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946746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科情况分析四年级2个班共有学生72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所以对这些学生,应该注重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励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但是因为学生过于“老实、听话”,上课的气氛就有点沉闷,回答问题很不积极,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水平有待于增强

2、;而具有创新水平的人才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教学总要求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实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实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计算水平。 3、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

3、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理解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实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水平,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水平。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提升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继

4、续增强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有创意的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即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即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 5、利用各种形式协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

5、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教 学 进 度 表单元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或关键)课题(节)教时起讫时间备注周次月 日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准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例1、例2)22、积商之和(差)

6、的混合运算(例3)3、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4、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5、相关0的运算(例6)11116、整理与复习7、单元知识检测8、单元检测讲评211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从方向的角度理解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点。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1)2、根据方向和

7、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2)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3)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例4)5、整理与复习6、单元知识检测7、单元检测讲评1111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1、加法交换律(例1)2、加法结合律(例2)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3)4、乘法交换律(例1)11115、

8、乘法结合律(例2) 6、乘法分配律(例3)7、连减的简便计算(例1)8、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例2)11119、连除的简便计算(例3)10、乘除的灵活应用(例4)11、乘加的灵活应用(例5)12、营养午餐13、整理与复习1111214、单元知识检测15、单元检测讲评11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 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4.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9、。教学重点: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1、小数的意义(例1)2、小数的读写(例2、例3)3、小数的性质(例1、例2、例3)4、小数的大小比较(例4)1111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的变化(例5)6、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例6、例7)7、生活中的小数、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例1)8、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例2)9、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例1)10、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例2)11、整理与复习12、单元知识检测13、单元检测讲评111

10、1第五单元三角形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要

11、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例3)3、三角形的分类(例4)4、三角形的内角和(例5)11115、图形的拼组(例6、例7)6、单元知识检测7、单元检测讲评211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教学重点:教

12、学时要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1)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2)3、练习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3) 11115、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例4) 6、练习7、单元知识检测8、单元检测讲评1111第七单元统计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1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1、认识折线统计图(例1) 2、完成折线统计图(例2)3、练习112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1、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例1)2、两端都不栽的情形(例2)3、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例3)4、小管家1111第九单元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 律”的复习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4、“统计”的复习5、综合训练11113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