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10705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四年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 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 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 群体“留守儿童”。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近1.5亿农民离 家在外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总数达2290多万,这支规模庞大的 “留守儿童”队伍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弱 势群体。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 心理健康及成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最易出现 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

2、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是目前这一群体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因素的分析。“留守儿童” 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远行所引起的孩子情感 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社会、学校、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 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1、社会因素。“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 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 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 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2、学校因素。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 上存在更多

3、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 缺失的消极影响。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制 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 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 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 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老师忽视了 与“留守儿童”沟通,据调查,75%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 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3、父母因素。“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 互动,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同时,“留守儿童”

4、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 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 答,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 偿心理”,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而较少给予孩子精神食 粮(书籍及心理上的沟通等);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 惯,很多成为孩子身心发展的旁观者。4、监护人因素。通过实践证明,无论是将“留守儿童”放在 祖辈家里还是放在亲戚家里。由于他们相对缺乏管理经验或有所顾 虑,均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二、分析了以上因素,接合实际情况,我觉得要促进“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发展,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和

5、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 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 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 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 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 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 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

6、 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 温暖。2、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 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 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 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 展。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 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 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3、完善家庭教育

7、,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 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或中学阶段,一般都是未 满14岁的青少年。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 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 “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 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 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 重中之重。4、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

8、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 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 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 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5、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 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 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 康发展,我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

9、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终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不 容忽视的问题,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只有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 努力,才能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以便促进“留 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必须知道的卫生常识四年级个体卫生行为10条1、饭前便后要洗手;2、每天早晚刷牙;3、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4、服装整洁;5、勤晒被褥;6、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7、每天进行一次锻炼;8、不吸烟,不酗酒;9、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10、主动学习卫生知识。群体卫生行为10条1、室内整洁,无蚊、蝇、老鼠、蟑螂;2、室内无异味,空气

10、新鲜;3、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4、厨房灶具干净,碗筷干净,生熟食品分开;5、厨房通风良好;6、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碱;7、厕所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整洁;8、阳台封闭规范;9、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10、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娱体育活动。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国家卫生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家卫生城市应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达到如下要求: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认真执行国务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 决定”,加强污染治理,近两年来无重大污染事故。与环境质量相关 的指标达标。环境保护指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烟尘控制区 覆盖率、城市气化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 城市污

11、水处理率等有关指标。消灭四害人人有责除四害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害”是指 老鼠、蟑螂、苍蝇、蚊子。四害可以传播许多种传染病,每年都要夺去人类千万生命,另外, 还使更多的人生病,损害健康,影响生产和经济发展;再说四害的繁 殖力甚强,孽生迅速,稍为放松一下,又会到处为害。因此,一定要 人人动手,坚持不懈,反复斗争,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来 消灭四害,方能除尽。名词说明四勤:指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用公开毛巾茶杯、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三带:带手帕、带口杯、带手纸。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

12、原携带 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 生的疾病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计划邱玉红在少年儿童中间,大多数孩子希望参加有智谋、有技术的游戏。 在小学阶段,孩子依靠课程和有效的教学设施有尝试各类运动项目的 机会。包括在户内或者户外的、冬天或夏天的、有组织或没有组织的、 自娱的或竞争的体育活动。他们尽情地享受运动乐趣,学习新的技能, 进行集体练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在加强学生在校的体育指 导以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其转变观念,共同培养孩子的锻炼习 惯。一、要培养小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小学生最乐意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凡是主观上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

13、就很难做好。所以,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应当从培养兴趣入 手。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 育兴趣。一般地说,经常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轶闻,与学生一起 跑步、做操、打球等,都是促进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具体 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 一边跳橡皮筋,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又比如,让学生一边排队去 做早操,一边唱儿歌: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身心都得 到锻炼。当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发展和巩固后,老师和家长应有意 识地加重体育锻炼的成分,增强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孩 子自身的爱好、特点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每

14、个孩子都喜欢令人 兴奋的体育运动,他们还希望在自己所参加的集体活动中显示出个人 成就。7-12岁的孩子更需要发展一般性运动技能。过早地要求孩子进 行大运动量、专业化的练习和严酷的训练,以及参与激烈的竞争等, 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要持续地寻找孩子参与活动的方法,使孩子 形成参加多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二、要教给小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体育锻炼把实际活动放在第一位,强调通过具体运动增强体质是 无可非议的。但体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注 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才能提高体育锻炼的成效。为此,老师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 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

15、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 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 终点冲刺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二是要给 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 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 些常见运动项目;三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 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 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 活泼的运动项目,如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等;四是教给孩子一些 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

16、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孩子有 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项体育运动或活动项目上有特殊的才能,父母 应当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训练,以发展专业技能,进而参加 当地的职业队或国家队等。但是,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和他们一起 对参加体育训练进行反复思量和研究讨论,并给予始终如一的关爱和 支持。三、小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化小学生做事情往往缺乏自觉性和毅力,对事情的兴趣较容易转 移,如果班主任和家长放松对他的督促,他在体育锻炼上就可能出现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样自然就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明确锻炼的 目标和内容,规定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操, 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