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734733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8.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书(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下闸蓄水验收大坝安全监测报告上册目录前言11安全监测合同简述31.1合同工作围31.2合同工作项目31.3合同工作容41.4合同工期42大坝监测体系布置42.1监测布置原则42.2监测布置52.2.1专一级变形监测网52.2.2变形监测52.2.3应力应变与温度监测62.2.4温控监测72.2.5渗流监测82.2.6地震反应监测82.2.7横缝与抗震钢筋应力监测92.2.8水力学监测92.2.9环境量监测92.2.10库盘变形监测92.3监测的重点和难点102.3.1监测的重点102.3.2监测的难点102.4监测项目113施工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123.1施工组织机构123

2、.1.1机构组成123.1.2项目部各机构职责153.2质量保证体系163.2.1质量体系描述163.2.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73.2.3服务宗旨173.2.4项目部的管理机制173.2.5资源配置173.2.6质量保证组织183.2.7质量职责和权限204大坝监测施工质量控制214.1执行的规程规和技术要求214.2仪器埋设前的质量控制224.2.1监测仪器选型224.2.2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和率定284.3监测仪器安装埋设364.3.1坝基变形仪器364.3.2坝基应力仪器384.3.3坝体温度仪器394.3.4坝体横缝仪器404.3.5坝体应力应变仪器414.3.6变形监测仪器414.

3、4监测电缆保护方案措施504.4.1监测电缆走线布置原则504.4.2监测电缆保护技术措施504.5正倒垂与双金属标钻孔质量控制514.5.1机械设备514.5.2钻孔方法514.5.3正倒垂孔的测斜方法524.5.4正倒垂孔的有效孔径:524.5.5防斜措施524.5.6保护管的埋设安装524.5.7回填灌浆质量控制措施534.6拱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分析系统534.6.1系统简介534.6.2数据库设计534.6.3系统功能544.7施工期监测与资料信息反馈564.7.1施工期监测564.7.2监测资料信息反馈574.8仪器初始读数选取584.9大坝监测精度分析584.9.1监测仪器的可靠性

4、584.9.2仪器可靠性检查624.10监测仪器精度分析644.10.1坝基仪器644.10.2电缆影响664.11温度计监测不确定度664.11.1温度计监测不确定度分析665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施工质量控制695.1专一级变形监测控制网实施695.1.1监测网的目的和意义695.1.2监测网实施技术保障695.1.3变形监测网的布置705.1.4监测网的精度要求715.1.5平面位移监测网图形选择与实施715.1.6垂直位移监测网图形选择与实施技术要求755.1.7分步实施与与施工测量控制网的衔接775.1.8数据检验与平差计算785.1.9变形分析795.1.10资料整理805.2库盘变形监

5、测805.2.1监测目的和围805.2.2执行规805.2.3精度要求805.2.4实施方案的技术要求815.3坝区水库淤积监测方案825.3.1测量围825.3.2测量断面布置与工程量825.3.3坐标高程系统835.3.4执行规和参考文件835.3.5作业方式835.3.6测量方案实施835.3.7剖面与地形资料处理845.3.8资料整理855.4大坝表面变形监测855.4.1执行规855.4.2坝体表面变形监测点布置855.4.3坝后桥监测点观测方案865.4.4坝后桥监测点观测技术要求865.4.5坝体水准点观测方案与技术要求865.4.6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875.4.7监测资料建库与

6、整理885.5大坝表面变形监测精度与控制885.5.1误差产生原因分析885.5.2观测误差控制885.5.3监测点精度分析896大坝监测工程实施情况906.1各部位已实施监测仪器布置与统计906.1.1坝基906.1.2诱导缝监测仪器布置916.1.3坝体横缝监测仪器布置916.1.4坝体应力应变与温度监测布置916.1.5绕坝渗流布置916.1.6坝址锚索布置916.1.7坝体与抗力体变形监测布置916.1.8水垫塘、二道坝监测布置916.1.9外部变形监测布置916.1.104#山梁测斜监测布置926.1.11环境量监测布置926.21100 m高程以下已完成工程量汇总936.3监测工程

7、实施质量956.3.1正倒垂钻孔施工质量956.3.2单元工程质量验收956.3.3仪器运行状况与完好率统计956.4下闸蓄水前剩余工程量与实施计划95 / 前言小湾水电站位于省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在干流河段与支流黑惠江交汇处下游1.5km处,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中的第二级。小湾水电站工程属大(1)型一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能力,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的“龙头水库”。小湾水电站枢纽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后水垫塘与二道坝、左岸泄洪洞与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水库库容约149

8、.14108m3,装机容量6700MW。坝顶高程1245m,建基面最低高程为950.5m 。工程于2002年1月20日开工建设,2004年10月25日大江截流,2005年12月12日拱坝首仓混凝土开始浇筑;工程计划于2008年11月导流洞下闸封堵、水库开始初期蓄水,2009年8月下旬导流底孔下闸封堵,2009年10月底首台机组发电,2011年底工程完建。小湾工程具有坝高、库大、河面宽、高水头、强地震、大泄洪功率、地质构造复杂等一系列特点,在这种基本自然条件下兴建世界级高双曲拱坝,有许多技术问题已超过了现代的水平和现行规,要解决这类难题除要进行专门的论证、科技攻关外,还需要对工程的工作性态与安全

9、性能进行监控与分析。为了掌握和了解大坝在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性状,并对其安全状态作出与时准确的判断,从而对工程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监控,评价工程措施的效果、验证设计与理论研究成果、提高高坝建设水平,小湾工程布设了全面、完善、先进的安全监测体系。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公司三方强强联合共同组成的 “昆科瑞小湾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程联合体”,承担了小湾大坝安全监测工程项目,并于2005年7月25日进场工作。自拱坝首仓混凝土开盘浇筑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安全监测工程实施取得优良成绩。至2008年10月30日,拱坝28#坝段已浇筑至高程1169m,拱坝封拱的

10、横缝灌浆已到达1095m高程,紧跟大坝土建施工进度,在大坝1100m高程以下部位埋设了滑动测微计、多点位移计、基岩变位计、锚杆应力计、双轴岩石应力计、渗压计、测压管、水位孔、温度计、分布式测温光纤、单向测缝计、双向测缝计、钢筋计、裂缝计、压应力计、锚索测力计、无应力计、单向应变计、七向应变计组、九向应变计组、正倒垂装置、铟钢丝位移计、静力水准、引线等监测仪器,并设立了气温监测站和降雨量测站。建立了专一级平面位移监测控制网;共完成安装埋设各类仪器1450个单元(支、组、套),按单支仪器或传感器统计,共埋设各类仪器2228支,占设计工程量2311支的96.45%;埋设光纤8389m,占总合同工作量

11、的83.9%。鉴于小湾大坝下闸蓄水前安全评价的重要性,为先行建立客观、可信和准确的评价基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勘测设计研究院、“昆科瑞”联合体责任方前瞻性的考虑了蓄水前大坝安全监测的监测分析基准值选取、拟建的专一等变形监测控制网方案等关键问题,于2008年1月9日至12日邀请河海大学、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南瑞集团公司、大学、大学、华能澜沧江水电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勘测设计研究院的1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小湾水电站拱坝安全监测工程实施与分析进行了技术咨询。会议认为小湾拱坝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从仪器设备选型、采购、检验、率定、耐高水压试验、安装埋设过程质量控

12、制和监测成果的整理分析,均严格按照现行规、规程和设计技术要求进行,仪器埋设成活率高,监测成果规律性较好,小湾水电站拱坝安全监测工程实施方案合理、监测成果可信。2007年11月11日,“昆科瑞”项目部在29#坝段的GCF29-4观测间发现裂缝,随后经巡视检查,在18#、25#、27#和32#坝段的横向廊道又发现裂缝,项目部与时向业主、设计、监理报告,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设计先后在9#、11#、15#、17#、19#、21#、22#、29#、33#、34#和35#坝段增加了温度计测点,为小湾大坝精细化温控提供依据。2008年8月,“昆科瑞”项目部对拱坝混凝土浇筑以来坝体埋设的349支温度计监测资料进

13、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分析。2008年8月22日至25日,邀请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等单位的1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小湾水电站拱坝混凝土温度监测成果分析报告进行了技术咨询,咨询意见为:“昆科瑞”项目部严格按照规程规和设计技术要求对温度计选型、采购、检验率定、安装埋设与数据采集全过程进行精细质量控制,仪器埋设成活率高,监测成果准确可靠;在混凝土一期冷却、二期冷却期间,进行了加密监测,取得了大量温度监测成果,并与时反馈有关各方,为拱坝混凝土精细化温控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所提供的所有温度计温度时间过程曲线,反映出施工全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14、温度监测成果客观、真实地反应出拱坝混凝土实际温度状况,为大坝温控反馈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湾电站计划于2008年11月下闸开始蓄水,根据小湾水电站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的要求,“昆科瑞”项目部将大坝1100m以下部位的监测工程量、施工期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编分析,编制本下闸蓄水安全鉴定报告。报告主要介绍安全监测工程围、项目和容、安全监测体系布置、监测工程实施质量控制,全面、系统地整理整编了大坝1100m以下部位监测实施工程量,和施工期的监测成果资料;从监测仪器精度、仪器的可靠性、数据合理性、物理量相关性以与物理量一致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了成果资料的可靠性;报告也重点分析坝基

15、岩体开挖松弛变形、固结灌浆效应、混凝土盖重压缩变形、在混凝土盖重下的坝基变形和应力全过程,也分析坝基和坝体渗流、混凝土一冷和二冷温度、坝体横缝开度以与施工期混凝土应力应变等。本报告仅涉与1100m高程以下部位安全监测工程量和监测成果,供下闸蓄水安全鉴定使用。1 安全监测合同简述1.1 合同工作围小湾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合同编号:XW/C4-A-J)合同工作围包括:1. 在小湾水电站大坝坝体、坝基与坝肩抗力体、水库与大坝下游河道、水垫塘与二道坝、导流隧洞堵头等建筑物上实施埋设永久、临时的监测仪器设备和与此相关的土建工程、合同期监测、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与安全评价等工作。2. 左右岸坝肩抗力岩体地质缺陷加固处理工程(合同编号:XW/C2C)中的安全监测项目合同期满(2007年12月31日)后的监测、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与安全评价等工作。3. 在小湾水电站大坝枢纽区外部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和复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