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93387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 作者:张伟 王子卫 程勇 熊兵红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早、中期大肠癌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但有10%15%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自然生存期为415个月。如何提高晚期大肠癌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院自2000年开始对晚期大肠癌进行术前介入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就我科施行术前介入化疗的36例晚期大肠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经术前病理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岁)。直肠癌30例,结肠癌6例。病理诊断:10例管状腺癌,5例高分化腺癌,6例

2、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9例因盆腔转移而仅行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为术后盆腔内复发,8例为术后肝转移,其余16例术前经CT、MRI、B超检查确诊为盆腔内转移、肝转移或肺转移。均有可测量病灶及相应症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行Seldinger法股动脉插管,在数字血管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DSA)下超选动脉,升结肠癌选回结肠动脉或右结肠动脉;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及直乙交界部癌选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直肠癌选直肠上动脉;低位直肠癌选双侧髂内动脉;合并盆腔、肝转移及肺转移再分别加选双侧髂

3、内动脉、肝固有动脉及支气管动脉进行双介入治疗。先推注化疗药物:5Fu 0.75 g/m2、LV 200 mg/m2、奥沙利铂130 mg/m2。药物注射完毕后,在超选肿瘤血管的前提下方可以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细条或丝线进行栓塞。一般先以超液化碘油与少量奥沙利铂混合均匀作栓塞剂栓塞,在DSA下观察碘油在肿瘤局部沉积满意,无返流即可,常用量57 ml。若沉积不满意,改用明胶海绵细条或丝线栓塞。术毕拔出导管,穿刺点压迫15 min后加压包扎。所有患者于介入后721 d(平均14 d)手术。 1.3 病理学观察 将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 观察肿瘤坏死的程

4、度、细胞结构的变化。根据肿瘤坏死程度,将其组织学变化分为4级:0级无效,级轻度坏死,级中度坏死,级重度坏死。 1.4 随访 采用定期复查和信访等形式, 时间为3年, 随访率达94.44%。 2 结果 2.1 术前介入化疗的相关并发症 2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2例术中出现剧烈腹痛,6例出现发热,8例无明显反应。在使用碘油栓塞的27例患者中21例因碘油沉积不满意,再辅以明胶海绵细条或丝线栓塞,其中3例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未出现肠坏死、穿孔。 2.2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于介入术后721 d(平均14 d)进行手术,有21例行根治性切除,11例行姑息性切除,4例未能切除。3例联合

5、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2例联合肝叶切除,2例联合输尿管部分切除。术中发现大部分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与周围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带,浸润粘连减轻,局部组织疏松,容易剥离。在以丝线栓塞的患者,术后剖视标本可于肿瘤供血动脉中找到栓塞的丝线,手术切除率为88.9%。 2.3 病理学变化 病理发现癌细胞坏死较广泛,坏死多发于血管周围,组织有明显炎症反应,炎性细胞浸润,发现8例级(高度有效),18例级(中度有效),6例级(轻度有效),1例0级(无效),1例未发现癌细胞。 2.4 生存时间观察 2例失访, 1、 3年生存率分别是79.41%(27/34)、52.94%(18/34)。 3 讨论 术前介入化疗作为

6、晚期大肠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临床使用已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较满意疗效。通常晚期大肠癌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疗,介入化疗能提高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全身循环浓度降低,毒副反应相应降低。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药物效价可提高220倍,疗效提高410倍。介入化疗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操作较容易,对于未手术或只接受过造瘘术的患者,肿瘤局部血管、淋巴回流未破坏,给药容易到达肿瘤区,在局部充分发挥作用。故可以使肿瘤缩小,减少局部微小转移,降级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我们回顾分析了36例不能切除的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加手术联合治疗。对于

7、晚期大肠癌,介入治疗明显地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杀伤癌细胞。高浓度的化疗药物通过肿瘤供血动脉进入肿瘤内部,改变了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局部炎性浸润。动脉灌注化疗后,肿瘤组织出现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可提高局部免疫功能,加强了局部抗肿瘤效应。肿瘤供血动脉闭塞。化疗药物刺激肿瘤血管,使其内膜增厚,发生血管炎、血管闭塞,甚至癌灶内血栓形成,进一步影响了癌细胞血供,加剧了肿瘤组织坏死。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调节肿瘤的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胜。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机制2。袁建华等3对6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经导管动

8、脉内联合抗癌药物灌注治疗,治疗后530 d(平均12 d)手术切除肿瘤,其中50例切除标本作了组织学疗效和细胞凋亡观察。结果示介入治疗后凋亡细胞密度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P<0.001)。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的组织学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不同病理分期肿瘤的细胞凋亡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1%、71.1%。介入治疗后66例中手术根治58例,根治率为87.9%。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肿瘤组织学疗效显著,肿瘤细胞凋亡明显。胡庭杨等4报道术前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组织学疗效显著,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术前介入治疗除化疗药

9、物导致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外,碘油液、明胶海绵及丝线栓塞也可造成肿瘤血管的炎性反应、栓塞及肿瘤的部分液化。我们观察到行局部灌注化疗加栓塞的患者,较之单纯局部灌注化疗者,肿瘤缩小明显,癌细胞坏死更为广泛,而在使用碘油作栓塞剂时疗效尤为明显。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栓塞剂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阻断了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细胞坏死,尤其当使用碘油作为栓塞剂时,碘油沉积于瘤体内,其所携带的化疗药物缓慢释放可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细胞,并可直接阻断肿瘤的周围血供和主要供血动脉,使其缺血坏死,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疗效。但是我们观察到,在使用碘油栓塞剂时,其在空腔脏器中的沉积满意度较之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较差,因此其疗效有不同程度

10、的降低。孙伟等5报道通过上述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瘤体生长缓慢或缩小,提高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其机理主要是可能通过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以及肿瘤供应血管的栓塞。本实验也采先化疗后栓塞方法,获得同样效果。本实验术前介入治疗后仅出现胃肠道反应,术后无吻合口瘘。许剑民等6观察到术前介入化疗后,切口愈合不佳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较对照组稍高,治疗后可恢复。认为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期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张伟,等. 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附36例疗效分析) 总之,对晚期大肠癌进行术前介入,可

11、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对不能切除的大肠癌,可改善出血及疼痛等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参考文献】 1 Penna C, Nordlinger B. Surgery and local treatments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how to improve resultsJ. Scand J Surg,2003,92(1):90-96.2 顾晋,李明.结直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4):212-214.3 袁建华,赵仲生,邓高里,等.介入联合手术综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12(5):345-347.4 胡庭杨,袁建华.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组织学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2001,10(1):44-45.5 孙伟,李红.术前介入化疗结合手术治疗进展期直肠癌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4):28-29.6 许剑民,钟芸诗,牛伟新,等.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预防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8-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