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43389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 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4.培养对书法的热爱及简单的审美。教学重点: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难点:1.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2.写好“示字旁”、“衣字旁”和“祝、福、衬、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教具准备:练习纸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坐姿要求。1、学生自由读;齐读。2、按坐姿要求要求坐端

2、正。二、新课指导。出示田字格中的示字旁和衣字旁。今天,我们一起来一起认识两个新的朋友示字旁和衣字旁。1、“写写偏旁”。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1)示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书写时首笔为侧点。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第三笔写垂露竖,与侧点对齐。末点靠近竖画起笔处,并注意与首点的变化。2)衣字旁:与示字旁同理,撇点和末点的位置稍低,并注意呼应。学习书写示字旁和衣字旁,可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相似之处和细微区别,力寻求教学突破口。2、讲“穿插”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边空间有

3、余,而另一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如“祝”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三例字指导1、学习示字旁及含有示字旁的字1)学写“示字旁”:首笔写右点,俯点启下;第二笔写横撇,横宜短,左低右高,夹角莫大;第三笔垂露竖写在点的正下方;最后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右点。横撇可张扬一些,以显神采。礻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2)学写“祝”“福”两个字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示字旁的字,你还记得吗?指名回答。示字旁的字具有祝福、祈祷的意思。出示“祝”“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如何

4、写好“祝”和“福”这两个字。请你观察观察我们如何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指名回答。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学生书空。祝“祝”,左右结构,左小右略大。右边撇的可适当插入示字旁末点的下面。“福”,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福”右部要写得宽一些。福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4)展示评议指名回答:这幅作品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鼓励学生多发现同学作品的优点。5)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改。2、学习衣字旁及含有衣字旁的字1)学写“衣字旁”:俯点启下,横撇的夹角莫大,折角对点。在撇和竖的交叉点处写撇点和右点。衣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示字旁,教师巡视,相机知道。

5、2)学写“衬”“衫”两个字“衬”,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寸”字,横短,竖钩长,点偏上,靠近短横,“寸”的横可穿插衣字旁最后两笔撇点的上面。衬“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三撇的最后一笔撇的撇尖可穿插到衣字旁末点得下面,三笔撇由短到长,间距相等。衫3)同桌互评,看看谁得的红星多。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收获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笔画点。通过观察分析形态以及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2、学习书写含有笔画点的字。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1、巩固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2、了解基本笔画点的特点和运笔方法,掌握写法。课前准备:坐姿

6、,头正、肩直、臂开、足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基本笔画“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新授(一)讲解“点”书写要领。1、老师示范书写4种不同形式的点(右点、左点、撇点和挑点)。2、学生练写,观察自己写的“点”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3、教师具体分析讲解: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要有轻重变化。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撇点和挑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

7、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撇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挑点,是在左点的基础上像右上方出钩,速度要快但不能细。4、老师领读笔画名称。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撇点、挑点书写要点。(二)学生再次练习书写,老师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1、出示范字。右点例字:良、云、求、永、宋。左点例字:小、心、必、尘、乐。撇点例字:首、半、兰、前、兴。挑点例字:冻、海、洗、状、壮。2、指名认读。3、指名说笔顺,书空。4、演示书写过程。5、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字进行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四)

8、讲解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明白练字必须刻苦、坚持,不能着急。(五)作品展评(师生共评,边评边适当修改)三、课堂小结。希望这一节课能让你们如沐春风,让自己美起来更让自己的字美起来!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笔画卧钩。通过观察分析卧钩形态以及“心”字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2、学习书写含有笔画卧钩的字。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学重点:卧钩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写法技巧、运笔方法。卧钩弧度势态的把握,“心”字的结构教学。教学方法:自学、讲、练法教学准备:田字格纸教学过程:一、导入过渡:1.欣赏图片。老师最近在练字,要想把字写好,必须

9、要选好字帖。个人喜欢田老师的字。今天就把它带来想和大家一起欣赏。怎么样,好看吗?好看在哪了?2.想把字写好,首先笔画至关重要。因为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笔画“卧钩”的写法。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学习写“卧钩”笔画。1.形象比喻,初识笔画“卧钩”的形态。提问:卧钩像什么?(月亮、小船、香蕉)(你们说的都很形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弯度。)2.观察卧钩形态。提问:卧钩的弯度是怎样的?(卧钩弯度大一点)3.师讲解示范,卧钩的写法,下笔稍轻,先向右下(笔画由轻到重),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A、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

10、名称。运用儿歌,掌握写法。前边大弯后略平。轻起渐按钩前顿,出钩轻快且有力。B、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卧钩”有什么特点。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4.小结:卧钩:起笔轻,右下斜,呈弧形,收笔顿,左上钩。三、学写例字:1)、说说哪些字有这个笔画呢?2)、运用多媒体讲解并示范“心”第1笔为垂点,略向左斜,从横中线上起笔,写在半格中间;第2笔卧钩,钩尖略低于起笔的齐平线,起笔处不要与垂点靠得太近;第3笔为挑点、第4笔为右点。教学“心”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了一个“心”字,它有三个点,卧钩是这个字的重点笔画。每个字就是一个故事,“卧钩”像一个人躺在吊床上,第一点最低,因为枕头要低一些,

11、第二点,因为他的手举得很高,第三点正好落在横中线上。3)、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例字,学生摆好三个点的位置。4)、教师的直观示范,把例字的书写过程展示给学生看,明确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四、学写忠、思、想,了解变为心字底后写法的不同。五、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六、总结每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要想把这个故事讲_,必须把笔画写的到位,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收获满满。书法横沟的教学设计4硬笔书法(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七)钩 有竖钩、竖弯钩、戈钩、卧钩(八)折 共有18种形态(一)点 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

12、长点之分。1、侧点(右点)侧点又称“右点”。写法为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侧点的形状是头尖、背鼓、尾圆、腹收。既象掰开的一瓣蒜,又象一粒苹果核。在点当中,侧点的应用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把侧点练好。如“下、斗”等字。2、垂点(左点)垂点也叫“左点”。写法是由轻到重向左下顿笔,略带弯度,最后回锋收笔。口诀“轻重回锋”。垂点多用在竖心旁或宝盖头,有时需向左或向右倾斜。垂点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形似一滴下落的水珠。如:“忏、州”等字。3、其它点(1)、横点实际上是短横的缩写,如:“非、耳”等字。(2)、撇点即短撇的缩写,如:“平、半”等字。(3)、竖点为短竖的缩写,

13、如:“主、立”等字。(4)、挑点即斜提的缩写,如:“汁、江”等字。硬笔书法点的写法:轻轻起笔,渐渐重,停顿一下,往回推动。1、右点:下笔轻,由轻到中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手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2、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点,收笔时要顿笔。3、竖点:稍微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点的形态教直。4、长点: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慢一些。楷书技法 横的写法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由于起笔的方式不同,又有圆笔和方笔之分.一、圆笔横的写法以颜真卿

14、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三”字为例,它们的上横部是典型的圆笔横画.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向右上逆锋起笔; 提笔圆转; 中锋向右行笔; 提笔圆转; 回锋收笔.为什么要逆锋起笔且要回锋收笔?写横画中锋运笔不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两头是尖的,古人将它称为“枣核”.不完美、不含蓄.圆头横如果没有后两步,就难成其为“圆头”.然而,仅有、和行笔就将毛笔直接提起离开纸面,就会出现有些地方有墨.有些地方没有墨的“折木”的现象.“折木”是横画的病笔.、收笔的目的是为了将“折木”部分填满写实,而不是为了收笔而收笔.初学者在写圆笔横画时,即使按上述步骤写,还是难写出像字帖上那样的横画来,往往在横画的两头出现如哑铃一般的大墨团.造成这一弊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 对元书纸的吸水性能掌握不够,笔上的墨蘸得太多、太饱,一下笔,墨就涨出来了,形成大墨团.(2) 书写速度太慢,加上起笔和收笔的地方都有逆锋、回锋的往复动作.(3) 有的家长、老师要求孩子练字起笔时将笔在纸上顿几下,到收笔时再将笔顿几下.只知道起收笔的动作,不知道起收笔的目的,顿出了两个大疙瘩来.(4) 起笔逆锋或收笔回锋时幅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