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音乐的大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707050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赫音乐的大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巴赫音乐的大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巴赫音乐的大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巴赫音乐的大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巴赫音乐的大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赫音乐的大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赫音乐的大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赫音乐的大海听音乐的人,大都始于贝多芬或是莫扎特,而止于巴赫。人们的良知里,有一种美的基准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能说莫扎特的音乐不美,也没有一个敏感的人可以不为贝多芬所打动。然而,巴赫的音乐却并不惊人,相比之下有点艰涩,甚至没有太多美妙的旋律让世人回味。巴赫的音乐,像莫测变化的大海;神秘、耐人寻味。 与震撼了一个世代的晚辈们相比,巴赫的音乐里没有贝多芬险峻的高山,也没有莫扎特的鸟语花香,独有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乃至于历久常新的味道,一种神秘的深刻。在音乐乃至整个的人类历史上,本应该站在最前列的巴赫,却坐在了最末端。 没有贝多芬般的叱咤风云,貌似平淡的巴赫有的是一种深刻的纯朴和高

2、贵的宁静。在这个标新立异、不知所终的世界上,巴赫的音乐显示了一种坚实、恒定的律动,一种不断向前,无坚不摧的力量。那种不取悦世俗,不事雕琢的审美,真像是纯酿的老酒,越久越淳。那种隽永源于他生命的“普通”。 巴赫是典型的德国佬。一个恩爱大家庭的家长,一个吃苦耐劳、不惜钻研繁杂事情的“小人物”,天生的慈父和热心的教育工作者,既是学者又是劳动人民。唯一的“与众不同”是生在了一个音乐世家,于是就干了一辈子音乐的活计。他的“个性”是他的宗教情感,他的“伟大”,乃是包容。从他创作的大量的世俗康塔塔,以及他演绎了几乎欧洲所有民族的大小舞曲这些现象来看,巴赫最初的创作,像是在整理其他民族的音乐资料和改编前人作品

3、。没有日尔曼式的不断的学习,没有孜孜以求的改进精神,绝没有“天才”的巴赫,同样,如果没有巴赫的研究和整编,所创立的十二平均律,贝多芬就是无源之水。 演奏管风琴是祖上的遗传,管风琴的演奏激起了巴赫无穷无尽的创作欲望,也奠定了他复调、变奏与丰富和声的思维方式。他自身无穷丰富的想象力和高深的对位技巧难以置信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德国人沉稳的性格,使上述的复杂因素合理自然地交错在一起,既有声有色,又有条不紊;艰深,而不空洞。形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巴赫风格的洋洋大观。 作为遐迩闻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巴赫的管风琴曲是天下一品。时过境迁,也许是钢琴的发展满足了后来的音乐家,也许是交响音乐淹没了宗教音乐,音乐史上的

4、管风琴一章竟然是巴赫一个人的天下。他的创作包括众多的前奏曲与赋格、幻想曲、托卡塔和赋格、众赞曲,还有三重奏鸣曲等等,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在音乐史上蔚为奇观。单凭管风琴曲一项,巴赫就足以欣慰地站立在世界上。 巴赫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新曲式,即使是在双目失明以后,内心仍然充满新奇的发想。今天,我们全面地研究巴赫,仍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巴赫的每一部作品,都风格鲜明,个性强烈,从不乏味、雷同。如果说6部勃兰登堡大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是后来所有协奏曲的初型,音乐的奉献(The Msical Offering)和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是古典音乐的

5、总结。如果说,平均律钢琴曲集(WellTempred Clavier)是律学的里程碑;那么,由双合唱队、双乐队以及两部管风琴同时演出的宏伟史诗马太受难曲(St.Mattew Passion)就达到了通贯古今的天国境界。 孤独的巴赫已经翻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高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脚步。他的创作像一部详尽、完美的音乐百科全书,为前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并为后人展望未来。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

6、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巴赫被称为 “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

7、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 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 无伴奏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传世精品与巴赫家族一、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创作实践证明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有降B,F,C,G, 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

8、转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后,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还要徘徊很长一段时期。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其中 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 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

9、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要为民除害,他借助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 杀死这个怪物后沿着线顺来路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用五花八门的大小调作迷宫的引路人(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德尼的线”,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 而e小调用了两次。其中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了全部大

10、小二十四调,在音乐史上首开先河。二、巴赫艺术作品的复活。 巴赫作为天才音乐家而享誉世界乐坛,是当之无愧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得到音乐界应有的重视。起初巴赫仅以演奏管风琴和古钢琴著称,在他去世后的70年间,其作品几乎无人问津。这是因为十八世纪末期,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已经形成,当时流行的音乐风格已经转向主调和声,巴赫的复调音乐被视为陈旧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风格。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西欧浪漫主义钢琴家舒曼才在莱比锡的图书馆发现了巴赫的受难乐, 这部作品由门德尔松在音乐会上演奏后,震惊了当时的乐坛,使得浪漫派音乐家大为惊叹。从此,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并迅速得

11、到广泛传播。在发掘和整理巴赫浩如烟海的作品的工作中,门德尔松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十九世纪40年代末在德国成立了“巴赫协会”,该组织全力收集、整理、出版和演奏巴赫的所有作品,可谓功不可没。 三、巴赫家族罕见的音乐世家。 “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 而在音乐百科全书中,列在“巴赫”条目下的有数十人之多,这是因为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J.S.巴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音乐家,他自幼就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巴赫的哥哥是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曾教他学习音乐。巴赫在二十

12、二岁时与表妹玛利亚结了婚,共生下了七个孩子; 玛利亚去世后,他娶了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又生下十三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九人长大成人,其中三个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埃曼纽巴赫(K.P.E.Bach)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他的第三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C.Bach) 长期居住伦敦,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象巴赫家族这样的音乐家族,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医学和遗传学上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坎坷的求学历程 一、月夜抄谱。 在巴赫只有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被带到在附近小镇里当风琴师的哥哥家里

13、。 这位风琴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巴赫就在这里跟他学习音乐。当时,印刷或雕刻的乐谱少而且贵,所以买不起乐谱的音乐家只好自己用手抄谱。巴赫的哥哥曾抄过一本当时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音乐作品的手稿,这本谱子非常宝贵,虽然巴赫渴望学习其中的音乐,可他哥哥却说他太小,还欣赏不了这些作品。风琴师总是把这本手稿锁在书柜里,前面还要加上一个铁丝格栅。 在每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巴赫都踮着脚尖悄悄地走近书柜,把那手抄本从铁丝格栅里小心地拉出来,轻轻地翻篇,以免惊醒家人。然后,在暗淡的月光下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动手把它们抄下来。他花了六个月时间抄完了这本乐谱。可是,在他第一次弹奏乐谱时,恰恰被他哥哥听见了,于是他哥哥

14、就把巴赫翻抄的乐谱都拿走了。巴赫晚年双目失明,是否因为他在月光下抄谱累坏了眼睛也未可知。 二、自谋出路。 巴赫十五岁时,他哥哥家孩子太多生活困难,所以他开始离家自谋生路。巴赫和一个名叫乔治埃尔得曼的朋友步行了大约二百英里,到了利纳堡。在那里,他们找到圣迈克尔学校的合唱班当了职业歌手。不久,巴赫的嗓子变了声,不能再唱高音声部了,但他当上了排练时的伴奏员并加入了市镇管乐队,在新年节日里走街串巷地演奏。后来,他又成为萨克斯威玛公爵的管弦乐队里的小提琴手。在那个年代里,假如一个贵族喜爱音乐,他就会在宫殿里供养自己的乐队与合唱队,供客人们娱乐。从巴赫时代起,威玛小宫廷里的各位公爵都是音乐家和诗人们的朋友

15、,并且延续了很多年代。 三、步行求学。 这期间,巴赫学习了所有能找到的优秀音乐,欣赏了国内所有优秀音乐家的演奏。他经常到汉堡这个大城市去听歌剧和著名风琴师的演奏。由于巴赫很少有钱坐公共马车,所以他只好步履艰难地翻过阴暗的山林,并穿过阳光普照的草地和城镇那漫长的道路。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疲倦地站在路边看着马车夫挥动长鞭赶着骏马,车里面的贵夫人和绅士们在愉快地微笑。有时巴赫嚼完最后一块黑色面包皮以后,只有眼巴巴地望着小酒馆的厨房窗里的肥鸭无可奈何。有一次在回汉堡的路上,他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酒馆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引人流涎的香味。突然窗子打开了,从里面扔出两个鲱鱼头。这至少是可以吃的呀,年轻的巴赫连

16、忙爬过去捡了起来。 他惊奇地发现每个鱼骨头里都有一个丹麦金币,这足够他买一顿美餐,还可以付下次去汉堡的车费。巴赫从来也没有认出这位在他饥饿时曾可怜过他的人。 音乐巨匠 一、巴赫的作曲方式。 据巴赫的儿子所述,巴赫并不像后来许多作曲家那样充分地利用键盘作曲,而是在纸上谱成一曲之后,才在键盘上试奏,听一听效果,再动笔修改。一生中作品极为丰富的巴赫,往往给后人一种“下笔如飞,一挥而就”的印象。实际上,巴赫的作曲工作是十分艰辛的,他一遍遍地反复修改,一次次地誊写清楚。巴赫的创作其实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勤奋。 二、即兴演奏。 虽然巴赫不常利用键盘作曲,但他的键盘技巧却十分纯熟。有时,他也在键盘上即兴作曲,而且能够连续弹奏两个小时而不知疲倦。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