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42268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合理的消费观说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说教材: 1、本框教材的地位: 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学习了第二课第二框题及本课第一框题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等知识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费行为和现象,有必要使学生认清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需要反对的,由此达到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的目的。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题,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觉悟的提高,实践的落实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而只有科学合理的消费才能对生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学习本框又为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课内容极其重要的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框教学我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2、,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觉悟水平的提高为落脚步点,确定了本框的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的要求着重是理解。其中“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框重点理解的内容。(2)本框重要培养的能力是通过对各种消费现象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在情感体验和觉悟目标上,是使学生摒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本框教学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是本框的落脚点。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已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3、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由于这一教学内容涉及对“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等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同时又是理解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因此,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难度,又是本框的难点。(三)说教法:激疑探究法、同伴协作学习法、归纳法。 本课教学有许多疑点,容易引起学生思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激疑探究非常必要。由于在探讨中不是把一些社会现象交给学生就够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分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需要教师寓教于直观生动的活动中;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采取自主、合作、探

4、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探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氛围。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法的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必须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四)谈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中构建知识网络。2、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把教师的教转化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防止教师进行单向信息的传送。3、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转变被动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理解知识

5、、运用知识,并能创新知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二、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通过图片、情境材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我让学生课前先进行社会调查,如设计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6、体验。 由于一些消费现象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对一些现象的探讨,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探讨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法。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三、说学法: 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方法: 1、 “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读议领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同本课内容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高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提问: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引入消费心理

7、。 (2)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提问:学生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谈谈你的认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引入“消费心理面面观”。 (二)新课教学: 1、 消费者心理面面观: 在进行这部分时,可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展示课件情境资料、图片等分别引入四种心理,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及学生当中存在的实际进行讨论、发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各种消费心理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各种消费心理特点 (2)如何正确评价 (3)应采取的态度 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进行分析,使材料更具说服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的消费行为,

8、做理智的消费者。那么要如何抵制不良的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呢?引入下一个内容 。 2、 做理智的消费者: 这一内容即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教师应以讲解为主。 课件展示情境资料,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入第一个原则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应着重讲清“适度”的含义,提出反对两种错误行为:抑制消费和超前消费,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要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说清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勤俭节约不等于 抑制消费。 课件展示情境资料,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出第二个原则: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这一问题应着重说明理性消费的要求:要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

9、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学习了家庭消费的知识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费行为和现象,有必要使学生认清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对的,由此达到树立科学消费的目的。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觉悟的提高,实践的落实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教学至少要2课时。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本课的教学。 一、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上。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的要求着重是理解,即“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青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应当适度消费”。所以,在教学目标上着重是理解和自觉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包括适

10、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消费)是重点理解的内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是重要的理解内容。本课重要培养的能力是通过对各种消费现象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哪些消费现象,而且要其影响和危害性。在情感体验和觉悟目标上,是使学生摒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习惯,自觉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大块: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是经济常识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讲清这一原理是前提,因为只有指出消费对生产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消费,才能引出一些消费现象,才能指出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对的。 、正确消费

11、观的内容,这是本课教学的主体,也是重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反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和习惯。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内容实际也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是因为这一问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三大板块中,第一板块是要使学生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假日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板块由于是重点内容,教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应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各种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然后老师归类(三类),并且促使学生思考这些消费现象的影响和危害性,

12、从而达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目的。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能体验要经济生活,实现正确消费观的形成,又能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第三块的处理。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质,然后才讲清其必要性。最后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否与勤俭节约是否矛盾?”这个问题的探讨,加强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现实意义的理解。 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原理的学习一般都采用演绎法教学,即要求学生读书找出有关的道理,在用恰当的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学生能运用原理,形成能力。所以,在讲授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时,采用学生读书、老师讲授、师生共同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能联系到的很多的社会热点问题,所

13、以用探讨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探讨中不是把一些社会现象交给学生就算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分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学生探讨学习的过程不能没有老师的参与。 而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时,由于会涉及到很多消费现象,而且这些现象都会有体会。因此,用归纳法较好。即先通过对一些消费现象的了解,总结归类,得出要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性费的道理,进而结合学生的自身的情况,达到形成正确消费观的目的。 由于一些消费现象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对一些现象的探讨,即指出其危害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探讨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法。 在讲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时可能很多学生都觉

14、得没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他们还不能真正认清什么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首先采用讲授法,讲清这一精神的本质,避免学生误解。其次,在学生理解了这一精神的现实意义后,应要求学生谈体会,所以,采用演练法,要求学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可以用一课时开展演说等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很多学生逐渐喜欢上政治课了。) 总之,在教学我觉得主要应把握好“四个三”。 着眼三大教学目标。掌握、理解、情感 立足三大知识板块。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正确的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运用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探讨、演练 实现三种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激发思考

15、、目标达成 我说课的课题是学会合理消费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本 课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问题,此前,学生通过前两个框题的学习,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 么还要提倡节约?中学生该怎样合理消费,学会理财?要正确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就有必要了解学习本课的内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当前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教会学生合理消费和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情景、调查、实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身的消费体验和理性思考,使学生能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