟客户不停地沟通,比稿竞标,开会、定方案。为了挣钱改变自己的意愿,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我宁愿回家喝稀饭。所以,做了两单之后就放弃了,还是安心设计书比较舒服。新报:什么时候开始把艺术感跟书的装帧结合到一起的?朱赢椿:设计包装再好看再有感觉,最后的结果也是被一把撕掉,因为这是包装的宿命。但书不一样,一本质感好的书有收藏价值,能始终停留在生活里。2004年开始决定把设计元素加

11、入图书,最初是做教辅书,这类书几乎不需要有设计思想,后来帮一个朋友设计一套写“江南”的书,花了半年时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找素材,这个设计后来获得了“中国最美的书”奖。新报:设计书,是不是因为对纸、对文字有深厚的情感?朱赢椿:纸是有情感的,它的厚薄、色彩、味道,都在表露它的情感。如果把这情感利用好,人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读内容,就能感觉到它的情感。就会被它感染,就能沉浸其中。不只是纸,书上的一切材料,都是有情感有生命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表达。书的装订线、书脊、正文的留白、字体的大小、封面的材质,都可以做出千变万化。把它们用活了,书的美就没有止境。新报:你对一本书的感觉跟很多人都不一样,

12、因为独到,所以有了更多需要表达的东西?朱赢椿:在我小的时候,我常常会一个人跑到离家、离村子很远的一个空地里,爬到一棵树上,躲在上面,自己一个人玩。我的天性是孤独甚至害羞的。然而在这独处的时候,我会发现别人不会发现的东西。我用另一个视角,安静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我对世界的感知,会更敏锐。一本书是一个艺术品新报:你自己的工作室就叫书衣坊,给书量身定制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构思吗?朱赢椿:需要很长时间的构思。最难做的是小说,需要跟作者交流,需要看全部作品,准确表达出文字该有的感觉,这个很费时间。安妮宝贝的纪念版春宴,已经设计了半年了,但目前搁置了,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要放一放。新报:你把书当做了一件艺术品?

13、朱赢椿:一本好书,从拿到手的一瞬间,就能感觉到它的不一样。每一个地方都有讲究,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每一处又要显得那么和谐。对于我来说,一本书,它不只是一本书,它是一个有生命的艺术品。新报:书有太多的出色设计会不会转移人的注意力呢?文字和装帧对于一本书而言谁更重要?朱赢椿:当然,书的设计,是为图书的内容服务的。所以,我的工作室又叫“书衣坊”。我的设计,就是为一本书,做出一身合体的美丽的衣裳。有人说,书不用设计,内容好就行。这话也对,有人就喜欢裸露的样子,那也是一种美。可是毕竟穿得体漂亮的衣裳是更多人的选择。新报:你买书会选设计别致的吗?朱赢椿:我买书都是选择文字,不看设计。我特别警惕,因为当稿

14、子很差时,书商的做法就是把封面做得很有冲击力,大广告语,这时设计也许就是一种陷阱。新报:所以你认为做书时要克制自己的想法,把设计元素减少?朱赢椿:一个设计师过于迷恋自己的创意,喜欢有独特的表达语言,让人拿到书以后赞不绝口,这样的想法是需要克制的。两年前我体会不到,现在我体会到了,受什么约束?受作者文字、文本的约束。书籍设计不是自己画一张画,而是为别人服务的,是建立在别人文本的基础上去做的事情。如果说把这些东西抛弃掉了,文字只是你设计的玩弄的一个素材,那么这是对作者极大的不尊重,对读者极大的不尊重。新报:书的装帧对销售起到了关键作用吗?朱赢椿:一下把你抓住、霸气、有冲击力,这些封面会被出版商认为

15、是成功的设计,但我不赞同书只卖一张皮的说法,书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内文版面设计应该比封面更重要。现在,资讯那么发达,书再怎么包装,都不如网上那些东西来得热闹。这时候,纸质书籍更要沉静下来,与网络有区别,印在纸上的东西,要体现纸的感觉。慢生活才是生活的频率新报:我特别喜欢你的新书蜗牛慢吞吞,谁有心境去观察小昆虫呢?这样的生活细节是被我们忽略的。朱赢椿:我工作室在一楼,外墙是白色的,夏天树影摇曳,各种小动物爬来爬去。有一天我发现有一只“小手”从墙缝里伸出来,我一走近它就缩进去,我走了它又出来,后来我干脆站在那不动,它以为我走了,慢慢又把“小手”伸出来,并慢慢爬了出来,原来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蜥蜴。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可能不会有这种心境观察到这样的场景。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到,只要节奏放慢,就能享受到和一个小动物捉迷藏这种非常幸福的过程,这同时也可以成为创意的素材。新报:你希望生活的脚步慢下来,静下来,凝视内心?朱赢椿:我们快速走的时候看不到什么,当你脚步放慢时,你会发现身边的花朵正在绽放;低下头来,会发现脚下不起眼的小水洼边也有风景;蹲下来看时,还会发现水洼变成水塘,而水塘边有一只蜗牛伴着倒影缓缓地爬行。因为放慢了速度,变换了角度,会发现自然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慢是回归自然,慢是天人合一。慢是治疗现代病的一剂良药。新报:慢似乎蕴藏着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