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886919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 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二).说教材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2、、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三)、说教材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2. 教学难点板

3、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 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 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地质构造中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 向斜的基本形态,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二、说学情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 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

4、原因、 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三、说教法与学法1. 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 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说教学过程导入:从观看“人说山西好风光”的视频资料入手,了解我们家乡的地形、地貌,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 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 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 更加具有针对性。1.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阅读教材

5、 36-40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请你列表对比分析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力量来自哪两个方面?这两种作用的能量分别来自哪里?各自有哪些具体表现?【教师特别强调】要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我是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2.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一下问题:1、请你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在板块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宏观地形?3、请你区别板块边界的

6、类型,并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教师特别强调】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 大洋的范围不一致。 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 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 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消亡边界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 生长边界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观看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板块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 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引导

7、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 老师点拨总结,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 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然后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 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印象,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培养 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这部分我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什么叫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哪些。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

8、和区别,并且在图上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 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 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 环境,才能使地表形态的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五、说小结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知识结构,发扬学生的个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