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16127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床头上的标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床头上的书签第一课时词语(词语学习、词语例释)授课时间:4月18日课型:讲练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词语的读音、词义、解释,并能正确运用重点词语造句过程与方法: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重点词语达到会说、会写、会用,获得新的词语学习方法。能够结合实际,用新词语表达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教学重点:词语的读音,书写,重点词语的灵活运用(解决重点的方法:领读,齐读,抽读,分析讲解词语的含义和运用)教学难点:重点词语的运用(解决难点的方法:反复运用重点词语造句)教学工具:词典、教学用书、课本、录音机导入新课大家说说,长大了想干什么?我们看看

2、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回答的?教学过程:1. 前提测评:检查学生自学词语的预习情况,听写本课词语2. 要求学生看声调读词语,老师范读,领着学生读,齐读,抽几名学生读词语同时纠正学生的发音。3. 逐字逐词的讲解并让学生模仿造句。词语学习:一)疑难生字博:11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博士、博学摩:15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组词:观摩、按摩瘦:14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组词:肥瘦、瘦弱,清瘦溶:13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溶液、溶解愤:12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愤怒、悲愤淀:11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积淀,淀粉,沉淀率:11画,上下结构,会意字。组词:率领,率先,直率为:4画,

3、是多音字,在组词“引以为戒”,组词:为人,为生,行为:二)疑难词语的解释:1【化合】:(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质。如:氢与氧化合成水。2. 【摩擦】:(动)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个人或党派团体间)因彼此厉害矛盾而引起的冲突。如:1.两党不断产生摩擦。2.我们俩之间产生了摩擦。3. 【瘦弱】:(形)肌肉不丰满、软弱无力。如:树苗。如:奶奶年纪大了,显得很瘦弱。4. 【神往】:(动)心里向往。如:心驰。如:山上的仙女弹的琴让人神往。5. 【扭】:(动)拧、身体左右摇动。如1.他扭过头来向后看2.你把树枝子扭断。6. 【发愤】:(动)决心努力。如:忘食、图强。如:

4、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我要发奋学习。7. 【主观】:(形)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只依据自己所想的。如:他看问题比较主观。8. 【武断】:(形)只凭主观作判断。如:我对此事知之不详,不刚武断。形容言行主观片面。如:这样做决定,未免太武断了。9. 【沉淀】:(动)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比喻凝聚、积累。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10. 【凭空】:(副)没有依据的。如:捏造;想象。如:他喜欢凭空捏造故事。11. 【严谨】:(形)严密谨慎。如:写文章就是锻炼我们严谨的思考问题的能力。12. 【搅拌】:(动)用棍子等在混合物种转动,和弄、使均匀。如:他在搅拌混凝土。13. 【遗憾】:(形)悔恨

5、;不称心;不满意。如:一时失误成了他终生遗憾。14. 【吹灰之力】:(组)用很少的力气。如:1.孩子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把球扔进了球门。15. 【引以为戒】:(组)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如:再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犯一次错误,就应该总结教训,引以为戒。16. 【懊悔莫及】:(组)十分后悔。如:他懊悔莫及,怪自己当初没听父母的话。词语例释:1. 断定(动)下结论后边一般接一个小句或动词词组。( 1) 我敢断定,他正朝学校赶来。( 2) 他断定,您的实验一定会成功。2. 类似(动)大致相像类似的建筑类似的说法类似的例子与之类似和.类似( 1) 类似的想法,一年级新生差不多都有。( 2) 老师发现同学们

6、的作业中类似的错误还不少。3. 轻率(形)(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注意与“随便”的区别:“随便”是指行为不受约束,随心所欲,使用范围广;“轻率”强调行为没有经过慎重的老驴,一般只用于说话和做事。轻率下结论轻率同意轻率地答应做事轻率举止轻率( 1) 我们不能轻率下结论。( 2) 这件事他处理得有些轻率。4 .盲目(形)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盲目行动盲目学习盲目乐观做事盲目(1)大家盲目地跟随他偶,结果走错了路。(2)你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话,做好自己去调查一下。5 .公布(动)(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广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布发布,使大家知道。公布结果公布成绩公布规章制度已

7、经公布(1)这次“MHK成绩已经公布了,你去查一下吧。(2)但未公布了这件事。教学评价:产型子标签日天老伤鉴定篮球板书设计:第八课床头上的书签博:11画,左右结构,形声字。组词:博士、博学摩:15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组词:观摩、按摩瘦:14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组词:肥瘦、瘦弱,消瘦1.【化合】:(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质如:氢与氧化合成水。0000布置作业:抄写本课词语,预习课文课后反思:第2课时课文一床头上的标签(电教)授课时间:4月19日课型:讲练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含义;能根据课文回答有关问题;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过程

8、与方法: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分析并思考的习惯,正确对待失败、发愤图强。(2)明白只要不断吸取教训,就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教学重点: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解决重点的方法:领读,齐读,抽读,讲解课文)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回答有关问题;掌握重点句型并仿照造句(解决难点的方法:讲解课文并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问题,带领学生模仿造句)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U盘,PPT课件导入新课:出示标签的图片,标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是描述事物性

9、状的小纸条,而本文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这个标签和我们以前见过的标签有什么不同呢?这又是谁的标签呢?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叫三名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二、读通课文,注意读音,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及不懂的词语学习疑难词语:1. 【只不过】:(副)表示限于一定的范围。如:1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你别当真。2. 【异常】:(形)不同于平常。如:我走进班里,发现班里的气氛有些异常,原来,刚才有两个同学吵架了。3. 【途径:】:(名)方法;路子。如:参加招聘会是找工作的重要途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1.抽查学生的朗读预习情况,指名一两名学生读课文。2. 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10、发音上的错误。3. 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4. 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5. 质疑问难。2)分析课文结构本篇课文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大段(15)从一则小故事入手简要讲述李比希的基本情况。第二大段(610)讲述李比希的一次失误和他对这次失误的态度。第三大段(1116)他从失误中吸取教训,认真观察,严谨做实验,解决了实际问题。第四大段(17)概括总结全文,说明利比希已经成熟了,“床头上的标签”使他能吸取失败的教训。3)分段分析课文:第一段(15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文章为什么从校长给学生讲故事写起?答:通过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李比希还

11、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长大后才取得巨大成就。问题2:小李比希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答: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第二段(610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李比希的一次研究失误是因为什么?答:太自信,主观臆断、自以为聪明,盲目自信、轻率地断定问题2:李比希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失误的?答: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取下来,贴在床头,引以为戒,时时提醒自己。问题3:李比希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判断制成标签,贴在床头,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他善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第

12、三段(1117自然段)问题1:文章写李比希在工厂的那件事是要说明什么?答:写李比希在工厂的那件事说明那次重大失误使李比希变得更聪明,更严谨,从此以后,李比希不断从发生在身边的异常现象中提出研究课题,做出新的贡献。问题2:李比希为什么总是能从发生在身边的异常现象中提出研究课题?答:因为前次失误,使李比希变得更聪明,更严谨。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结全文作用。分析题:为什么课文以标签为题?标签起什么作用?答: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

13、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总结课文内容、课文主题。课文床头上的标签讲述的是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故事。他之所以著名,除了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和成就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曾在一项实验中“浅尝辄止”而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后来李比希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后,非常懊悔,他把自己的错误判断制成标签,“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警示自己,告诫大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他接受了失败的教训后,“要认真”“要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终于成为

14、了“化学史上的巨人”。教学评价:请同学复述课文大意并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想。小时候李比希是一个发愤图强的男孩。23岁他当上了化学教授。有一次是他粗心的原因失去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也就是说他失败了。后来他为了引以为戒把标签贴在了自己的床头上。最后他从失败中寻找了出路,成为了化学史上的巨人。小结:主观武断造成的重大失误-写一个新发现失之交臂一一李比希不悲观,失望,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做了个标签贴在床头上-时时警示自己,终板书设计:第八课失败:想,贴标签,得结论 成功:反复思考,动手实验, 查出原因于当了化学史上的巨人。床头上的标签科学精神: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神品质:自律,严格,执着追求,不断奋进

15、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复述课文课后反思:第3课时课文一句子学习练习5授课时间:4月20日课型:讲练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含义;能根据课文回答有关问题;掌握重点句型并仿照造句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分析并思考的习惯,正确对待失败、发愤图强教学重点: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解决重点的方法:领读,齐读,抽读,讲解课文)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回答有关问题;掌握重点句型并仿照造句(解决难点的方法:讲解课文并引导学生回答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