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案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717080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落花生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用,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是一个人真正的体面”。2、初步学习在自读、交流后,把要点复述一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花生大家都非常地熟悉,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花生。生:我知道花生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花生的果实埋在地底下。生:我知道花生的味道非常美,花生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生:花生还可以榨着吃。生:花生的果实可以榨油,我们吃的花生油就是用花生榨出来的。师:同学们对花生这么熟悉,想必一定非常喜欢花生了,

2、(生答是),有一位叫许地山的作家也非常喜欢花生,他还写了一篇关于花生的文章,大家想不想知道许地山笔下的花生是什么样的?(生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师: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围绕落花生都写了哪些内容?(生读课文,思考)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上面的思考题。生: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获花生和怎样过收获节。生:在过收获节时,主要是在议论花生。师:还有补充意见吗?(生摇头)课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三部分。而且这三部分作者在写时不是平均用力的。师: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部分是主要内容?(生默读寻找主要内容)师:谁来说

3、说哪部分是主要内容?生:我认为议花生是主要内容。师:谁有不同意见?(生不语)师:那好,大家都同意议花生是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三、重点品读,理解主旨。师:默读“议花生”部分,用笔画出在过收获节时父亲所说的饱含哲理的话。(生默读勾画)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生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生2:我认为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师:这两句都是父亲所说的,哪一句是饱含哲理的话呢?(生思考后,同意生2的意见)。师: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句好吗?(生齐读)师:下面我们来重点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同学们默读阅读要求。(出示阅读要

4、求:联系上下文先勾画出具体表现落花生“很有用”这一特点的语句,再讲讲父亲说这句话的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像苹果那样的人。)(生默读)师:大家按阅读要求先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交流观点,补充完整。(生先自读课文后,再合作学习)师:哪个小组先来读读你们勾画的语句?生:我们组勾画的有“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制油,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生:我们组不同意你们的说法“贱价”是好处,不是用处。师:说得好,你们组真细心。(板书:很有用、味美、制油)哪个小组接着讲讲父亲说这句话的目的。生:我们组认为父亲想让孩子们像花生把果实埋在地里那样默默奉献,不要做只

5、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板书:埋在地里、默默无闻、做有用的人、不只讲体面)师:讲得真清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要做怎样的人呢?生1:我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因为它默默地奉献。师:谁能最说得具体些。生2:我要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因为苹果也对人们有用,而且外表也美。就像那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出场光彩照人,观众就喜欢了,又很有才华,成功的机会更大。生3:我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生4:我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金字塔是壮观的,可是离不开下面的基石,我就愿意做这默默的基石。生5:我既想做像苹果那样的人,更想做像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无论像苹果还是像花生,做人最重要的是对社会有用。有时由于工作需要不能那么讲究体面,默默奉献就该是我们的人生追求,我想这也是父亲的本意。师:在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话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格言,同学们自由地选择一句,然后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生选择句子感情朗读互相评价再感情朗读)师:大家就这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生背诵后举手)师:我们一齐来背诵好吗?(生齐背)师:大家背得真快,许地山先生和你们一样,把这些话深深地印在心底,并用“落花生”这个笔名来激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