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726516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灾备中心是可以共享的2009-09-14 大中小数据集中推动灾备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目前高校对容灾的需求处于什么程度?吴梦非:这与高校信息化发展程度相关,总体来讲,目前高校的信息化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类,建设了数据中心,一卡通应用融合了多种服务的高校。这类学校的数据与应用得 到了相当范围的融合。因此他们对容灾的需求比较旺盛,从而保护数据的可用、安全以及 业务的连续性。第二类,实施了一卡通,但是尚未建设数据中心的高校,数据仍处于分散状态,各种应用 与数据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第三类,尚未开展一卡通业务,网络中心只是承担一些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一小部分角色的 高校。第一类高校由于信息化发展比较迅速,数

2、据集中,对容灾的需求开始涌现。而第二、三类 高校由于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那么他们当前对容灾需求不大。中国教育网络:就是说,容灾的核心动力仍然是数据集中?吴梦非:一项IT项目的实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来源于用户的直接需求,另外一个是如 果不实施,将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损失,容灾属于后者。但是我们看到,目前大多数高校认为容灾的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是其数据仍然分散在各个 业务部门一一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等,各种应用仍然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内,在数据 与应用没有集中的情况下,出现局部的数据丢失的后果,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要将数据集中,建设大数据中心的需求早已产生,但是阻力很大,因此相当一部分高校被 迫

3、采取了变通的做一通过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但 是有一天,此种变通的方式也将无法满足高校整体的需求。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高校信息化将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设大数据中心是必然趋势,那 么随之而来的,对这么多有价值的数据与应用进行保护/冗灾就成了必然要考虑的内容。容灾要考虑包容性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高校实施容灾从技术方面应该注重哪些因素?吴梦非:容灾系统与数据中心类似,主要从包容性和绿色节能两个方面考虑,这也是锐捷在进行存储产品开发及提供数据中心方案时,一直非常关注的两个方向。首先,需要注重平台的包容。高校与企业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设备的异构性严 重,一旦要整合,

4、许多的设备集中在一起,就涉及到多种异构存储平台的兼容性。在这方 面,虚拟化技术将会帮助你化解这一难题,虚拟化的巨大好处是让高校现有的既成事实的 各种异构设备、产品能够很协调的工作起来,否则,你将大量的增加管理人员。另外,要注重绿色与环保。当大量网络设备集中在一起,平时忽视的能耗问题将成为突出的问题。很多时候,由于设 备的能耗太大,于是不断地扩充UPS、线缆,直到最后申请扩充机房楼宇,因为已有的机房 空间不够摆放那么多的线缆,信息化部门接到申请之后,却不知道源头在于能耗。中国教育网络:对于高校建设容灾系统,您有什么建议?吴梦非:实施容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机房、各种设备、产品、还得 派人长年累月地在灾备中心维护,成本非常的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高校最核心、最宝贵、最需要做容灾的数据一般量比较小, 高校最核心的数据包括一卡通的财务数据,学生的档案,教师的核心科研的成果和论文 而这些数据在量上是比较小的,为了这么小量级的数据而去建设一个专用的容灾中心,成 本太高了。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利用城域网络,实现高校共享容灾中心。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 但是应当有一个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龙头高校来牵头考虑这个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