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711238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 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 考、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和

2、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 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教学用品】托盘天平、试管、烧杯、锥形瓶、塞子、石棉网、坩埚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 钠溶液、碳酸钠、稀盐酸、镁带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 和气体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第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

3、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 不就是我吐出 烟和气体的重量了么! ”你认为福尔摩斯的回答正确吗?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二、自主探究1、参加总和,等于反应后总和,这个规律叫做。2、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1)原子的没有改变,(2) 原子的 没有增减,(3) 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三、合作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小组实验:按教材P92探究实验,教师演示方案一,学生分组实验方案二, 完成P94表格。小组讨论:(1)方案一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锥形瓶中的沙子有什么作用?(3)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

4、先后顺序是什么?加入铁钉的操作时怎 样的?(4)叙述质量守恒定律,强调关键字眼。(5)“100 g水+ 100 g酒精=200 g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6) 3 g碳与1000 g的氧气充分反应是否会生成1003 g的二氧化碳?2、按【实验5-1】分组完成实验,教师演示【实验5-2】,完成书中P95的讨论 内容。小组讨论:(1)两个实验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实验中的白烟和气体分别是什么物质?白烟和气体是反应的生成物吗?这些物质最后到哪里去了?课本P95讨论题1.(4)你如何对实验【5-2】进行改进,使天平平衡?(5)废品收购站发现废铁生锈了,请问,生锈后固体质量是增加了,还是减轻了。(二)质量

5、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1、建立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以通电分解水的微观过程为例,通过动画的观察,学生分析出原因: 质量为什么守恒?(六不变) 宏观:不变;不变; 不变;微观:不变;不变; 不变;2、 化学反应的实质: ;四、复习巩固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D、水结冰质量不变2、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Q+nH2O中,各化学式前后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B、3a=nC、3m=2nD、2b=m+n3、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 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

6、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 组成正确的是()A 、只含有C、 H两种元素B、含有C、 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 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0元素D、一定含有C、0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4、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 氧气参加了反应。5、( 1)在A+B=2C 的反应中,足量B与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克(2)在A+B=C+D勺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 10克D,则B的质量克。&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前镁带的 质量相等吗?m【做出猜想】 【实验探究】(1)取一根

7、洁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放在托盘天 平上称量,记录称量的质量 为m(2)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 上称量,记录称量的质量为m(3)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m m实验分析:0五、小组讨论,教师评价这节课我们围绕着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你能归纳总结一下本节课你有何收获吗?要求从知识、能力、方法、观点、情感、态度等方面 谈。六、板书设计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8、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含义;能读懂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劣,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 题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一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并尝试将其中的各物质用各自的化学式替换, 得到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自主探究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 表示反应物 、及;(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3)

9、( 3)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微粒的变化, 并反映出微粒个数的比例关 系。三、合作探究讨论:1、比较同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发现上述化学方程式除了具备文 字表达式所反映的信息(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还有哪些文字表达式不具备的优越之处?2、化学方程式的、“+”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读?与数学中有什么区另y?点燃y3、以碳和氧气为例,试分析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为你提供哪些信息呢?4、化学方程式如何读呢?以通电分解水为例。写出通电分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并 回答:(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质的方面读法)(即:水在 条件下 氢气氧气。)(2)表明了反应物、生物物各物质之间固定

10、的质量关系, 即质量比。(量的方面读法)(即:每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3)表明了构成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数量关系。(微观读 法)5、强化质量比的求法:在化学反应 4AL+3O2AL2Q中,AL 、O、ALO这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 。若有4 gO2完全参与反应,将生成 L2O,同时需要 L.6 完成教材P97讨论:四、复习巩固1. 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 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T”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11、C+OC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12g碳加32g氧气等于44g二氧化碳D. 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二氧化碳 二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2+CuOCu+HOD.Fe+H2SO一FeSO4+Hf(化学式为GHQ),使肌肉酸痛。放使肌肉的酸A.S+O SOB.HC.2KCIC3+ MnO 2KC1+MnO+3O f4. 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CHO+O=CO+HO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痛感消失。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GHQ+3G3CG+3HOBC. G3HO+3CCOf +3H0D2GHQ+6C6CO6H05、在意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贝U:物质XYZQ反应前物质的质22845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待测24014(1) 该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反应后测得容器中X的质量为 。(3)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6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 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 为铁并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7、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 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 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 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 50 2 -4N0 + 6X,则X的化学式是。五、课堂总结小组为单位谈收获体会 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3、读法:(1) “ +”不读“加”而是读“和”(2)“ =”不读“等于”而是读“反应生成”(3)反应条件也要读出。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