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46846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3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手册(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师范大学80年校庆志愿效劳工作手册共青团广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学生会二一二年九月志愿者誓词我志愿做一名荣耀的校庆志愿者,在母校80年校庆效劳工作中,认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顾全大局,服从指挥,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尽我所能,倾我所力。以最饱满的热情、最真诚的效劳为师大增光,为校庆添彩。让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师大八十周年华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一章:校庆志愿者常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广西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是中国与东

2、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1958年,广西省改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截至2021年广西汉族人口为2891.61万人,占62.8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11.05万人,占37.18%,其中壮族1444.85万人,占31.39%。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3、,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二、桂林市概况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作为广西第三大城市,因城内多桂花树而得名,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在建的贵广高铁横穿全境,有

4、321 、322 、323 三条国道穿过。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作为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桂林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桂林的工业主要以微电子、橡胶、医药、食品类和工艺美术为支柱,并建立了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穿越桂林城区的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具有“船在青

5、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广西师范大学校史校情一学校开展历程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创办于1932年,原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1936年与广西大学合并;1941年,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更

6、名为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本科教育,1946年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迁回桂林,再次与广西大学合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销,在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根底上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近 80年来,学校继承传统,彰显特色,引领和效劳广西根底教育,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近20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了广西教师教育的龙头作用。二学校文化元素1、校徽校标图案由规整对称的几何图形组成,使图案极为严格与标准,表达学校管理科学、治学严谨;整个标志以紫色为主色调,寓意学校紫气满园、事业辉煌;主

7、体结构左右对称,与王城校区建筑风格一致,表达学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间的独秀峰高耸挺拔,层次清楚,轮廓清晰,在线条的搭配及勾勒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跳跃,将校园映衬得格外艳丽,寓意学校的事业蒸蒸日上,充满活力;与正门组成的图案,像一把燃烧的火炬,象征学校薪火相传,追求卓越;整座山峰在天空的衬托下,形成一种高远而博大的空间美,象征校园海纳百川、和谐并包;秀丽的凉亭独傲峰顶,为巍峨挺拔的独秀峰充满了生机,寓意师大人艰苦奋斗、勇攀顶峰;内圆环紧套正门和独秀峰,犹如一轮红日照耀学校,象征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学校的正门敞开,预示学校放眼未来,开拓进取。2、广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标

8、识1校庆标识主体是王城校门结合周年数字“80”形态的祥云构成,清晰呈现出校友心中回忆母校的记忆符号。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等识别特征。 2王城校门下方的数字“80形态是由学校王城校区承运殿前的官道中间台阶上的祥云图案设计演绎而来,充满动感和内动力的视觉力量,反映出学校80载育人,独树一帜,木秀于林的独秀精神,表达延承弘文励教的传统,表达广西文教策源地的历史影响力。 3祥瑞之云的“80形态既营造了校庆喜庆欢乐、桔祥如意的欢庆气氛,又似汉字“品字,寓意学校80载教书育人品质上乘,学术品位高端;品字三个口也 分别代表学校的王城校区、育才校区、雁山校区,三校区在新时期三位一体和

9、谐开展,将开辟学校开展的新路径,成就学校的新辉煌。 4标识金石篆刻的效果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彰显出学校80载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润泽更多学子,为学校的进一步开展奠定更好的根底。5标识的颜色采用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定的主色调,寓意学校紫气东升,事业辉煌。 6祥瑞之云的“80形态搭载王城校门腾空而起,寓意学校传承历史,开拓未来,借80周年校庆之机,各项事业乘势而起、再次腾飞。3、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校训含义:“尊师,意为尊重教育、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求我们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养成尊师的品德。“重道,意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坚持正义、善德立身,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精

10、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治教治学,不断创新,追求真善美。“敬业,意为热爱专业、笃学求精、勤勉创新、献身事业,要求我们专致学业、忠于职守,有为社会开展而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勤恳作风。“乐群,意为和谐共处、诚信宽容、团队合作、厚生益众,要求我们善于合作,同舟共济,携手共建和谐校园。 4、校歌育才之歌独秀苍苍,岁月茫茫;聚山水灵气,树华夏栋梁。王城学府传古韵,灵魂工程谱新章。 图强!发奋!发奋!图强!图强!图强! 漓水悠悠,书声琅琅;重礼智诚信,育桃李芬芳。大道坦荡君行健,志存高远万里翔。 图强!发奋!发奋!图强!图强!图强!歌词根本含义: 坐落在桂林市独秀峰山下的广西师范大学具有“岁月茫茫的悠悠历史,秀丽

11、山水养育一代又一代学子,广西师范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栋梁。 古王城有几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天的广西师大人,发扬光大,在这块土地上谱写现代教育的新篇章。 在悠悠的漓江河边,传来一阵阵的读书声。礼智诚信成为广西师范大学办学思想之一,教书育人使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三各学院简介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学校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始于1932年广西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科,1936年随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设中文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教授。著名学者夏征农、欧阳予倩、谭丕模、穆木天、沈西苓、吴世昌、冯振、林焕平等都曾在此任教。2006年更名为文学院。 1995年1月,

12、中文系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文科基地,2001年在基地期终验收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21年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5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50多人,留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50余人;有汉语言文学含国家文科基地班、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首批广西高校精品专业、广西高校优质专业。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名于2006年1月(原名为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原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在原历史与信息学系根底上拓展的二级

13、学院, 前身可追溯到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时设立的历史专修科,为学校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下辖历史教育、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3个本科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经济史、民族学、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学方向、教育硕士历史教育及旅游管理学等13个硕士点。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宗法与民俗文化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及靖江王府博物馆等机构,广西历史学会也挂靠在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于1953就成立了马列教研室。1960年组建政治系,开始招收本专科生,同时负责全校的公共政

14、治理论课教学。1991年2月,社会科学教研部从政治系独立出来,成为学校的独立机构,专门从事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2005年底,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校进行资源整合,社会科学教研部与政治与行政学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形式运转。2021年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经研究,学校决定以社会科学教研部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力量为根底,同时整合我校相关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骨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15、学院是学校正处级建制的二级学院。同时,撤销社会科学教研部。 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办学历史可从1953年学校设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算起,1960年正式设立政治教育系1995年更名为政治经济系,1999年更名为经济政法学院,2002年经济政法学院先后分立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等教学单位。2005年11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科学教研部合并,成立现在的政治与行政学院。学院1964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点。普通本科教育方面,开办有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西优质专业。法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其前身的主体为原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法律系,在整合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学系、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的社会工作系的根底上组建而成的新的二级学院。学院下设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