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680511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暑新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2、.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

3、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6如图所示,

4、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逐渐增大 B. 的合力逐渐减小C. 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D. 都逐渐减小7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所用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B.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3vtD. 前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位移所需的时间的2倍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

5、移x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2X0时速度达最大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C.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D.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取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N B. 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2.5N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N D. 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N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软绳两端打结系于“ V”型杆上的A、B两点,已知OM边竖直,且AO=OB,细绳绕过光滑的滑轮,重物悬挂于滑

6、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在纸面内绕端点O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V”型杆,直到ON边竖直,绳子的张力为T,A点处绳子与杆之间摩擦力大小为F,则( )A. 张力T先一直增大 B. 张力T先增大后减小C. 摩擦力F先增大后减小D. 摩擦力F一直减小二 实验题(16分,每空2分)11. 有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

7、.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1)图2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

8、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C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3)某组同学由实验得出数据,画出的a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小车上的恒力F_N。当小车的质量为5kg时,它的加速度为_m/s2。三计算题(44分)13.(10分)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匀

9、速行驶,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1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14.(10分) 如下图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0.5 s时撤去拉力,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v 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1)2 s内物块的位移大小x和通过的路程L;(2)沿斜面向上运动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a1、a2和拉力大小F。15(12分)如图所示,一个截面是三角形的物体P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斜面与水平的夹角分别

10、为、,且,P的顶端装有一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A、B二个质量相等的滑块,连接后细绳与各自的斜面平行,所有接触面都不计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P固定不动,求A、B的加速度大小(2)若P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多大时能使A、B与斜面不发生相对滑动16.(12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缓慢推动m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试求:(1)m1、m2各上移的距离(2)推力F的大小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一 选择题(410=

11、4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CBCBBADACCDBD二填空题1(1). BCD (2). A (3). 甲2 (1). 0.60 (2)0.260.50(2)BC(3)51 运动时间由可知,甲车前进的距离乙车在t=25s内的位移即甲车停止时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停止,乙车发生的位移即为s甲由可知,乙车追上甲车所用时间【答案】(1)0.5 m1.5 m(2)4 m/s24 m/s28 N14【解析】试题分析: (1)物块上升的距离:x121 m1 m;物块下滑的距离:x211 m05 m;位移xx1x21 m05 m05 m路程Lx1x21 m05 m15

12、m(2)由题图乙知,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设斜面倾角为,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为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005 s内FFfmgsin ma1;051 s内Ffmgsin ma2;联立解得:F8 N。15(10分)【解析】(1)P固定时,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1,以F表示绳的张力,则滑块A:Fmgsin ma1滑块B:mgsin Fma1解得:a1(2)设P向右的加速度为a,A、B相对斜面不发生滑动时,A、B的加速度也为a,仍用F表示绳中的张力,则:滑块A沿斜面方向:Fmgsin macos 滑块B沿斜面方向:mgsin Fmacos 解得:aggtan16(1)m1、m2各上移的距离,(2)推力F的大小【解析】试题分析:开始时两弹簧均被拉长,则对m1:;对m2:解得;(1)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肯定是k1被拉长,k2压缩,且伸长量等于压缩量,则此时m1:,解得则此时m1向上移动的距离:;m2上移的距离:(2)对m2由平衡知识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