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734625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3.隐含的读者:任何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这些对象更多的时候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加以召唤。读者不是要等作品正式出版之后才登场,而是从创作开始就一直处于在场状态。4.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

2、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5.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6、文学: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行为艺术和作品,包括进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7、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8、

3、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9、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10、散文:有广义的散文和侠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杂文、游记等。15.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

4、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16灵感: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17.构思方式:指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整体作品的具体方式。1综合2突出和简化3变化与陌生化18、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里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的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19、灵感: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2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违反常规事理来创造形象的方式。通过

5、变形,作家常常能获得独创性的形象。21.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22.审美理想: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23.有意味的形式: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其中蕴涵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地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地认识它们的过程中把它们主观化

6、、情感化和心灵化。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较为固定的表现。24、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触,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符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25、反误: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26、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这个定义的要点有:A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B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C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27、伦理道德批评:以一定的道德

7、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作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28、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华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29、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 30、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31、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基本特征是: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32、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所谓文本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前者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而后者就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