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19315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早教理论篇-早教理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早期教育基础理念儿童的早期教育至少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培养,基本对应于我们常说的“技能”。第二是要让儿童了解生命、了解社会、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及生活方式,懂得应该如何去适应社会、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光儿童的健康心理”。第三就是人品、道德观念的培养,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关系到儿童一生做人做事的态度。第一节;认知学习理论一;成熟主义理论;成熟主义理论由格赛尔提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自发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可预测的。支持这种观点的教育者和家长都认为,在儿童健康发

2、展的情况下,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无意识地习得知识。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点;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学之前必须意识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如果教师只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1,听讲;2,阅读自学;3,视听学习;4,论证学习;5,实践学习;6,教别人或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是别人指示了具体的做法时学得更好,还是在自学中能学得更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相信学习的最好方式是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理论认为,学习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建构新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

3、地建立一些新的概念,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帮助。(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建议;鼓励、认可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向学生分配作业时,运用认知术语,例如,“分类”“分析”“预测”“创造”等。教授一个新概念之前,要了解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鼓励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提出发人深省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并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置于一种对其先前知识产生挑战、又激发讨论的环境之中。在学生对问题做出初步回答后,提出一系列跟进式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三;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由哈佛大学的教授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传统的基于智商的智力理论

4、有很多局限性,他提出了智力的八个不同层面来解释儿童和成人在更广阔领域的潜能。这八个智力层面包括;1.逻辑数学智力:包括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语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下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声音、韵律、单词的意义和语言不同功用的敏感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音乐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

5、能力,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空间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包括感受、辨别、记忆、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运动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控制自

6、己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人际关系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气质、意图和需求的能力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内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7、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自然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指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在猎人、植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得到强化,很多有天赋的儿童被贴上了“学习障碍”或“注意力缺失障碍”的标签。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要转变现有的课堂教育模式,建议教师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合作学习、艺术活动、角色扮演、多媒体播放、实地考察、内心反思等。多元智能理论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理念,让具有不同天赋的儿童得到

8、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对成年人的学习和发展同样有重要启示意义。许多成年人发现他们在现有的工作中并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成年人全新看待生活的机会,他们可以估测自己在童年时落后的方面,并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一些自我发展的课程和项目。四;认知发展学习理论;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20世纪发展心理学领法域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皮亚杰认为儿童具备一种创造知识的能力,他们不仅可以从父母和老师那里获取信息,还能够自主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皮亚杰主要观点中的关键词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来适应世界。同化个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可能意味

9、着改变自己感受到的刺激来适应自己已有的经验。顺应在顺应过程中个体原有的概念结构等发生变化。同化和顺应同时进行,不可或缺。分类以一种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类包含比简分类更深入的理解,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了集。例如;有一个集合叫做狗,还有一个集合叫做动物,所有的狗都叫做动物,所以动物的集合中包括狗。守恒即使当物体或者集合的外在形式改变时,它们在本质上依然守恒。中心化从一个分类系统转移到另外一种合适的分类系统的能力。自我中心相信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整个世界都围绕自己;不能够将世界看做是其他人的,并且去适应世界,这并不是道德层面的“自私”只是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运算在头脑中进行操作的能力。年幼的儿

10、童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将事物表现出来;年长一些的儿童和成年人则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图式概念、观点或者行为在头脑中的表征。阶段儿童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他们可以理解一些事物,但不能理解另外一些事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论;阶段特点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1,区分自我与客体;2,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开始有意的活动,如拉一根绳子移动或者摇晃一个拔浪鼓;3,获得“客体永久性”意识到即使物体不在眼前也是一直存在的。2, 前运算阶段(27岁)1,开始使用语言并运用图像和文字来表示物体。2,思考方式仍然是自我中心的,很难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3,运用一个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将所有红色的积木放在

11、一起,而不考虑形状;或者不考虑颜色,把所有正方形的积木放在一起。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 能够对事物和事件进行逻辑性的思考。2,获得数字、体积、质量的守恒概念。3,根据几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且可以将所有物体按照一个单一的维度(例如大小)排列起来。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1,可以对抽象观点进行逻辑性的思考并系统地检验假设。2,开始关注假设、未来和思想问题。皮亚杰认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具有不同特定的技能。而儿童的每一个行为是一种“自我强化”技能的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最大的启示是,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的内容需要与儿童的发展阶段相一致。教师的任务是为儿童的学习提供各种不同

12、的体验。“发现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儿童有机会探索并验证自己的新想法。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合作学习也可以让那些发展较落后的儿童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儿童具体的动手经验也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object constancy), 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幼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发展阶段皮亚杰对他称之为

13、客体永久性现象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独创性的观察,认为儿童认识到物体永久性的能力是从生命的第一天起缓慢发展的。 在感知动作阶段的第一和第二分阶段(04个月)中,婴儿没有存在于他们之外的客体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客体离开他们的视野,大多数情况是婴儿只在他们最后看见这个客体的地方去寻找一会儿,如果这个客体不再出现,他们就接着做别的事,并不想再去寻找它。对婴儿来说,眼中看不见,心中也就消失了。 在第三分阶段(49个月),有了新的进步。这时婴儿对外部世界感到有兴趣了,结果使得他们逐步获得一种对外界事物永久性的较完整的观念。如果客体在他们眼前落下,他们会到客体落下的地方寻找。他们也能寻找部分拉隐藏的物体。

14、同样,如果他们暂时把一个客体放在一边(例如放在背后),过一会儿他们仍能找到这个客体,当然只有客体与他们动作有关时才能这样做。不过,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找到极其他事物完全隐蔽的客体。例如正在玩的物体被完全移到幕后时,婴儿只是缩回伸出的手。认他的反应看,好像客体已经消失。 第四分阶段(912个月)标志着对客体永久性的名副其实的观念的开始。这时,婴儿能找到完全隐藏的客体。例如,将玩具用毯子完全盖着,婴儿会揭开毯子找到它。表明这时的婴儿已经知道:即使物体看不到,它们依然是存在的。但是,皮亚杰发现这一分阶段有一个有趣的局限,当他把物体藏在A处时,婴儿能找到它,然后,他把物体放在B处,婴儿仍然会到A处寻找它

15、。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不能遵循一个转位的系列(从一个隐藏的地方到另一隐藏的地方的移动)。 在第五分阶段(1218个月),婴儿能够根据物体位置的移动来寻找它们。但是,当位移过于复杂,他们仍然会回到原处寻找,好像客体仍存在于他们过去发现之处,并未随着移动而变化。 直到第六分阶段(1824个月),婴儿才能跟随看不见的转位。例如,这时儿童能够找到绕着沙发迂回滚到沙发下面的一只球。儿童所以能够这样做,是由于他虽然看不见球了,但他仍能在自己的内心摹想球滚动的轨道。皮亚杰指出,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观念是同他对客观世界的整个时间空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的认识密切联系着的。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发展是儿

16、童在以前和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协调性发展而形成新的经验结构的结果。儿童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过程。 5,潜意识;潜意识(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谡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