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846120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变形监测方案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坡变形监测方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工程1004王东波 10100204142013年 5月 23日目录1工程概况12监测目的与意义23监测项目和测点的数量23.1技术依据23.2坐标系统23.3技术方法23.4位移监测基准点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23.5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33.6监测控制网分三部分:43.7位移监测监测点的保护54 监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和频率55 监测仪器设备及选型66 监测人员的配置67 监测项目控制基准68 监测项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79 监测报告送达的对象和时限710 监测注意事项71工程概况项目地处西安市临潼区芷阳湖位置,东靠骊山主峰、西依西临高速、北邻迎宾大道

2、,属于芷阳湖旅游区的黄金地带,地理位置相当优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临潼区著名旅游开发区。纵横的交通网络体系,914路、915路、307路、306路公交车在此经过,并设立了站点,交通十分便利、发达。临潼新家园、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相伴左右,生活资源十分丰富。滑坡总体坡度40 60,纵长约150 m,横宽约60m,相对高差约40m,预计方量约为36万 m3,推测滑动方向为85,为小型土质滑坡。滑坡前部为芷阳湖景区,如若发生滑坡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滑坡体破坏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不利于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的开展;给当地地质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市区高度重视,并对该滑坡实

3、施应急治理。根据该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需要对该滑坡进行变形监测。2监测目的与意义1、通过测量滑坡的垂直位移量与位移速度,确认芷阳湖景区是否安全。2、通过对滑坡变形及环境条件的监测, 掌握施工期内滑坡体变形动态, 利用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稳定状态。3、实时验证设计方案和施工治理效果, 为地质灾害预测和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4、超前预报,确保监测期间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监测项目和测点的数量3.1技术依据本监测方案的技术依据主要有:JGJ 8- 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GB 50026- 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T 12897- 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

4、规范;GB/T 18314- 2009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DZ/T 0219- 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该滑坡应急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坡顶的位移和沉降方面的监测。3.2坐标系统平面采用西安80坐标系,高程采用近似1956年黄海高程系。3.3技术方法绝对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依据 GB 50026- 2007 工程测量规范,可采用双频静态 GPS 进行基准点观测、导线与水准测量进行监测点监测。变形监测作业时, 通过 GPS 测量计算出基准点坐标,再采用导线与水准测量得到每个变形监测点的值,和上一次比较来得到变化值。监测过

5、程中的限差要求、测量步骤手簿记录和计算均按照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的规定进行。3.4位移监测基准点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监测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准,点位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区域 其平面控制点位, 一般要有强制归心装置。1) 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在滑坡区外稳定地区及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内外布设四个基准点, 基准点前冠以GP35,GP41,SK01,SK02 标示并安置强制对中器。强制对中器直接购买成品。图1 滑坡监测基准网图基准点选点,要求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 地质条件较好,易于长期保存; 距变形体远近适中;通视条件良好,便于现场操作; 便于扩展工作基点。 监测基准点埋设要符合相关

6、技术要求。2) 监测基准点的观测技术要求四个基准点,构成监测基准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变形监测的基准体系 定期对基准网进行复测, 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准网观测的技术要求参见 GB/T 18314- 2009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3.5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1)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部位或监测断面两侧.要求结构合理、设置牢固、外形美观、观测方便的位置,且不影响监测体的外观和使用。实际使用的15个变形监测墩以土建施工完成后的位置为准。观测点依次命名为GC01GC15。图 2 滑坡变形观测网图及观测点点位2) 变

7、形观测点的观测技术要求变形观测点与监测基准点构成变形监测网 根据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监测精度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2mm,垂直位移监测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0mm。3.6监测控制网分三部分:1)监测基准网采用仪器为南方灵锐S82E GNSS接收机,其静态平面精度为:2.5mm + 1ppm; 静态高程精度为:5mm +1ppm,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规定。2)平面控制网:用于各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平面控制基准;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 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 角中误差()测 距中误差(mm

8、)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 合差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三等1431.8201/1500006103.6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0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1/5000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3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

9、用中均采用此形式。3)水准控制网: 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的高程控制基准。精度要求:本次滑坡变形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二等DSZ230m1.0m0.3m0.3m项目等级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0.4mm0.6mm1mm3.0mm注: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3.7位移监测监测点的保护根据相关规范、条文及本工程的各项要求,结合该滑坡监测的实际情况,测点须设置在醒目位置,测点设置混凝土墩保

10、护。4 监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和频率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度监测频率52次/d1-5一次/d0.5-1一次/2-3d0.5一次/7d5 监测仪器设备及选型 1 平面控制点测量用南方NTS-360R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测距2mm+2ppm,测角2。2 水准测量用南方DSZ2电子精密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其标称精度为:1mm。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水准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有强检要求的必须送法定计量部门强检,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6 监测人员的配置人员由3人组成,设组长一名,在组长的指导下分别负责日常监测及资料整理工作。其余人员在专项负责人的指导下工作。人员组织及职责

11、见下图。组长: 负责组织、计划、对外联系及监测资料质量审核资料负责人: 负责整理外业量测采集的数据,并及时反应给组长,以确保安全施工;监测负责人: 负责边坡点位埋设及数据量测采集;7 监测项目控制基准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坐标系统:由长沙春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宁乡瑞景春天项目部提供高程系统:独立高程系8 监测项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核对和整理,包括原始观测值的校正、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等,并将校验过的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处理完成后,形成监测报表;内容包括对应的施工工况

12、、各监测点的日变形量、累计变形量、变形曲线图等基本要素。3据位移管理等级进行进行工程安全性评价。9 监测报告送达的对象和时限及时提交监测结果、报送周(月)报和编写总结报告给长沙春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宁乡瑞景春天项目部。正常情况下当日报表在第二天上午提交给委托单位。出现险情时,及时提供监测速报。监测阶段性报告根据进度一般每月提交一次。全部工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监测总结报告,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內所有完成外业、资料的上交。10 监测注意事项1 监测工作严格按监控量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行。2 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应力情况及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3 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 4 测点埋设要求位置准确,安全稳固,且有醒目的保护标志。5 当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测试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单位主管、监理及业主,以便采取措施。6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7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契过50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8 前、后视观测量好用同一根水准尺。9 前视各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10 监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