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50838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岷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一) 自然条件(1) 地理位置与范围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东经103 41,29一104 59/ 23,北纬34 07,34一34 45,45之间,西北与临潭、 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 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 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全县总面积3573.6km2。(2) 地质、地貌岷县在地质构造上属西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北秦岭海西褶皱 带,经历了中生代的雁山运动隆起和新时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上 升,方形成今日地貌格局。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汇相互 层的灰岩、砂岩、泥岩等为主,岷峨山、

2、摩折梁及闾井乡下草 地出露的花岗岩类,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黄土层以洮河流域 较为深厚。岷县境内北秦岭山地横贯全县,构成山丘重叠沟脉纵横的 地势,海拔在20403934m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 起伏较缓,东西狭长,最宽处120km,南北最窄处15km。境内 山多川少,山地坡度在15-45之间,若以狭义的陇南山地(即 洮河以东和渭河以南的西秦岭山地)作为划分依据,则有两个 地貌区。西部洮河流域山原区:在班哈山以西多高山环绕,如达拉 梁、木寨岭、岭罗山等,均系海拔3000m以上山地。其中达拉 梁主峰海拔3872m,遮面崖上的通天柱为最高点,海拔3934m。 地貌属高原形态,地表切割较小,相

3、对高差在747934m之间, 山地上生长林木较多。洮河河谷沿岸宽而浅,上迭马以下是洮 河切割形成的川台地,为优良的农耕地带。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山地区:在吊沟梁班哈山一线以东 的岷峨山、摩折梁均超过海拔3000m以上,马坞乡的油房庄海 拔为2040m,为全县最低点,其余地区在海拔22003000m之间。 本区气候高寒阴湿,山地阴坡分布森林,一些河谷和平坦开阔 地,可种青裸、油籽、燕麦等及一些牧草耐寒作物,草场面积 较大,且水草丰茂规划为全县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地区。(3)气候岷县属半湿润性大陆气候,其特点是高寒半湿润,垂直梯 度及水平差异变化较大。据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岷县年平均 气温5.7笆,

4、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6.1笆,最冷的一月平均 温为-6.9笆,历年极端最高平均气温28.8笆,极端最低平均气 温-20笆。无霜期123天,早霜期10月17日,晚霜期5月1日。 大部分海拔高地区的各项气温更低,无霜期更短,高山区则无 绝对无霜期。只有洮河河谷的维新、堡子等地气温较高,无霜 期可达145天,海拔在2800m以上的地区,无霜期不足80天。 年日照2229.6小时,平均日照为6.11小时,一般只有可照射 时数的一半,太阳辐射总量为125.9千卡/cm2。由于海拔高, 降水比较充足,年降水达596.5mm,东半部较西半部为多,雨季 雨峰达316.3mm,七、八、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

5、的53%,这 三个月,阴雨过程强度大,是为灾害性天气。雹灾平均每年达 17次,成灾11.5次,以六月、七月最频繁,夏秋收割的七、八 月成灾严重。(4)土壤岷县土壤包括13个土类,19个亚类,45个土属,54个土 种。土壤类型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土壤类型结 构受水平地带性尤其受纬度地带性的深刻影响,具有明显的纬 向水平分异。土壤分布情况是:西北部洮河流域有黑土、麻垆 土、黄绵土等,西南部主要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土、 黑垆土等,东部主要有黑土、灰褐土、黑钙土、山地草甸土等。 其中黑土占全县总面积的47.29%,为主要土壤,黑垆土占全县 总面积的16.7%,山地暗棕壤土占全县总面积

6、的3.85%,黑钙土 占全县总面积的3.45%,灰褐土占全县总面积的6.66%。这五类 土壤的分布共计占全县总面积的77.95%。由于地表水土流失严 重,肥沃土壤多被雨水冲刷,肥力下降,公顷产量低而不稳。(5)水文全县分两大流域,三个水系,共有大小二十二条河流。主 要河流有洮河、迭藏河、纳纳河、闾井河、湫山河、燕子河等。 其中:黄河流域洮河水系的迭藏河发源于马烨林区,渭河水系 的闾井河穿过马沿林区;长江流域西汉水系的燕子河横穿马沿 林区。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雨,占71.20%。其中迭藏河年均径 流量在3.98万m3左右,径流模数8.56m3/S;闾井河河宽6一 10m,总长54.8km,河床比

7、降14.6%,年平均流量4.05m3/ S;燕 子河河宽58m,水深50cm,年均流量5m3/ S,林区内水力资 源较为丰富。(6) 水土流失现状由于受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以及区域性降 水比较集中、降雨强度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县水 土流失面积达到3437.76km,占总国土面积的96%,年平均土壤 侵蚀模数为6015吨/a km,沟壑密度达1.2-2.0km/km2,侵蚀总 量达2068万吨。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 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7) 植被岷县受高寒阴湿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植物覆被较好

8、。 按植被垂直分布特点,可分为五个植被区。一是洮河川台人工 植被区,海拔在22002500m之间;二是山地半干旱草原植被 区,海拔在24002600m左右;三是森林草原植被区,海拔26003000m之间;四是亚高山灌丛草原植被区,海拔在30003400m 左右;五是草甸草原植被区,海拔在34003700m之间。从植 被的水平地域分布看,县境东南部的犀牛江(西汉水)支流, 湫山河流域和西南部的秦许等地,由于纬度偏南,分布针阔叶 混交林,且发育差;县境北部洮河沿岸及纳纳河以北,则为典 型的草原。黄土梁咀呈斑块“岛吠”镶嵌在草原景观之中。山 地遍布森林褐土,垂直带变化颇为显著,在海拔2700m以上的

9、 山地,一般广布山地草甸,局部有沼泽化草甸点缀。(8)野生动植物资源1. 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绿色基因库。木本植物有乔灌木树种27科,44属,92种。主要有云杉、 冷杉、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侧柏、杨树、旱柳、白榆、刺 槐、臭椿、红桦、康椴、栋、花椒、杏、桃、樱桃、枸杞、苹 果、梨等。灌木树28种,主要有沙棘、柠条、紫穗槐、箭竹、 红柳、珍珠梅、卫茅等。草本植物有87科,324属,646种。其中牧草约有500种, 优良牧草主要有珠芽蓼、羊茅草、多节雀麦草、针茅草、塘谷 耳黄、紫羊茅、赖草、短柄草、管叶野碗豆、紫花苜蓿、发草、 密生台草、老芒麦草、苏叶草、草木樨等。区内有国家重

10、点保护植物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 种,即银缕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种,分别是岷江柏木、秦 岭冷杉、紫椴、冬虫夏草、星叶草、鹿角蕨、扇蕨等。岷县素 有“千年药乡”之称,药材种类繁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有237 种。其中经鉴定的有164种。如当归、党参、贝母、大黄、黄 苓、红芪、黄芪、羌活、冬花、独活、柴胡、益母草、车前子、 牛籽、防风、半夏、猪苓等。2. 野生动物资源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4种。其中 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有云豹和绿尾红雉2种;二类保护动物 有岩羊、苏门羚、斑羚、麝、马鹿、黑熊、猞猁、穿山甲、蓝 马鸡、猫头鹰、水獭、石貂等12种。(二)社会经济状况根据统计年

11、鉴,全县辖18个乡(镇),310个村(居)委会, 至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8.20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4.8013 万人,农村劳动力23.1501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5.56%。总 户数为115691户,其中城镇户8114户。2013年度全县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2612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3990万元,占35.6%, 第二产业64800万元,占24.8 %,第三产业102500万元,占 39.6%。农业总产值75669万元,其中牧业产值17152万元、 林业产值230.46万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547元/年,农业 居民消费水平3028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03元。近几年全县

12、电力发展较快,新修建的古城、清水电站已发 电,龙王台和坎丰电站电力已与全国并网,全县实现村村通电。 已实现了县乡通讯程控化,开通了移动、联通、电信等网络。 目前程控电话用户30147户,移动用户29411户,互联网用户 4800 户。(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况2000-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42.36万亩, 其中退耕还林(草)18.48万亩、荒山造林22.88万亩、封山育林 1万亩。退耕还林(草)涉及全县17个乡镇、209个行政村、3.0354 万农户、13.96万农村人口。任务完成均占计划的100%,造林 保存率达到85%以上,面积核实率、合格率、株数保存率及工程 综合

13、管理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分年度完成情况:2000年完成 退耕还林0.5万亩,荒山造林0.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 0.4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2.8万亩, 荒山造林3.5万亩;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6 万亩;2004年完成退耕还林0.5万亩,荒山造林5万亩;2005 年完成退耕还林4.08万亩,荒山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0.5 万亩;2006年完成退耕还林0.2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2007 年完成荒山造林3.0万亩;2008年完成荒山造林0.3万亩,封 山育林0. 2万亩;2009年完成荒山造林0.38万亩;2010年完 成荒山造林0

14、.7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2011年完成荒山造 林0.2万亩;2012年完成荒山造林0.2万亩;2013年完成荒山 造林0.3万亩;)在工程实施中,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 先”的工作方针,坚持“面积实,质量优,成活高,管理严” 的技术标准,整合项目资金,连片综合治理,先后完成了二郎 山1万亩和闾井镇绿色长廊10公里混交林精品示范点,全县 10000亩以上工程4处,5000亩以上工程11处,1000亩以上工 程30处,成为岷县生态形象改善的样板和典型。(四)历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情况岷县2008 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8.7755万亩(其中补植补造4.1223万亩;林

15、产品基地建设 3.9022万亩;薪炭林基地建设0.75万亩。)项目实施后,提高了我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保存率4-6个 百分点,既达到了巩固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的目的,又 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对改善我县生态环 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退耕农户增加经济收入,创造社会 财富,从根本上解决了退耕农户的生存环境等当前和长远生活 问题,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增加了有林 地面积,提高林地质量标准和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换,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环保功效,改善生态环境。林产品基地建设涉及2273户,平均每户2.6亩,项目建成 后五年开始进入盛果

16、期,每亩可沙棘果40公斤,每公斤按20 元计算,每户可产生经济效益2080元,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创 造社会财富。加快项目区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促进和谐社 会的发展为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实施岷县2008-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农户后 续产业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我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力 推广种植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特色优势牧草,扶持退耕农户发 展特色草产业和舍饲养殖业,多渠道解决了退耕农户的长远生 计和经济发展问题,促进了工程区社会和谐发展,改善了当地 草原生态环境。4个年度项目实施中,先后在十里、西寨、茶埠、 秦许、寺沟、麻子川、西江、中寨、禾驮、申都、蒲麻、闾井、 锁龙、马坞等14个乡镇的32个村、4923户退耕农户,累计建 立饲草料基地28606亩;累计完成投资171.64万元,取得了显 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五)全县土地利用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