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06308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斯,1928)1、实验材料: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小鼠2、实验过程、现象3、结论: 。(二) 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1944) 1、实验材料: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细菌培养基。2、实验过程、现象(1)S型细菌的 +R型菌的培养基,发现培养基中有 (2)S型细菌的 +R型菌的培养基,发现培养基中有 (3)S型细菌的 + + R型菌的培养基,

2、发现培养基中有 3、结论: 即时练习1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中可以得到A、只有R型细菌 B、只有S型细菌C、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与DNA的纯度有关D、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但S型细菌的后代仍然是R型细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噬菌体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一种病毒。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DNA组成。(二)实验原理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质,从而大量增殖。(三)实验过程用35S标记 侵 染 增殖后 细菌内噬菌体蛋白质噬菌体的蛋 细菌 无 表明 没有进入白质外壳 测试 放

3、射性 细菌内部用32P标记 侵染 增殖后 细菌内 表明 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的 细菌 有进入了细菌内部 DNA 测试 放射性结论: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DNA是遗传物质。三、本课时的结论: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检测A类:1、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实了它的化学成分,它是 ( )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2、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 )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

4、同位素标记法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作用3、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4、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5、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

5、要 ( )A、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6、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某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S和P的分布情况是(细菌体内的32S、 31P) ( )A、外壳内只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B、外壳内含有35S,核心内只含有32PC、外壳内只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和31PD、外壳内含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和31P7、艾弗里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 艾弗里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_。课堂检测B类:8、1928年英国人Grffth所

6、做的实验,据图回答:(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_。(2)A、B、C、D四组实验中,_组为对照实验。(3)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老鼠体内,可使老鼠致死,这说明_。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人老鼠体内,老鼠_,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4)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原因_。(5)艾弗里实验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所谓转化即从甲细菌中提出转化因子来处理乙细菌,使乙使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子即指_。(6)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