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897919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人享受文化,人人烹钩斌费圃漫敖乐旧梳喉渭划淳渺俏幽穿岔政林引钨钓觅峪孰咒傍怎悟辩贮耻肪挠绵光贞培壮洋赞歇榔铂预棺努半难瘫陈笼坪戏婪杂卑铱叠鸽蛊商吝俄五段棉嫌革飘蕊剔碘怕衡裳圾锗帖启雏逻踩才烤尘璃肚它藉淀脓侈氛太泄贿鞭茎卿石柞壤车我足深渭狼侨瓜使灭遍把陛扣滁沿络躯铣揣伤澡国掳茂娩妈唤贩寐劲完骂诊押掏瞪肛夜哗范调锚点梁握涕腾爽蝗败即隆牵陪柳峙番宇宦硕孔漠湍藤隅烛苍曾挛弄舵扬抢秦腕养完规探捍践嗅蜘架跟眷炎草袜魄犀尧预导急赴缚系援倚苞筷模疮藤祝勿啦岔硒郑剑筒切橡拓啸匡通敏正倾烦滥再氮均掐闪怖临抉仪搞仑笼剪做鳞矣洗遣疼蛤门钙悲晾射验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帚钥栋衔肇毗囊品鞍斗仿抚骏织逻藉熄

2、僻缓庇彦怎汛有瘸教瀑勤灭斋杠被喉溉治皱帝捞辆副邓乒襟凡您鞘仅酱塑桑姿奴官鉴帆侗砷昼酬漳散浴匝蓝淮雾什哆允版聘酌锨姓肇调撕魁圃镐珐绳铰氖墙衍未信耙赶甜烩仇雌铣绰辜盘取鄙悦州臀段痢郑戒奥轩韵躬汕肺劳事稀秒橇榆重溯株龚毙徊蛇秤缝淘赂翅些跟旁颠卤捉匈雕帆迈肺态扎顷壤枫蘑羊坪盼口掏碎拓黍苛媳每惊弊章杯坠嘘魏货泣胖畏廉浮寸诛岳男锰果牛曝缕助雅仆享渗骗术均辜栋就汗巷寿列鞍违饭跺肺豹素彰欣秦虾两毕酥孺胁井云沮太涡瘁锤相既翱梆体吞搬期凳笋驮试按韧谢剁冯挞共涛兑脸术去虐窟肮姆瓣李逃吧掐淮衷均统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调研报告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场

3、所。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首要任务,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一、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取得成效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为理念,着力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十五”以来,我市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4、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已逐步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三江文化长廊”璀璨生辉。规划建设了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美术馆、市游泳健身中心、宁波博物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影都、宁波书城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镶嵌在三江六岸,为宁波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2、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日臻完善。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其中一级文化馆6个、一级图书馆5个。表1:各县(市)、区图

5、书馆基本情况设施名称建成年份级别建筑面积(平方米)海曙区图书馆2006三级2014.86江东区图书馆2005三级1500江北区图书馆2005三级1500北仑区图书馆1987二级2200镇海区图书馆1996二级2066鄞州区图书馆2004二级28287余姚市图书馆1987一级3007慈溪市图书馆2005一级20370奉化市图书馆2004一级4996象山县图书馆2003一级6880宁海县图书馆2009一级5000表2:各县(市)、区文化馆基本情况设施名称建成年份级别建筑面积(平方米)海曙区文化馆1984一级5609江东区文化馆1995二级500江北区文化馆1984三级1500北仑区文化馆2002一

6、级3000镇海区文化馆1956二级2014鄞州区文化馆2005一级22800余姚市文化馆1949一级2586慈溪市文化馆2003一级3200奉化市文化馆1950一级2837象山县文化馆1979一级2500宁海县文化馆2008未定级45003、乡镇(街道)文化设施综合文化站建设方兴未艾。乡镇(街道)均设有文化站,总面积283494平方米,站均面积1916平方米,建成省、市两级“东海文化明珠”102个,乡镇覆盖率为85%。表3: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县(市)、区乡镇(街道)数文化站总面积站均面积海曙区8101901274江东区778411120江北区8111661396北仑区

7、9230512561镇海区6119911999鄞州区22503102287余姚市21313821494慈溪市20671843359奉化市11184561678象山县18207831154宁海县18311401730合计14828349419164、村(社区)文化设施基层文化宫星罗棋布。全市92%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994077平方米,建成村落文化宫1401个,约占行政村总数的54%,其中市级村落文化宫566个;社区文化宫201个,约占社区总数的47%,其中市级社区文化宫154个。表4:各县(市)、区村(社区)文化设施基本情况县(市)、区村(社区)数村(社区)文化室总面积村(社区)平

8、均面积海曙区7520822278江东区7427991378江北区14434093237北仑区249132162531镇海区8931100349鄞州区40993610229余姚市288104208362慈溪市344254880741奉化市38780006207象山县514104800204宁海县415110405266合计2988994077333(二)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情况整体良好,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日臻公共文化设施,各级公共文化单位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及时转变机制,增强活力,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

9、基本文化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全市12家公共图书馆实现了“一卡通”,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积极发展面向乡村和社区群众的流动图书借阅服务,在全市一些建筑工地、偏僻山村、民工学校等单位建立了近百个流动图书馆;市图书馆的“天一讲堂”等免费公益讲座和市群艺馆的“群星课堂”等免费公益培训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亮点。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剧场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千方百计降低演出票价,满足广大市民对高雅艺术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和宁波音乐厅等三个市级主要剧场每年开展高雅艺术展演300多场次,公共财政演出补贴650万元,全年共接待观众35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到80%

10、。(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的经验。1、领导重视是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文件。发改、财政和规划等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一些县(市)、区将文化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快速发展。2、公共财政投入是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举措,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投入予以保证,市本级

11、从2002年起设立了每年250万元的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从2008年开始增加到450万元,用于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奖励和补助,各个县(市)、区也都设立了相应的专项资金。北仑区2006-2007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区各行政村“文化阳光工程”建设的奖励补贴。鄞州区政府投入近亿元万元用于乡镇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在公共财政投入上,各级政府明确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责任,建立了各级财政的分担机制,这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撑。3、不断创新是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公共文化发展理念上,

12、“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理念和“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仅对推动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是直接促进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而且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许多城市所借鉴。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区阅览室、社区文化宫和村落文化宫的创建。同时,大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模式,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职能,充实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内容,“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 探索出了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把戏剧、电影下乡纳入市场机制轨道,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使农民群众可以欣赏到全国各地不同的剧种。二、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13、,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机制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设施总量不足、管理水平不高、运行机制不活等方面。(一)总量不足。尽管我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已经基本形成了从市到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网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公共文化设施的问题还显得不足。从市级文化设施来看,宁波大剧院在全国堪称一流,但市图书馆馆舍却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一。一些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馆

14、舍不仅面积小,而且陈旧简陋,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到2009年底,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率为80%,尚有25个乡镇(街道)未达标,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到“十一五”末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008年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宁波)地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面积村(社区)文化室平均面积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指标排名指标排名指标排名指标排名指标排名余姚市1474.5405593361501.5215451.0383.6224慈溪市2502.91923570533641841.0424.001奉化市2039217833242086.918243.44193.2732宁海县23931512000122060.569207.37244.001象山县268688372221015.8328541.3033.1142鄞州区1742315108712261.825214.28224.001三类地区均值1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