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919955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用阅读、讲解来学习科学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对所见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活动,使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课怎样进行?我是这样设计的:一、精心设计实验教案我们都知道,做实验要有教案,所谓教案就是未来行动的方案,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和完成某项任务而事先做的安排

2、和打算。有了教案,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教案本身又是对实验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的作用。所以教案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课程。二、学生是实验的主体。让学生自行探索在实验活动中,实验是学生为主和教师指导的功课,是一种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和教师指导实验操作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课时进行适当的合理指导,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成功地完成实验课活动。在实验中,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如果实验中单靠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但

3、教师总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到头来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室里实验时,必须遵循实验室的所有规章制度。2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教案,按照有序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3在实验中认真记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的现象。54实验结束后,清理洗涤实验仪器,并按照教师的安排放在指定的位置。5实验结束后,学生拟写好实验报告单上交到实验教师处批阅。总之,老师们要尽心组织好学生科学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按照各种制度有序地完成实验。【案例】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沉浮【课题】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沉浮【实验目标】 不同液体对马铃薯的浮力作用大小不

4、同。在清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上浮。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实验重点】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实验。 【实验难点】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实验操作以及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沉浮原因。 【实验器材和药品】马铃薯、玻璃杯、玻璃棒、小刀、清水、食盐、记录本。 【实验猜想】各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猜想填写早记录本上。【实验过程】 一、马铃薯在清水中的沉浮实验 1讨论:整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的沉浮情况怎样?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呢?2实验:把整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进行沉浮实验。 3. 实验:改变马铃薯的形状和体积大小放在清水中进行沉浮实验。4进行实验时,必须用记录本记录实验中的每一

5、个实验现象,并能根据所学的相应科学知识进行解答 。 5重复上面实验。实验证明:马铃薯无论形状和体积大小的改变,放在清水中均下沉。二、马铃薯在浓盐水中的沉浮实验 1思考: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是下沉,如果把它放在浓盐水中,它还是下沉的吗?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2实验:把整个马铃薯放在浓盐水中进行沉浮实验。 3. 实验:改变马铃薯的形状和体积大小放在浓盐水中进行沉浮实验。4进行实验时,必须用记录本记录实验中的每一个实验现象,并能根据所学的相应科学知识进行解答 。 5重复上面实验。实验证明:马铃薯无论形状和体积大小的改变,放在浓盐水中均上浮。【实验结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的沉浮情况不同。在清水中下沉

6、,在浓盐水中上浮。【实验改进】盐水的浓度程度怎样制时,马铃薯在盐水中才会上浮。【实验报告单】各小组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实际和实验记录,认真拟写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学校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课题指导教师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或 药 品实验设想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实验结论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生怎样进行科学实验说 课 稿穿洞街道波玉小学 孟元贵小学生怎样进行科学实验说课稿穿洞街道波玉小学 孟元贵一、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于是我先让学生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我把马铃薯分别放入

7、清水和浓盐水中:结论是两个马铃薯放入清水中都下沉,放入浓盐水中上浮。以上实验现象与学生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确定探究问题、提出探究假设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首先我问学生:看到刚才的现象后,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要提出?有的学生会说:马铃薯为什么在清水中下沉,而在浓盐水中上浮?根据已有知识经验,一定会有学生抢着说:盐水比清水重。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深化探究活动、

8、推出实验结论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要对推测作进一步的证实,在实验中我采用两块来实验。(一)整个马铃薯和切去一半马铃薯在清水中的沉浮实验,(二)整个马铃薯和切去一半马铃薯在浓盐水中的沉浮实验,经过实验验证了实心马铃薯无论形状和体积大小在清水中是下沉,而在浓盐水中是上浮。四、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前和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1在实验室里实验时,必须遵循实验室的所有规章制度。2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教案,按照有序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3在实验中认真记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的现象。4.实验结束后,清理洗涤实验仪器,并按照教师的安排放在指定的位置。5.实验结束后,学生拟写好实验报告单上交到实验教

9、师处批阅。五、实验改进经过实验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次实验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两个方面:1盐水的浓度程度怎样制时,马铃薯在盐水中才会上浮。2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怎样测量。)六、课后作业经过实验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实际和实验记录,认真拟写实验报告单。小学生怎样进行科学实验教 学 反 思穿洞街道波玉小学 孟元贵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穿洞街道波玉小学 孟元贵在实验中,我一手拿清水杯,另一手拿着马铃薯,问:把这个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在得到学生的回复后,我放入水中,是沉了。再放一次,还是沉的。我把清水杯放在讲台上,故意用身体挡着,拿起另外一个盐水杯,问:把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沉)你确定?说着,我把马铃薯块放入盐水杯,马铃薯浮在上面。有部分学生眼光中有些诧异的眼神,这是我所希望的。再放一次,还是浮的。马上有学生叫起来:是盐水。我再次笑了。现在的学生,不是那样好哄弄的,他们已经通过前期阅读或其他渠道知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道理。我说:刚才我做了个手脚,悄悄地把两杯水调包了,不过还是被同学们明亮的眼睛发现了。嘻嘻,刚才有同学说,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对不对?我拿起盐少少地倒入清水中并搅拌至全部溶解。马铃薯并没有浮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怎样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怎样制作浓盐水?)怎样测量马铃薯在清水中和浓盐水中的浮力大小,未能给学生进行实验,在此应加强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