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五个特色疗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920977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五个特色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五个特色疗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疗法一:经筋刺法面瘫是针灸科的常见病,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气血亏虚,面部筋脉长久得不到气血濡养,而弛缓不用,形成顽固性面瘫,一般疗法难以治愈。石学敏院士认为:面瘫系属经筋发病。或因劳汗当风,或因贪凉喜冷,嗜卧风口,或因腠理开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趁虚直中面部经筋,致使外邪瘀阻,经筋失利,纵缓不收。所以三阳经经筋受阻,是该病的关键。灵枢经筋记载着手足三阳之筋均上行于面,额为太阳所系;目下属阳明所主;耳前、耳后系少阳所过。采用面部经筋的透刺、排刺法,额部瘫主取阳白四透(阳白穴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闭目露睛主取睛明、四白;口喁主取下关、太阳、地仓、颊车的透穴刺法,多针浅刺,旨在

2、疏调三阳经经筋。刺络法源于灵枢官针经云:“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刺络法即为络刺,刺小络之血脉,令血出邪尽,血气复行。配以拔罐,主要是以此控制出血量,使之达到血出邪尽,血气复行的治疗目的。三阳经经筋均上行于面,多结于顺(即颧部)、颔(即下颌)、颊等处。取颊、颧、额等处为刺络法的重点部位,配合经筋透刺、排刺法。经筋刺法治疗选穴: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透刺和排刺为主:阳自四透、太阳透地仓、承浆透地仓、颊车地仓互透、颊肌排刺、瘫痪肌群围刺等;操作:以瘫痪经筋透刺、排刺、围刺为主。阳白穴以四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 min

3、;攒竹透向睛明,进针05寸,手法同前,施术轻柔,以免皮下出血;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15寸,施术同前;四白、迎香分别透向睛明,进针15寸,施术同前;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3寸,施术同前;人中、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进针152寸,施术同前;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每间隔1寸刺人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浅刺),施捻转平补平泻,总计施术2min。以上针刺施术后留针20 min。特色疗法二:平衡针灸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

4、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09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常见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针灸调节大脑中枢系统的平衡,达到对各脏器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取穴原则(一)特异性取穴原则腰痛穴 (二)区域性取穴原则颈痛穴 (三)交叉性取穴原则肩痛穴,肘痛穴,膝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平衡针灸治疗的持针方法(一)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二)用酒精棉球固定在针尖510毫米即可 平衡针灸治疗进针手法穴,腕痛穴 (五)

5、强化性针刺手法 平衡针灸治疗的针刺针感(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痛穴 (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 (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颈痛穴颈痛穴 定位: 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 与第五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局解 :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阵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法。 针感:以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宜。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征,颈肩肌腱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临床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

6、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按语:是以穴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其以中老年为多发病,病因主要为生理性衰老。因此为巩固疗效,减少环境诱发因素,避免局部受凉,颈部不要锻炼,不要人为加大运动,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该项研究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歌诀: 颈痛腋门透中渚,指背神经交叉取。颈部病变与落枕,肋间坐骨痛可取。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

7、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 坐骨神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 床疗效。肩痛

8、穴 定位: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手法:(滞针)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 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

9、 按语: 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 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 穴,肩痛穴三个阶段。肘痛穴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 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股神经前皮脂及肌支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局部针感。 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不提插,待针体进入到一定要求深度即可出针。 功

10、能: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痛经活络,理气止痛。 主治: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预炎。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以及偏瘫,荨麻疹,踝关节扭伤。腕痛穴 定位: 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1寸处。 解剖: 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 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 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 手法: 滞针手法。 功能: 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清肝明目,滋肾壮阳。 主治: 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青光眼,急性结

11、膜炎,电光性眼炎,眼 睑下垂,眼肌瘫痪,眼肌痉挛。膝痛穴 定位:相当于曲池穴外1寸处。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麻胀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祛风湿,疏通经络,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膝关节疼痛。(一)提插手法 (二)一步到位针刺法肩痛穴 (三)两步到位针刺法膝痛穴 (四)三步到位针刺法腰痛穴,臀痛穴,肘痛穴,颈痛穴,踝痛特色疗法三: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退热消肿、止痛止痒、泻火解毒、镇吐止泻和急救

12、等疗效。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

13、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患者有时可出血十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针刺曲泽、委中穴,在孔穴周围上下推按之后,可先在孔穴近心端扎紧止血带或布带,这样静脉暴露的更明显,更容易出血,刺出血后,再将止血带放松)。 散刺法又称围刺法,是在病灶周围点刺出血,主要用于丹毒、痈疮。 挑刺法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出血(如治疗红丝疔,应在红丝近心端尽头处以及红丝之上寸寸挑刺出血)。有时需挑破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

14、,覆盖敷料。常用于目赤肿痛、痔疮等证的治疗。 针具的选择1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2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针刺放血分类缓刺适用于静脉放血。如曲泽、委中、太阳等穴,先用橡皮带在应刺的位上束扎,术者用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静脉胬起处,徐徐刺入0.51分,然后将针缓缓退出,待黑色血出尽变为红赤色,可将橡皮带解开,用消毒棉球揉按针孔片刻。 速刺适用于咽痛、目赤肿痛、中暑、中风等病症。咽痛刺少商;中暑刺十宣;中风刺十二井等

15、穴。刺时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应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0。51分,立即退针,然后用手挤压局部,使之出血。 挑刺这种刺法适用于手、胸、背部或头面及肌肉浅薄的穴位。针刺时对准局部红疹点,用左手将红疹点周围肌肉捏起来,右手持三棱针横挑出血。 围刺适用于痈肿、痹症、瘟毒等症。围绕红肿处周围用三棱针点刺几针或几十针,然后用两手轻轻挤压或者用火罐吸拔,使恶血出尽,以消肿痛。 密刺适用于皮肤病,如顽癣等。刺时用梅花针扣打患处,使局部微微出血。 适宜病症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针,上罐,大约出血5-10毫升。太阳穴放血,点刺2-3针,上罐,出血大约2-5毫升。耳尖,点刺,挤出5-10滴血放血疗法液。这种放血适合头痛,眼病,感冒发烧。 2、小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