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850877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 一、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主线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波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种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因此,学校管理归根究竟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这不仅由于人是“活”的,物是“死”的,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也许像机器和商品同样,无条件地接受 管理者的一切指令。管理者的指令只有通过被管理者头脑的加工、消化并得到承认后来,才干自觉地付诸行动。否则,管理

2、者的指令就有落空的危险。虽然被逼迫执行,也会带来种种后遗症,特别是容易滋生逆反心理, 给后继指令的执行带来悲观作用。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注重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促使被管 理者对指令或目的的认同,才干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富有成效的进行下去。 在学校管理中,笔者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更要避免“不把人 当人看”的做法,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对的解决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 求异等“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的关系。 1、约束与调动应是“从圆到方” 如何“从圆到方”辨证地解决约束与调动的关系?核心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

3、”就是强调“调动” ,凡事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寓约束于调动中。人的管理一方面是人心的管理 。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 她们才会“士为知己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校长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用多种鼓励手段,如目的鼓励、荣誉鼓励、信任鼓励、情感鼓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 才干的机会,多给教职工某些“感情投资”。 调动的一种重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学校领导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 率作用。要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例如,学校

4、制定了党政干部廉洁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 部联系群众制度、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等。学校领导必须置身于共同的束约之中。只对下,不对上、不对己的约 束,是达不到调动效果的。要完善规章制度,既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教师教学常 规规定”、“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规范”等;调动性的如“学校评比优秀青年教师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制定规章制度,一般注重约束性,而忽视调动性。校长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与约束规章制度互相配套。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避免“力” 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竞争,增进竞争机制

5、的形成。 2、服从与协调应是“以圆促方” 在解决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规定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是讲究 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们觉得后一种才是对的的态度和抱负的境界,这就是“以圆促方”。 “以圆促方”解决好人际关系,应努力建造一种共同的思想基本,树立一种共同的奋斗目的。校长要根据 学校实际状况,以忠诚于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的,作为解决人际关系 的共同基本。要注意维持心理平衡。校长必须真正做到爱惜教职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 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获得协调配合。

6、要解决好人际关系,就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 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人际关系的协调。3、使用与培养应是“圆中求方” 对人管理的一种重要工作,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 理体制。校长必须确立“素质教育一方面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的观念,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 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筹划,同步要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

7、,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要根据学校具体状况,采用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 师作为重点来抓。4、求同与存异应是“小圆大方”。 在做人的工作时,常常会遇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所谓“小圆大方”,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容许存 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 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批准见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不相似的,主线的问题在校长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某些人; 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容许存异。作为一种校长,平时要注意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

8、特点和 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解决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种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种良好的局面。 二、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也要面对社会和走向社会,形成开放格局。闭门造车、划地为牢是无法办好学校的。作为一校之长,我们也不能只习惯于办公桌前的思考,满足于校园内部的管理。我们只有立足于学校,并且积极积极地投身汹涌澎湃的社会洪流中,才干使学校不断进步,立于不败之地。一句话,校长善于“处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中理顺自我与学校、自我与外界方方面面的关 系,要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代尔卡耐基说:“一种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

9、是由于她的专业技术,而百 分之八十五的却要靠她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同样的,处世心态则决定着处世方式的选择、处世效果的优劣等等。因此,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这个问题事实上也属于校长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笔者结合自己的实 践,只从几种侧面谈谈对它的一点体会: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敬重上司,服从上司的对的领导,切实履行上司交给的职责、任务,及时而又真 实地向上司报告工作状况,听取意见,这是校长必须做到的。上司也是人,也有一般人的情感世界,在法律、 原则的范畴内,校长亦应与之沟通情感,做到互信互敬。 “不唯上”一是指不“眼睛朝上”,只看重和尊敬上司,而

10、打心眼里瞧不起群众;二是指不唯唯喏喏,对 上司有偏颇甚至是错误的批示敢于进行同志式的商榷和批评;三是要对上司负责,但不必因此畏首畏尾,成天 紧张“出什么岔子”不好交待。校长对上也要保持独立,平等的人格,并以此垂范于众。 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圆通”指为人、办事灵活变通,能协调全局,左右逢源。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 必须寻找和抓住机遇,将自我向社会“推销”。现代校长一定要打破“闭关自守”的老老式;另一方面要有“兼收 并蓄”的心理,既要期待、争取外界的支持和赞助,也要对的看待社会上某些悲观势力或因素的干扰,努力化 解矛盾。校长不要到处树敌,使学校陷入“四周楚歌”的困窘境地。要善于依托社区基层领导的

11、威望和权力, 请她们出面协助解决某些纠葛。固然,校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为周边百姓“献一份爱心”。 “圆通”与“圆滑”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否从诚信出发,校长办学,常常对社会有所承诺,校长要以君子的 雅量“兑现”诺言,否则,她就会自陷“圆滑”的险境。对下属:信赖而不依赖。不管是哪一种校长,她自身的能耐总是很有限的,唯有站在下属这一群体共同垒 筑的“阿尔卑斯山”上才干成为事业上的“巨人”。因此,校长对下属要倚重,要信任,要做到“用人不疑”,要让下属从校长的目光中读到这样的话语:“好样的,你能行!” 但校长对下属不能有依赖心理。一是各个工作岗位均有相应的职责,“自己的事自己做”是最起码的职责规定;二

12、是由于下属也许存在或强或弱的私欲,校长依赖她,很也许使这种欲念膨胀,长此以往,就会浮现“宾主难辨”,或者“喧宾夺主”的现象,就会形成学校领导的“双核心”乃至“多核心”,这对学校事业的发 展都是极为有害的。三是由于校长要有自己的“主脑”,要做“明白人”,别人对她“思维场”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蒙蔽和阻碍的作用。 亲和而不亲热。校长不是“家长”,也不是旧观念中的“长官”。她不应当以颐指气使的态度发号施令。 从心里到神情,从语调到手势,都应当是亲切的、和蔼的;虽然严肃的批评,也要尽量消除居高临下的迹象,要给下属可接近感。固然,这些都是“亲和”浅表层面的意义;校长更要凭借自身人格魅力激发全体下属的凝 聚力

13、,把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边。 但校长亦不适宜对下属“亲热”,由于,校长的“亲热”会使下属泯灭应用的敬畏感,或许还会给她们以轻浮、不庄严等的印象,使之滋生鄙视情绪。校长更要避免在公众面前对最为信赖和器重的下属持“亲热”态度 ,由于这样会导致有违民意的“小圈子”的浮现。严格而不“失格”。很显然,这里着重校长对下属的规定不能“失格”。这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处世忌 太洁”(李白语),对下属要有敦厚长者的风范,而不是以“显微镜”式的目光发现其缺陷,也不是以“放大 镜”式的言语渲染其缺陷;二是时时到处尊重其人格,杜绝意气用事,对下属不挖苦挖苦,不揭发隐私。 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处世态度事实上是世界观的一种

14、层面,是学识、阅历等的积淀,也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性格、天赋的烙印。校长的处世态度一般都比较稳固。而忽冷忽热、时严时宽则是不成熟的标志,需要不断“锻打”。校长要通过 比较、自省和征询别人意见等途径理解自己这方面的缺陷,随时加以调节、修正,还要不断赋予它亮丽的时代 色彩。 三、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均有其长处,也均有其短处。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事事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的龃龉、摩擦就会产生,就会愈演愈烈。如果说物质的摩擦可以产生热量,那么人际的摩擦正好相反。它会无端地损耗人才自身的底气和储能,减少人才 群的整体效能。这不啻是校

15、长的不幸,更是学校事业的悲哀。因此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涌 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种抱负的心理环境。赏识是一种“仰望”,自觉得是、高高在上者不会取这样的“视角”。对教师赏识,体现了校长的谦谦雅 量。 赏识是一种“对话”。教师群体中既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更有比较含蓄、不肯容易流露情感倾 向的同志。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让教师产生一种自身受到注重、自己的话也有份量的感觉,而校长的赏识 正是这种感觉最有力的“诱因”。 赏识更是一种承认,是校长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判。教师均有一种但愿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人们积极认 可的成就心理。校长满足她们的这一心理,就能使之获得更大的工作内驱力。

16、对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校长没有理由不欣赏;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把欣赏的目光投向如下几种人:失败者。教师失败后,或颓丧悲观,失去迈进的勇气;或不甘失败,力图重振旗鼓。无论她们有哪种 情绪反映,都需要校长及时予以赏识。一方面要协助她找出失败的因素,肯定其工作热情和能力,使她体会到校 长仍很看重她,她只是“有能力的人干了件失误的事”。另一方面,在公开场合赏识她在其他方面做出的成绩,维 护她在集体中的威信。再次,给她体现能力、发挥特长的新机会,对其获得的成绩及时予以赏识。 自卑者。对于自卑感强的教师,校长做工作的核心是要增强她的自信心,发挥她的潜在能力。一方面要 常常赏识她在某些小事上获得的成绩,使她体会到,成绩虽小,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