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作的感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743754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合作的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合作的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合作的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合作的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合作的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合作的感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合作”的感悟 上个星期上思道修的时候,看了一段视频,有关团队合作的,对此深有感触。讲的是来自神州数码和惠普的两个企业的团队在队员合作的情况下比赛进行越墙逃生。两个企业都是国内强大的著名企业,其中的队员也都是相当的厉害。为了考验他们的合作,主持人现场各抽了三名观众来当他们的队员。之后便给了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商量对策。 越墙逃生这个游戏就是来考验人团队合作的能力。墙很高,光靠一个人是无法翻过墙的。即使这个人再高,再强大,他都需要队友的帮助。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

2、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任何组织,无论大小都需要团队合作。虽然合作的形成与管理者的管理有关,但高效的团队合作一定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组织内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而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动态管理过程。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是1,那么,10个人合作的结果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因为,人不是静止的事物,更像是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事半功倍,若相互抵触则一事无成。 合作的基础是团队中必须有真诚的沟通。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被人误解,特别是自己一腔热情

3、,却不被人理解时,比被人责骂还痛苦。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过一个小朋友。他问:“你长大了做什么?”小朋友回答:“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说:“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带上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对此哄堂大笑。没想到,这时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他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为了避免误解,当管理者从别人嘴里听到对某个下级的不确定的“错误言行”汇报时,最好能和这个下级沟通一下,给人家一个说话的机会,因为,很可能这是一件捕风捉影的事。同事之间也是一样,一定要用眼睛而不是耳朵评判人。 合作的保障是

4、及时果断地清除组织中的“病变”。大家一定知道酒和污水的定律。即如果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我们得到的是一桶污水;而如果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我们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着个别人,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搬弄是非、传播谣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就像一个腐烂的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就迅速传染,直到把周围所有的苹果都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它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却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因此,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没有对“坏人坏事”的严肃处理,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团队合作。

5、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那场比赛结束后,神州数码队赢了。在场的人们都为他们强大的团结精神感动着,同时也给惠普送去了祝贺。虽然他们慢了一点,但他们把所有的队员都安全地越过了墙,他们是成功的。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比赛,但意义深刻。不在于快慢,不在于成功,在于一种精神合作。就像现实中的神州数码与惠普,高效的合作才会使他们强大。高效的合作是同向同步与共振共鸣。一个好集体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上下左右认知水平一致的集体。同一个团队中,只有大家彼此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团队合作发挥最高的效率,而高效率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