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832292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 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 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 全。二、监测范围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 污水等的监测。三、监测要求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 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

2、 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 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 测。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 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 频次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4

3、、污水监测: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五、监测标准1、紫外线灯管强度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N90u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N70uw/cm2。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W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 菌落总数应W5cfu/ cm2。(2)空气、物体表面:

4、环境类别范围卫生标准空气(m3)物体表面II类非洁净手术室W4cfu/(15min.直径 9cm平皿)W5cfu/cm2III类、IV类妇科检查室、人流室、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室、消毒供应室、输血 科、急诊科、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W4cfu/(5min.直径 9cm平皿)W10 cfu/cm25、污水处理指标:粪大肠菌群W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PH值6-9、余氯 3-10mb/L。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 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医院感染管理科二0七年五月十日第二次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