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44071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新空间 老师的德育舞台和空间 长久以来,部分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很多弊端,低效而尴尬;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最丰富的资源载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有效地填补了德育资源不足的“硬伤”1。它使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现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大家的生产方法、生活方法、思维方法,也必将引发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网络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怎样利用网络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网上德育发挥强大的优势,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很多弊端,学校教育模式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校园内,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极难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取得理想的效果

2、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要消除这种弊端,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就要充足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德育阵地。多年来,笔者从实践的角度探索怎样有效地开展网上德育,让学校德育走出空洞、低效的怪圈,构建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笔者以网络为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互帮互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部分尝试,使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极大地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1 借助相关网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久以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模式上,如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参观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演讲和征文比赛等形式和部分近乎“老掉牙”的历史小说或历史事件上。久而久之,这些教育对国旗下长大的

3、学生来说成了司空见惯的套路,严重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1。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笔者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率领学生进入含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率领她们走进资料丰富、内容详实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她们愈加全方面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走过的强国之路。组织学生在网上观看令海内外中华儿女倍感振奋的国家大事,使她们切身感受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令世人瞩目标成就。同时,笔者还把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介绍给每个学生,要求她们利用双休日到网上查询自己感爱好的内容,并在周记上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经过这么的教育,笔者惊喜地发觉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自觉主动地接收爱国主义教育。2 经过

4、网络信息,进行互助教育帮助她人和接收她人的帮助是人最根本的社会属性之一。然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她们即使在部分日常小事上能够表现出互助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能使她们深刻体会助人的愉快,得不到对应的幸福感。久而久之,助人和互助意识自然得不到足够的强化,势必影响大家助人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人和人之间互助的主要性、帮助她人的意义,但收效并不显著。为克服这种口头教育的不足,笔者经过网络找到助人的落脚点,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教育1。在“512”地震后,笔者先是利用网络搜集了相关“512”地震的相关资料,在班会课上和学生一同观看,然后引导学生讲出本身感受,最终把自己的体会向学生作了论

5、述。首先,团结才有力量。在天灾面前,单个生命是多么地脆弱。以前习惯说“团结就是力量”,而现在是发自内心地说“团结才有力量”。其次,责任高于一切。从网络资料中大家感受了胡总书记关切的表情,听到了温总理疲惫的声音,看到了人民子弟奋不顾身救人的身影,这更让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了每个人全部有自己的责任。大家生活在稳定而幸福的环境里,就有责任和义务对灾区的人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后发动学生捐出自己的零化钱。接着师生又从网上联络到了一位贫困学生,并定时对她进行资助。就这么,经过网络,学生实实在在地找到了助人的价值,切身体会到了助人的愉快。3 利用BBS、E-mail、QQ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我很想

6、和学生交流,但学生极少有空闲,就算有时间,我也极难让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时说不上几句话,学生就嫌烦了,甚至吵起来。”这是一部分老师的感言。其实只要改变一下交流的方法,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用BBS交流假如学生有上BBS的习惯,老师也能够到她常去的论坛注册一个虚拟的用户名,然后和她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方法能够看到学生的留言,从而更理性、更客观、更全方面地分析自己和学生间的问题2。电子邮件和写信相比,电子邮件有着更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经过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E-mail进行交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能够谈心里话,轻易沟通。学生有些心里话或部分敏感的话

7、题,心里存在迷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能够用E-mail的方法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E-mail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么既处理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假如学生的疑问含有普遍性,老师能够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以QQ交谈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能够用QQ交谈的方法和学生进行沟通。实践证实,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方法是最好选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学生癖好的方法和学生沟通更为轻易,效果更加好。4 拓展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有用和无用的信息在网络上的同时并存,部分冗余信息、污秽信息、盗版信

8、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借助网络而广为流传。不良网络信息资源,凭借优秀的网络技术直接传输到学生面前。学校德育应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不停补充和完善德育内容。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内容要和时俱进,甚至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将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学生系统传授上网所应该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条约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文明上网自律条约等。经过对这些内容的传授,培养学生网上自律能力,塑造网络人格,内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道德责任,提升自律能力。老师要重视网络这种德育工作的形式,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详细可感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变成出色的画面。让学生在发明中学习,使自己不停成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感到德育是一个享受,从而增强参加的热情,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