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46781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6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仅仅着眼于局部优化的狭隘视野,从系统的角度对整条供应链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来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和效益最大化。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采购管理是现代企业资源决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该管理模式通过致力于优化企业采购业务流程、改善企业采购策略、科学管理企业库存、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一些基础理论,接着在对比传统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JIT和CPFR这两种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和采购管

2、理组织结构以及采购发展新趋势下采购管理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在总结了几种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和其不足之处后,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VMI,JMI和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这三种库存管理理论,然后从供需关系的转变出发,探讨了供应商的分类、选择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进行有效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努力方向,最后本文通过某汽车集团公司JIT集中采购平台的构建来说明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库存供应商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成为可能,加上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壁垒的逐步

3、放松和取消,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进程,使得企业的经营不得不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随着顾客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日益加快;同时,不断增加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压力也给企业成功经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使企业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时缺乏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时束手无策,己经无法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为了摆脱困境,企业采取了许多单项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但人们最终意识到这些仍然无法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究其原因并不在于这些方法本身,而是在于它们仍然囿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的框框之

4、下。这些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通常局限于企业自身,例如扩大产量,利用规模效益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使用各种营销战略追求增加的市场份额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加强研发制造能力,以保持产品的差异性来占领市场;通过后向一体化来控制原材料成本和持续供应等等。这些方法本身是先进的,也可以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获利的增长和局部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它们仅仅局限于单个的企业,没有把企业和其周围的经营环境当成一个系统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实施这些战略,往往限制了这些单项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随着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的实施和扩展以及“横向一

5、体化”思想的提出和不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思想,并且成为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供应链管理思想注意到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与本企业经营相关的供应商、分销商、甚至最终用户,并开始与之建立起相互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它把企业和其外部经营环境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去关注成本、利润和竞争能力。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由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一切向前的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乃至一切向后的关系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这个网链结构中,每个节

6、点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但同时又是整个网链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分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整条供应链增加价值。核心企业通过这些节点企业将自己从不擅长或者没有规模效益、增值效益低的业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力。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和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它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的思想,从供应链系统整体优化入手,寻求企业间竞争性、优势互补性的组合,将商品供应链上的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的活动形成有序整体,直接与市场需求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过剩库存和缺货损失,发挥整合优势,加快产品开发和供应速度,实现敏捷、柔性的生

7、产和供应过程。通过实行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收到成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并从中受益;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准时交货率;缩短订单提前期和生产准备期;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等等。因此将企业的采购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来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采购是任何生产活动与任何消费活动的先导。任何一家制造企业,都必须从外界获取原材料,包括外购零部件,以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从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来看,采购是企业产品增值过程的起点,是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始端,企业最先通过采购活动将生产能力扩展到外部资源,即供应商。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8、在本质上就是对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关系和采购过程的管理。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采购处于企业和供应链的连接界面,它在供应链中为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和物资供应之间的联系。采购活动直接受供应链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也是实现供应链系统无缝联接,提高供应链上企业同步化运作效率的关键环节。采购的运作水平与成本的高低,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采购发展战略已成为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大领域。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中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实现企业确保供给、提高质量、实现最低库存、供应商发展以及追求最低的所有权总成本这一系列目标。国际上对供应

9、链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和设计,多级库存以及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主要是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则把供应链管理看成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研究范围超越了供应链初期的、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研究,它扩展到了研究供应链中所有加盟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上,特别是集中在加盟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上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供应链管理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集成供应链、敏捷型供应链理论日趋成熟。另外,对电子供应链、虚拟供应链、企业合作与委托代理机制,代理模块等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我国,从制造业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等现象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还比较落后

10、,在企业界还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其结果是使我国企业在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应对全球性的竞争时表现差强人意,而且管理混乱,资源浪费严重,运营成本过高,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竞争能力。因此对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研究对我国企业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利局面,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购活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决定了对采购管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对供应链的研究就是以对企业的采购活动的研究为起点的。在没有提出供应链管理理论之前,对采购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

11、而对企业的采购研究则较少,而且主要研究的是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过程的监督等操作性的层面上,以及采购如何降低成本,减少库存,订货点和订货量的确定上面,研究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从采购过程的组织、实施到内部需求的满足之内。随着供应链概念的提出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采购研究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采购管理除了要研究供应商以及市场环境对采购企业的影响以外,还要研究以最终消费者为导向的供应链内部与外部的采购信息集成和共享,促进了JIT采购、电子化采购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购管理体系由采购机制、采购策略、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以及其支持系统组成。本论文是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来论述供应

12、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理论和应用的。论文引言部分介绍了在当前环境下研究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第一章从供应链的概念开始,简单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含义、特点、目标及其发展,最后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运行机制。论文第二章首先描述了传统的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这两种采购管理模式,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然后着重论述了JIT和CPFR这两种采购模式以及支持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采购组织结构,最后通过介绍采购管理的发展新趋势来说明当前采购管理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论文第三章以库存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开篇,通过对传统库存管理策略的分析,指出了其不足之

13、处,并介绍了供应链管理思想下VMI,JMI以及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这三种先进的库存管理理念。论文第四章从供需关系的转变出发,论述了供应商的分类、供应商选择的定量和定性的选择方法、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步骤,最后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以及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努力方向。论文第五章以某汽车集团公司为案例,在分析该集团目前采购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集团JIT集中采购平台的构建和实施方案。论文结束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未来发展趋1.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SupplyChain)的概念是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是从制造业发展出来的

14、。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只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而忽视了与外部供应链的关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关于供应链,许多学者立足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从静态、拓补结构的角度认为,供应链强调的是一个网络,一个由自身企业、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伙伴和客户组成的网络。哈里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成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将产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从动态、运行机制的角度认为,供应链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对商流

15、、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协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的过程。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者的终点。2001年8月1日由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供应链的定义是由马士华于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功能

16、网链结构模式。其模型示如图1.10从图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共赢”的原则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不仅仅是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现代企业的供应链是一种非线形的虚拟价值链,是一个包含多类型、多层次的节点企业网络。在这个网链结构中,各节点企业相互依赖,各工序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节点企业为完成自己的工序又可能构筑一条相应的分支供应链,从而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功能、多目标的立体网链。这种立体网链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成员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现代供应链在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现代企业的供应链是一种非线形的虚拟价值链,是一个包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