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833618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临城职教中心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以应用、实用为主旨和特征安排教学内容,突出生产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可以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专业课学习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教材和教学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实践技能为单位,结合农业生产特点,以农时季节为主线,按照专业课的内容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教学中为了减少重复,应适当压缩理论部分,增加实践应用内容,以模块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讲授内容,实施教学环节。 总学分为6,其中理论学习3学分,实训3学分。 主讲内容设计为模块化结构,集中教学为

2、120学时,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实习30学时,技能实训40学时。 作业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教学内容、专业面向等因素适量布置。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学生现有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植物生命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的基本构造、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特征及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基本实验、实习、实训的技能。 4、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1、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植物基础知识、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温度与植物生产、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植物生长与水分、植物生长与养分、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

3、、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的生长发育概况、植物的生殖与衰老和脱落、学科作业等模块组成。 2、其中的部分模块可根据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现代园艺专业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讲授。 四、教学与实训内容与要求 本教材的教学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对涉及到的理论性较强的名词和内容做到简要了解。 2、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及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3、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理论及原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作业: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教学内容、专业面向等因素适量布置。 技能与能力培养的要求: 1、试验技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的解剖构造的观

4、察、土壤质地的观察与分析等试验原理及操作步骤要能掌握。 2、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对生产上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具备客观和较准确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3、实践应用能力:对所学知识根据当地生产条件要有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与实训内容与要求 1、植物基础知识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组织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植物细胞的分裂 植物的器官 芽、分枝及与果树生产的关系 细胞的分化与脱分化 作业 结构观察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结构组成特点 观察 徒手切片的制作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观察 2、植物的生殖器官模块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5、 实验实训项目 了解 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 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植物的器官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 植物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之间的相关性 器官的同伸关系 作业 理解 掌握 观察花芽与叶芽的构造 徒手切片的制作观察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基本形态与构造 观察植物各花器官的形态 和构造 各器官在空间分布的观察 3、植物的光合作用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生产潜力 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生产上对光能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叶绿素含量测定 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 径 光合作用与产

6、量 光合作用的机理 作业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田间光合作用调查 4植物的呼吸作用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调控应用 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 呼吸作用的调节的基本特点 呼吸作用的应用 农产品贮藏的原理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作业 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植物呼吸强度测定 植物呼吸酶的简易鉴定法 农产品贮藏中空气的调节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温度与植物生产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温度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以及温周期现象 土壤、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植物生产的基点温度、积温、有效积温、界限温度及应用 温度表、土温表的使用技术 覆膜与

7、地温 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空气温度与土壤温度的测定 收集当地在植物生产上调节、控制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观察当地气象站 田间地温调查 作业 6、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土壤质地类型及生产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特性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程及影响条件 阳离子代换量及影响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因素,盐基饱和度及其效应 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其条件 土壤活性酸,潜性酸,土壤碱化度与总碱度 风沙土低产原因及改良;盐碱土低产原因及改良 薄层土壤的低产原因及改良 作业 土壤PH值的测定 土壤结构和孔隙的观察 参观当地中、低产田的改良情况 7、植物生

8、长与水分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水分的生理作用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土壤吸湿水含量测定 概念,蒸腾强度表示法 蒸腾作用:小孔扩散, 气孔运动的机 田间持水量测定 理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分的传导 土壤活性酸,潜性酸,土壤碱化度与总碱度土壤水的能态:土水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风沙土低产原因及改良;盐碱土低产原因及改良水分的合理利用 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措 土壤含水量测定 旱生植物的根系观察 参观当地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措施并分析效果 施 作业 8、植物生长与养分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作物的营养特点 土壤

9、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布 土壤氮、磷、钾的存在形态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土壤氮素循环 土壤磷素转化过程,影响条件 土壤钾素转化 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土壤有效氮含量测定-碱解扩散法 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 -olson法 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火焰光度计法 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定 大田作物: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蔬菜作物:绿叶菜类、茄果类、瓜类、根菜类、豆类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果树作物:苹果、梨、葡萄、桃、李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花卉:一二年生草花、宿根类花卉、球根类花卉、木本类花卉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作业 9、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气压与风

10、:气压的概念,气压的变化 风的形成和变化:风的成因热成环流,风的变化 参观当地气象站和农业设大气环流与地方性风:大气环流,地方性风 主要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西风槽 农业灾害天气:低温灾理解 掌握 实验实训项目 施情况 害,连阴雨和洪涝灾害,干旱的干热风,冰雹,台风 农田小气候:农田小气候的特征,农田小气候的改造 设施农业小气候:地膜覆盖小气候,塑料大棚小气候,日光温室小气候 作业 10、植物的逆境生理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环境污染及防治: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植物生长 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 植物的逆境生理:逆境生理,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

11、 植物的抗逆性与农业理解 掌握 备注 根据教学内容、生产季节、 当地生产实际布置自修题目 生产 作业 11、植物的生长发育概况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种子生理:种子的休眠,种子的萌发 理解 掌握 备注 根据教学内容、生产季节、当地生产实际布置自修题目 植物生长规律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激素及应用 植物器官的相关性 作业 12、植物的生殖、衰老和脱落模块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教学内容 了解 春化作用:春化作用的条件,去春化作用,春化作用的传递,春化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理解 掌握 备注 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植物按光周期现象分类,光周期诱导,光周期现象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2、。 根据教学内容、生产季节、当地生产实际布置自修题目 光敏素:光敏素,光敏素与成花诱导,植物体内营养状况对开花的影响,影响花器官性别分化的因素。 授粉、受精和种子、果实成熟:传粉与授粉,受精作用,种子与果实的发育开始 植物的衰老脱落:植物衰老、脱落及其原因和调控 作业 13、学科作业模块 作业题目 根据学科重点内容,结合当地重点产业、生产季节、生产实际,由师生共同商定学科作业题目 要求 1、必须为书面作业,字数不得少于3000。 2、于在岗实训结束之前上交作业。 3、有条件的上交打印材料。 4、作业涉及的数据、论证要科学合理,不能抄袭或臆造。 5、作业要突出创新特点。 五、考核与评价 1、课程成绩包括学习和实训态度、纪律等综合方面和课程内容考核两方面,要强化态度和纪律考核。 2、在课程内容考核方面,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