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43647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以律己研讨会发言“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号召,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处世的基本规定。严以律己是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严以律己检查着严以修身成效,只有严以律己,才干严以用权。对领导干部而言,律己不严,不仅自己身败名裂,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理解和工作实际,就严以律己谈一点肤浅之见。一、什么是严以律己严以律己出自宋朝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以律己,出而见之事攻;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其意为严格约束自己,放手一搏时就要有所作为。在我看来,重要有如下三个意思:1、心存敬畏。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曾经问手下的大臣们:“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不一。朱元璋感觉索然无味,

2、面露不悦之色。沉默半晌,一种叫万刚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此言一出,众人愕然。朱元璋却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从心所欲,不逾矩”、“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干保持精神“定力”,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才干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否则,在这些人情世故的纠缠中,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和糖衣炮弹的攻打中,丧失原则,滑向腐败的泥潭。2、慎独慎微。“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古往今来,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非分之想太多、自我防线不牢导致的。我们常弃非分之想,就要始终保持谨慎心态,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所谓慎初,就是

3、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均有一种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所谓慎微,就是平常所讲的“小处不可随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越是小事越要小心。无数事实阐明,一种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的干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时,在别人看不到的状况下,也能做到洁身自好。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夜拒黄金十斤,是典型的慎独范例。3、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一种规矩,就是要自觉在党纪国法约束下履职行权。要树立规矩意识,坚决守住底线,以纪律严、作风正、工作实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非规矩不能

4、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守纪律、讲规矩,是党员干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本和前提,是对其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的重要考验,也是检查其对党和人民忠诚度的“试金石”。要进一步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坚定性,对忽视党纪、胆大妄为的要从严查处,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要依法惩办,保证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把“法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模范执行党纪国法,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带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依法办事的善治良序。二、在严以律己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一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的自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某些铺张

5、挥霍,慵懒散、奢私贪、 蛮横硬现象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与本旗及自身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发明性开展工作不够,有些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够强、成效不明显。三是艰苦朴素作风不够,廉洁自律、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四是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上尚有不到位的地方。例如,举办的某些活动、会议只想把工作做好,对投入成本考虑不够,有挥霍现象。三、如何做到严以律己1、清除侥幸心理。目前流行一句话,“反腐败是隔着墙头扔石头,砸中谁谁晦气”。这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侥幸心态。诚然,目前国内腐败的揭发率、查处率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但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佛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饶过谁。马克思也曾说过:“所谓偶尔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人在做,天在看。欠了账,总是要还的。心存侥幸就是不幸的开始。有贪官在狱中说:“我常妄想哪位诺贝尔奖得主能研发出懊悔药,我真但愿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要克服侥幸心理,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既有本领、又守本分,既能干事、又不出事,既重大节、又慎小节,始终保持一分苏醒、一分警惕、一身清白。2、抗住钱色诱惑。3、冲破亲情羁绊。4、守住法纪底线。5、正视权力风险需要完整材料的,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写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