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36944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新兴中心小学 陈益邦一、教学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新增)2、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

2、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学难点:(1)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建立。(2)体积和容积的区别。(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已经具有了一些图形的面积的经验交流以及认识面积单位的经验。四、编排形式、内容及知识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形(主题图) 长方体 长方体的特征(例1) 长方体的棱的特点(例2) 正方体要素、特征及其与长方体的关系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3、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及表面积的含义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1)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2)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体积计算方法 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运用(例1) 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运用(例2) 体积单位的进率(例3、例4) 容积的含义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积的计算(例5)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例6)五、教材内容变化和调整:1.长方体、正方体是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2.由于体积和表面积等概念注意从各方面来进行认识,所以体积和表面积不再安排例题进行对比,但在练习中有相关的渗透。3.按照标准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

4、方法。六、教学建议与畅想。本单元建议 15课时左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例1和例2 第二课时:教材第30页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2.要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畅想:1. 创设情景,形成表象。 (1)实物引入,揭示课题。师:(手中拿着纸牌)这张纸牌的面是什么形状?这一副纸牌是什么形状的?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2)激起疑问,引发思考。2.观察实物,初步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3.动手实践,加深理解(1)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2)探究长方体棱的特点(3)探究长方体顶点的特点(4

5、)抽象概括总结特征(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特别注意:长方体摆放的情况不同,它的长、宽、高就有变化。(2)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应该优化。3.要发挥学生的经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推理。(ppt图片)4.要重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互关系(包含关系)。、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

6、、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四、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温馨提

7、示(1)练习五1、3、4、6、7题可配合第1课时,第2、5、8、9题可配合第2课时。(2)第4题,是一个长方体框架直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相互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时,可以借助长方体框架进行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以示区分,准备2-3幅备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课件演示,更加清晰。(3)第6、7题,是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题目。可以先讲解第7题,再讲解第6题。第7题求角铁的长度就是计算长方体柜台12条棱长之和,由于长、宽、高单位不同,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学生列式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较简便的方法列

8、式计算,推荐:(2.2+0.4+0.8)4。(4)第6题,长方体形体的俱乐部下面四边不装彩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在图上标出长、宽、高的长度。预计会出现两种思路:从棱长总和里减去不装的2长2宽的长度算出需要安装彩灯的棱长之和,即2长2宽4高之和。(推荐)(5)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可以知道这个长方体是什么样子。可以补充:看下图给出的长、宽、高,想象长方体的样子。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 (6)可补充给长方体或正方体礼品捆扎

9、彩带的练习,通过不同的捆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第8题,多少个棱长1 cm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处在潜意识当中,可以先让学生想像一下,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4个小正方体,有的学生会误以为是4块。对于学生的答案不要急于否定,要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找到正确答案。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建议3课时)第1课时:例1 第2课时:例2 第3课时:综合练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列式时出现错误。所以,要重视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展开图的教学,

10、以此来突破难点。1.加强动手操作,关注展开图的“面”与“体”的位置联系,重视展开图的要素与“体”的要素的联系。 关注展开图的“面”与“体”的位置联系。 关注展开图的要素与“体”的要素的联系。2.要重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过程,关注展开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支持,为解决策略的多样提供可能。教学时不必受到教材的约束,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例1的问题。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自己计算,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但在策略多样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策略的优化,引导学生用较为简便的方法列式计算。这里推荐第三种方法: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

11、宽高)2。有例1作铺垫,例2可以完全启发学生独立尝试,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或 棱长26 温馨提示(1)练习六的第1、2、3题配合第一课时,第4、5、6、7、题配合第二课时,8、9、10、11题配合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中还应设计一些有变化,有拓展层次的练习。 (2)第2题,判断哪些展开图可以折成正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做题时,教师可以给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如,让学生先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写上“下”,然后想像折叠的过程,折叠一面确定出它是哪面,就在此面标上相应的文字,如确定是右面,就在此面标上“右”。最后如果能不重不漏的

12、在六个面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那么这个展示图就能折成正方体,否则就不能。其中只有第4个图不能折成正方体。如果想像判断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些展开图,再剪下来,动手折一折。(3) 在练习中,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例如,制作没有盖的鱼缸、木箱或铁桶,粉刷房间的墙壁,给泳池铺瓷砖等,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所以,要重视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3-8题都与实际联系紧密。第5题,给长方体饼干盒贴商标,上下面不贴,只用计算前后左右4个面

13、的面积之和。第6题,先计算做一个无底洗衣机机套至少需要多少布,计算上面和前、后、左、右共5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计算做1000个至少需要多少布。计算完后,要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换算成平方米。第8题,在确定粉刷教室的哪些面时,如果学生不明确,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本班教室,看哪些地方需要粉刷,哪些地方不需要粉刷。第9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这是练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类型之一,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互相指出颁奖台的表面是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时,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建议8课时)第一课时:第38-39页和第40页“做一做”(体积和体

14、积单位)第二课时:例1 例2第三课时:第43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第四课时:例3 例4第五课时:练习课第六课时:例5第七课时:例6第八课时:综合练习课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1. 加强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体积的认识,是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的进步,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的新概念。因此,这部分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学畅想:1. 激趣引入。(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2.实验证明。(1)感悟物体占有空间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陈益邦一、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