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32017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四月- 1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矿业权整合可行性论证报告 项 目 申 报 单 位: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单 位 负 责 人:李如赞 编 写 人:陈上卫 报 告 审 核:吴晓兵 提 交 单 位: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提 交 日 期:二一五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矿业权基本情况1一、勘查开采现状1二、历史沿革2第二章 矿区自然地理、矿区地质特征3一、矿区自然地理3二、矿区地质特征4第三章 参与整合的矿业权范围内资源储量、分布情况9一、资源储量情况9二、资源储量分布情况10第四章 利用原生产系统开采预获新增资源储

2、量的可行性10第五章 是否可以设置一个新采矿权的评述12一、新立采矿权可行性评述12二、开采矿种12三、评述结果12第六章 简要结论13附 件 目 录 1、铜陵县棋子冲金矿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2、铜陵县亮石山(铁)金矿、石灰岩勘探探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铜陵县棋子冲金矿营业执照(复印件) 4、承诺书附 图 目 录1、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整合区矿业权设置现状图 1:2000 2、 安徽省铜陵县棋子冲金矿整合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图 1:2000 3、安徽省铜陵县天门镇周边矿业权设置分布图 1:10000 第一章 矿业权基本情况一、勘查开采现状铜陵县棋子冲整合区位于铜陵县天门镇境内,区内

3、拟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矿种主要为金矿、石灰石矿,拟进行整合的矿权分别为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的“铜陵县棋子冲金矿”采矿权和“铜陵县亮石山铁(金)矿及水泥用石灰岩矿勘探”探矿权,详细情况如下:1、“铜陵县棋子冲金矿”采矿权证号:C3400002010064210068989采矿权人: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矿山名称:铜陵县棋子冲金矿经济类型: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开采矿种:金矿、多金属矿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5万吨/年矿区面积:0.2734平方公里有限期限:2013年8月19日至2016年8月19日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下:点号1954

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X(米)Y(米)X(米)Y(米)K13417960.00039590654.0003417912.40039590603.890K23417960.00039591358.0003417912.40039591307.900K33417568.00039591200.0003417520.40039591149.900K43417563.00039590850.0003417515.40039590799.900K53417180.00039590853.0003417132.40039590802.900K63417180.00039590780.00034171

5、32.40039590729.900矿区面积0.2734平方千米,开采深度:+306米至+100米 2、“安徽省铜陵县亮石山铁(金)矿、石灰岩矿勘探”探矿权证号:T34120080502008597探矿权人: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项目名称:安徽省铜陵县亮石山铁(金)矿、石灰岩矿勘探地理位置:安徽省铜陵县天门镇境内亮石山图幅号:H50E007016勘查面积:0.43平方公里有限期限:2013年8月13日至2015年9月21日勘查单位: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矿区范围由13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如下: 探矿许可证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 点号X(米)Y(米)X(米)Y(米)111756583

6、052303417515.41439590800.589211757253052303417521.54739591517.868311757253052283417459.94839591518.396411757273052283417460.40539591571.529511757273052003416598.02539591578.934611757163052003416595.52039591286.684711757163052043416718.71739591285.630811757233052053416751.11039591471.3419117572330521

7、73417120.70139591468.1711011757113052153417056.37239591149.8941111757043052153417054.78439590963.9251211757043052143417023.98539590964.1881311756583052133416991.82739590805.048上述矿业权均在有效期内,权属范围无争议。二、历史沿革1、“铜陵县棋子冲金矿”采矿权九十年代后期有个体在勘查区采金矿,后因金品位低而放弃。2007年由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于2007年6月25日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该采矿证。有效期从2007

8、年6月至2010年6月,许可证号为3400000710218。矿山始建于2008年5月,矿山设计生产能力5万吨/年(矿石量),采矿方式为露天开采;选矿方法为堆浸生产;经过多年开采,截止2014年12月31日,矿山累计生产矿石约41万吨,矿山采剥比为10.1,矿石利用率近100%,金回收率近80%。 2、“安徽省铜陵县亮石山铁(金)矿、石灰岩矿勘探”探矿权该矿权最早由自然人曹昌明于2002年2月8日申请取得探矿权,证号3400000210028,勘查矿种为铁(金)矿,勘查面积0.59平方公里;2003年11月3日皖探转200312号批准转让给葛传武,2006年3月9日扣除与采矿权重叠部分后批准延

9、续,证号3400000630066,缩小勘查面积为0.43平方公里;2008年5月25日批准延续;2009年5月27日批准延续并提高到详查,证号T34120080502008597,有效期至2010年5月27日。2009年6月16日葛传武与受让方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探矿权转让合同,获省厅批准,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9月提交了变更勘查矿种的申请(增加石灰岩矿种),获批准。由铜陵冠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勘查至今。第二章 矿区自然地理、矿区地质特征一、矿区自然地理本区地处长江南岸,矿区地貌为“两沟夹一脊”,东部为盛冲,有盛冲河与盛冲水库组成一沟,西部为棋子冲,有朱村河与东风水库

10、组成一沟;中间为低山丘陵剥蚀至侵蚀地貌。矿区地势中间高、两侧低,山体多呈北东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矿区内最高点为亮石山标高316.8米,最低点外郞坑村口标高48.1米,相对高差269.7米。地处亚热带的北缘,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无霜期240天,湿度大,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1244mm(集中于48月),最大年降雨量1941.0mm(1983),最小年降雨量697.9mm(1978)平均降雨天数136天,最大日降雨量173.4mm(1983.6.20);暴雨时限一般在4至9月,以7、8月最多。区内经济作物主要为丹皮、花生、棉花等。矿业开发相当发达,

11、周边矿山较多。区内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电力由华东电网供电,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二、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永村桥大成山背斜南西段南东翼,郎坑李家宕逆断层东侧;出露志留系中统坟头组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及第四系全新统;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区内岩浆岩不发育,花岗闪长岩沿F1断裂带呈岩枝状出露及闪斜煌斑岩穿插于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灰岩中;围岩蚀变强烈,与金矿化关系密切。1、地层矿区地表主要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下统孤峰组、栖霞组,石炭系上统船山组、中统黄龙组、下统高骊山组及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志留系上统茅山组、中统坟头组和第四系地层。现由老到新分别叙述如

12、下:志留系(S)中统坟头组(S2f):顶部岩性灰绿、黄褐色长石石英细砂与灰白、黄褐色粉砂岩互层,夹含白云母粉砂岩;底部灰绿色、黄绿色粉砂质页岩夹泥质页岩,本段实测厚度97.7米。上统茅山组(S3m):下部为黄绿色含粉砂质页岩、页岩,页理清楚,局部含泥质结核,底部为灰绿-灰褐色长石石英细砂岩,夹少量页岩;上部为灰褐、灰绿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互层,偶夹页岩及紫红色细砂岩。厚度303米,是区内主要金矿赋矿层位,与下伏志留系中统坟头组整合接触。、泥盆系(D)本区泥盆系地层仅有上统五通组(D3w):主要岩性为灰黄、灰褐、灰白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局部石英岩,夹浅灰、灰黄

13、、灰绿色薄中厚层含白云母粉砂岩、含白云母粉砂质页岩。上部见一层厚0.61.0米的石英细砾岩,其上为厚约2米的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上部地层普遍具黄铁矿化,近地表处为褐铁矿化。受西部大断层影响,岩石裂隙发育,是区内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该层厚度大于80米,与下伏志留系上统茅山组假整合接触。、石炭系(C)下统高骊山组(C1g):中、下部:灰黄、灰白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局部石英岩,夹浅灰、灰黄、灰绿色薄中厚层含白云母粉砂岩、含白云母粉砂质页岩。上部:底部为一层厚0.61.0m的石英细砂岩,其上为厚约2米的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上部地层普遍含黄铁矿(氧化后则为褐铁矿),粒径大者可达25mm

14、,一般0.51.0mm,呈浸染状或微层理分布,该层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出露较好,厚度大于1424米,与下伏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假整合接触。该层顶部与黄龙组接触处有一层褐铁矿,但厚度小,是区内主要的含铁矿层位。该组地层岩性较软,易破碎,受挤压可形成小褶曲,与下伏地层五通组呈假整合接触。中统黄龙组(C2h):主要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底部白云质灰岩中含泥砂质,局部可见乳白色石英细砾岩,与下伏地层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厚3350米。上统船山组(C3c):岩性下部主要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纯灰岩;上部为浅灰色厚层状灰岩和球状灰岩,球粒具定向性,粒径一般23mm,分布不均匀,与下伏黄龙组假整合接触,厚1318米,是区内水泥用石灰岩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二叠系(P)下统栖霞组(P1q):下部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