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45733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从本次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浅显,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8.3班参考人数31人,人平52分,80分以上3人,13人不及格,最低分18分,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本班学生差,低分太低,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

2、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第一题: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本题得满分的同学不多只有2人,主要是第3、8、9、10、12小题出错失分。第二题: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该题前3个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第16、17、18、小题错误者占5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7小题,反映出学生审题不认真遗憾失分。第18小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第三题:解答题(19-25共7个小题,计

3、66分)第19、题是计算题,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这反映学生对于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第22题,化简求值,全班只有5来个学生作对,这反映学生对同类项的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明白通过变形可以使部分式子变得一样,再进行化简,然后进行计算,这说明学生没有深入的掌握知识的本质。第20题:是一道简单的探究性几何题,只有10来人作对,反映出学生平时积淀不够,图解能力不强,推理能力亟待提升,以后还得多多训练,教师还得做好示范。第21题:是作图题,错误也不少,做对学生很多,存在很多问题,有在

4、提高。第23-25题:几何证明题涉及方面很多,得分率不是很高。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五、改进的措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

5、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6、。“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

7、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六、几点反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

8、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对于在后进生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所以本学期我就针对几名后进生,对他们进行小班化训练,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那几名后进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我还得抓好对后进生的培养,争取使他们的成绩再次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