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47586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溢洪道的设计精编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岭水库枢纽工程溢洪道设计书 2012年8月目录1 设计目的和要求12设计资料12.1 工程概况12.2 基本资料12.2.1 气象12.2.2 洪水12.2.3 地质12.2.4 其他23 工程设计23.1 工程布置23.1.1枢纽的等别、溢洪道级别及洪水设计标准23.1.2溢洪道的位置、型式及组成33.2 溢洪道的型式及尺寸53.2.1进口段53.2.2控制段53.2.3 泄槽段63.2.4消能段63.2.5 尾水渠64 设计计算64.1水力计算64.1.1过流能力的计算64.1.2泄槽水面线计算64.1.3消能防冲计算114.1.4渗流计算114.2 控制段稳定计算124.2.1计算公式

2、:124.2.2荷载组合:134.2.3列表计算:134.2.4计算结果161 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际水利工程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巩固专业课、技术基础课及基础课所学的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编写设计书、绘图的能力和技巧,培养查阅文献及规范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对设计内容中的各个环节做出系统的个人成果。每个人必须编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计算方法得当、结果准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水工图纸布局合理、线条标注规范、图面整洁,能正确反应设计意图。2设计资料2.1 工程概况吴岭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汉北河支流东河上,坝址在湖北省

3、某县境内,距县城22km。水库控制东河上流余家嘴、斋婆店两条主要河流,河道平均坡度为3。水库坝址以上乘雨面积102km。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20.9mm。水库总库容7220万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吴岭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副坝1、副坝2、正常溢洪道、东输水管、西输水管及灌区工程等组成。2.2 基本资料2.2.1 气象本流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41(1971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10(1995年1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78级(17.32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30h,全年无霜期平均长达254d。

4、多年平均降雨量1020.9mm(统计到期1998年),东河流域洪水来自暴雨,汛期为每年的410月。2.2.2 洪水设计洪水的计算结果见表1表1 吴岭水库溢洪道设计洪水结果频率3.33%2%1%0.2%0.1%下泄流量(m/s)270.0287.0370.4436.0499.02.2.3 地质溢洪道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物,主要由粘土、含碎石粘土组成,层底高程57.60m左右。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栖霞组含燧石结核基岩。地基土力学指标:残坡积粘土:湿重18.7KN/m,孔隙比e=0.993,内摩察角=9,凝聚力C=51.7Kpa/m,渗透系数K=8.2510-6cm/s,地基土壤变形

5、系数E0=8.8Mpa,地基允许承载力=190Kpa。填土与墙后摩擦角= 0。本区不考虑地震作用。2.2.4 其他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溢洪道两岸为四级公路;闸门采用弧形闸门;根据下游的用水要求及水库的水量平衡,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2.20m。为了减小上游的淹没损失,上游最高洪水位不宜超高65.00m。3 工程设计3.1 工程布置3.1.1枢纽的等别、溢洪道级别及洪水设计标准查询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见表2、表3)表2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3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由水库的总库容值为7220万m可知,该工程的工程等别为,溢洪道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可取其对应的设

6、计洪水及校核洪水分别为50年一遇(2%)及100年一遇(1%)。3.1.2溢洪道的位置、型式及组成 溢洪道的型式及总体布置观察该地形图,以垭口所在位置,初步画出溢洪道轴线及水流轴线,溢洪道轴线与水流方向近于垂直,由划线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适合设置正槽式溢洪道,控制段应设置在垭口区域的最高地理位置附近,以减少修建闸室时对土方的开挖,节省工程资金。该设计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段及尾水渠段组成。各组成段的相关尺寸设计见3.2(溢洪道的型式及尺寸)。 控制段的堰型观察该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形坡度较缓,且垭口地面的高程略高于正常蓄水位,泄流量较小,故该溢洪道的控制段适宜选择宽顶堰(平顶

7、堰)。该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排泄冰块等漂浮物,缺点是流量系数较小,过流能力较差。但对于该流域而言,由于其流量较小,故可以选用该堰型。 闸门设置及闸孔总宽度由校核洪水估算控制段总宽度,由资料可知,校核洪水(1%)下泄流量为370.4,在不设置闸门的情况下,初步设定控制端底板板面高程为62.2m,进口段顶面高程为57.6m。以校核情况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4。(忽略动水水头)其中圆角宽顶堰 :()下泄流量:(下同)表4 无闸门时闸孔设计宽度堰高P(m)堰上水头H(m)特征水位HD(m)4.62.8正常设计校核P/H62.20 64.39 64.801.64 安全超高H(m)流量系数

8、:m正常设计校核0.36 0.70.70.5Q(m3/s)特征水位下的堰顶高程H(m)设计(2%)校核(1%)正常设计校核287370.462.90 65.09 65.30闸孔总宽度B(m)初定堰顶高程H(m)设计校核38 49 65.30Bmax(m)49堰型:宽顶堰(无闸门)初定设计值(m)B高程(m)闸孔数单孔宽度(m)上游坡度55H00902.19 闸口总宽度B(m)HD64.39 0将上表中计算所得的宽度值在地形图中经验算可知,不能很好的适应地形条件,故选择设置闸门方案。初步设定闸底板板面高程为57.2m,进口段顶面高程为57.2m。以校核情况计算,结果见下表5。(忽略动水水头)表5

9、设闸门时闸孔设计宽度堰高P(m)堰上水头H(m)特征水位HD(m)07.8正常设计校核P/H62.20 63.42 64.57 0.00 安全超高H(m)流量系数:m正常设计校核0.39 0.70.70.5Q(m3/s)特征水位下的堰顶高程H(m)设计(2%)校核(1%)正常设计校核287370.462.90 64.12 65.07 闸孔总宽度B(m)初定堰顶高程H(m)设计校核8 10 65.07Bmax(m)10堰型:宽顶堰(有闸门)初定设计值(m)B高程(m)闸孔数单孔宽度(m)上游坡度12H21906.90 闸口总宽度B(m)HD64.5712 表6 有效闸门宽度计算堰型:宽顶堰(有闸

10、门)闸墩闸孔数单孔宽度b(m)闸孔总宽度(m)数目n单个厚度d(m)闸墩总宽度(m)2612 111H0/b1边墩影响系数k0.7有效宽度Bc10.86中墩影响系数00.25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闸门宽度设为12m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地形条件。故对控制段,堰型选择为宽顶堰(设闸门),堰顶高程为65.07m。闸孔总宽度为12m。孔数为2,单孔宽度为6m。其对应的各特征水位如下:正常蓄水位(62.20m)、设计洪水位(63.42m)及校核洪水位(64.57m)。3.2 溢洪道的型式及尺寸3.2.1进口段进水渠的作用是将水流平顺、对称的引向控制段,并具有调整水流的作用。进水渠在布置时短而直,其轴线方向

11、宜进水顺畅。进水渠采用梯形断面,边墙坡度为1:0.5,底坡为平坡,其末端用渐变段与控制段的矩形断面连接,渐变段长度为20m。进水渠底板厚度为1.0m。可设渠首底板面宽度为13m,渠首边墙顶部宽度为18m,边墙厚度为0.5m。渠尾宽度为13m。渠首前段设置齿墙,深度为1.5m,长度为0.5m。靠坝侧设置导流墙。3.2.2控制段 控制段的孔口设计设计过程及结果见3.1.2(表6) 控制段结构布置控制段底板布置:采用整体式平地板,闸底板长度设定为20m,厚度为1.0m,结构为矩形设计。地板混凝土为满足强度、抗渗和防冲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墩结构布置:闸墩厚度为1.0

12、m,迎流端采用锥弧形设计。尾端采用圆弧形设计。上部结构型式:堰顶高程设计值取为65.5m。工作桥高度取为5m,宽度为4m。上设启闭机,采用装配式板梁结构。交通桥底部高程取为65.5m,宽度为4.5m,高度为0.5m。 防渗排水设计:底板上下游两端设浅齿墙,深度为1.5m,长度为0.5m;闸室前部设有灌浆帷幕,深入岩层厚度5m。排水设施采用反滤层,取3种不同粒径的石料(砂、砾石和卵石)组成每层厚度为20cm的透水层,粒径级别由小到大为0.251mm、15mm、520mm。3.2.3 泄槽段 平面及纵向布置平面上,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垂直,且泄槽与控制段顺直连接。纵向上,依据地形,合理设置泄槽段的

13、坡度。底部衬砌及边墙尺寸设计底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纵缝形式为平接缝,间距采用10m,排水设施设有横向排水沟及若干道纵向排水沟。泄槽段宽度设为13m,厚度为1.0m,长度为80m。坡度取为1:15.38。边墙尺寸见水力计算。3.2.4消能段消能方式采用底流式消能,消力池采用下挖式。护坦厚度采用1.0m,为保证护坦材料的抗冲耐磨性,护坦材料采用混凝土。护坦尾部设有齿墙,深度为1.5m,宽度为0.5m。为了降低护坦底部的渗透压力,在护坦的后半部设置排水孔,其孔径为10cm,间距为2.0m。成梅花形排列。排水孔内充填碎石,这样既能是渗水通过,又有助于排除水流中的泥沙。排水孔底部设置有反滤层。消力池后

14、设置海漫,同时在海漫末端加设防冲槽,海漫下设垫层。构造及尺寸见水力计算(表7)。3.2.5 尾水渠尾水渠采用明渠式输水方式,渠首与消能段平顺连接,渠道宽度设为13m。纵向坡度为1:22。采用浆砌石做防冲材料,下设有垫层。4 设计计算4.1水力计算4.1.1过流能力的计算特征水位的确定:见3.1.2(表5)。4.1.2泄槽水面线计算上游水位取校核水位(64.57m),则上游水深为7.37m,下游水深取为3.5m。由矩形断面的临界水深计算公式计算得临界水深hk=4.43m。对泄槽水面线过程编程(程序如下)条件:流量Q=370.4 坡度i=0.0289 糙率n=0.014 边坡m=0 底宽b=13 计算长度l=80#include#include#includedouble Q,I,M,B,N,J1,DS,E1,V2,J2,E2;int DR;doublealfa=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