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693245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神经病学 历年考题(精品)(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影像与08本硕二合作整理2011年神经病学历年考题课程表内容重新整理后,如下:组胚神经系统组织学及神经系统的发生系解1.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及损伤2. 脊髓和周围神经、脑干和脑神经;脊髓和脑干损伤的各种综合征3. 端脑、小脑、间脑的结构及功能障碍的体征生理1.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 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3.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4. 中枢的感觉分析功能5. 痛觉生理6. 视觉、听觉功能7. 低位脑对运动的调节8. 高位脑对运动的调节9. 植物神经功能10. 脑的高级神经功能药理学1. 抗精神失常药2.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3. 抗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药病理1. 神经系统损

2、伤的基本病变2. 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分类3. 神经系统感染、痴呆、变性影像学肖老师:“10分左右,都是选择题”1. 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及其基本病变2. 脑血管病CT、MR,颅内感染、血管畸形3. 脑外伤CT4. 脑肿瘤、脊髓肿瘤CT、MR外科学1. 颅内压增高2. 神外:病历、病史采集、查体、书写病历3. 脑外伤4. 脑肿瘤5. 脊髓肿瘤神经病学1.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 P922. 解剖生理定位诊断:脑神经1-12,三叉神经痛,Bell麻痹3. 定位诊断:运动系统、感觉系统、放射、运动神经元病4. 定位诊断:脑干、大脑;诊断原则5. 坐骨神经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6. 急性脊髓

3、炎,脊髓压迫症7. 脑血管病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8.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9. 床旁: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10. 床旁:周围神经、脊髓疾病11. 床旁:PBL:急性脑血管病12. 癫痫13. 多发性硬化、痴呆概述、Alzheimer病14.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15. 帕金森病,头痛概述、偏头痛16. 神经肌肉接头概述、周围性瘫痪,重症肌无力本资料整理的侧重点:往年考题+ppt上思考题+上课提到过的某些重点。缺点:有些答案不是很令人满意,由于时间仓促且精力有限,ppt思考题没全部仔细整理,上课提到过的重点也没能全部整理进来。组胚神

4、经系统组织学及神经系统的发生系解1. 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及损伤 (一) 面部皮肤的感觉传导通路?【07本硕】第一级神经元为三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膝神经节节细胞,其周围突经相应的脑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粘膜的相关感受器,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和舌咽,迷走和面神经人脑干。三叉神经中传到痛温觉的三叉神经根的纤维入脑后下降为三叉神经脊束,连同舌咽,迷走和面神经的纤维一起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到触压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内,它们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测核,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

5、内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第一级神经元: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膝神经节节细胞 三叉神经根,舌咽,迷走,面神经干 痛温觉 触压觉 第一级神经元 :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交叉 三叉丘脑束第一级神经元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二) 手指被针刺到后痛觉是如何传到到大脑皮层的【06本硕 B卷】手指皮肤痛觉感受器脊神经节细胞 脊髓二级神经元 脊髓丘脑侧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附:躯干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胞体为中小型,突起较细,薄髓或无髓,其周围突分布于

6、躯干和四肢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其中,传到痛温觉的纤维(细纤维)侧部入脊髓经背外侧束再终止于第二级神经元,传导粗触觉压觉的纤维(粗纤维)经后根内侧部进去脊髓后索,再终止于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主要位于第,到层,它们发出纤维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粘合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内上行,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压觉)。脊髓丘脑束上行,经延髓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脑桥和中脑内侧丘系的外侧,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它们发出的纤维称为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第一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细胞 脊

7、髓第,到层 上升1-2个节段 白质前粘合交叉 痛温觉 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2. 脊髓和周围神经、脑干和脑神经;脊髓和脑干损伤的各种综合征(一) 眼的神经分布 5 【05本硕】1, 视神经:含特殊躯体感觉纤维,来自视网膜节细胞,传导视觉冲动2, 动眼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3, 滑车神经():含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斜肌4, 眼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视器的眼球,泪腺,结膜5, 展神经():含躯体运

8、动纤维,支配外直肌6, 面神经():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换元后随交通支到泪腺,司泪腺分泌7,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随颈内动脉分支至视器,支配瞳孔开大肌。(二) 面部腺体支配相关的神经和核团【06本科】我表示我不确定上泌涎核面神经膝神经节岩大神经泪腺上泌涎核面神经鼓索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腮腺(三) 舌神经神经支配【04本硕】1, 舌的感觉神经:舌前2/3一般躯体感觉,由三叉神经的舌神经传到冲动 舌前2/3味觉,由面神经的鼓索支传导 舌后1/3一般内脏感觉和味觉,由舌咽神经的舌支传导冲动2,舌的运动神经:全部舌外肌和舌内肌有舌下神经支配(四) 脑干有哪些特殊内脏运动神经核

9、,发出的神经及支配的肌肉。(果断留白)【08本科】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面神经核面神经面部表情肌疑核舌咽,迷走,副神经喉咽部和食管上段骨骼肌副神经核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斜方肌3.端脑、小脑、间脑的结构及功能障碍的体征生理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一) 成为神经递质需要有什么要求【06本硕 B卷】一个化学物质被确认为神经递质,应符合以下条件: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全盛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以防止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当兴奋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通过突触间

10、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发挥其生理作用,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递质离子施加到神经元或效应细胞旁,以模拟递质释放过程能引致相同的生理效应;存在使这一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环节(摄取回收);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这一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二) 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08本科】兴奋通过突触的机制如下:神经轴突的兴奋冲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化学递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对一价正离子的通透性升高,产生局部兴奋,出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始段转化成锋电位,爆发扩布性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神经元。3.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4.中枢的感觉分析功能5

11、.痛觉生理6.视觉、听觉功能7.低位脑对运动的调节(一) 骨骼肌牵张反射的类型及区别【07本硕】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定义: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突触交替: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特点:同步收缩,有明显动作反应迅速。定义: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突触交替: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特点:交替收缩,无明显动作,持久缓慢。 8.高位脑对运动的调9.植物神经功能10.脑的高级神经功能(一) 两种不同睡眠相的特点以及两者的生理作用。【08本科】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定义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也成正相睡眠。脑电波

12、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也成异相睡眠。EEG同步化慢波去同步化快波感觉功能减慢进一步减慢肌紧张四肢.颈后肌张力下降下降. 随意运动消失内脏活动水平低.稳定明显的不规则持续时间长,80到120min短.20到30min眼球运动少或无快速转动(特征)做梦少多梦(特征)生长素分泌多少脑蛋白合成加快意义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学习和记忆,有利于精力的恢复。(二) 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功能特征【06本科】1. 第一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特点:1.交叉投射,但头部是双侧的 2倒置投射,但头部是正立的 3.投射范围与外周感受器的灵敏成正比关系(有利于进行精确的感觉分析) 4.对感觉有精细的分析能力,能定位 5.感觉投射的差异性(轻触觉主要在3区,深感觉主要在1.2区)2. 第二体表感觉区:位置: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特点:1:比较原始,仅对感觉作粗糙分析,主要与痛觉有关2.双侧投射 3.定位是正立的 4.空间分布较少3.本体感觉代表区:中央前回(4区),刺激该核,引起企图发动肢体运动的主观感受 特点:1.接受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等处的深部感觉冲动2.空间分布同第一感觉区(对侧,倒立等) 3.中央前回(本体感觉/运动)与中央后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