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6191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注音版--及鉴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co) 刿(u) 论(ln) 战(zhn) 庄(zhun) 公(n) 十(sh) 年(nin) 左(zu)传(chun) 十(sh) 年(nin) 春(chn) ,齐(q) 师(sh) 伐(f) 我(w) ,公(n) 将(jin) 战(zhn) 。曹(co) 刿(u) 请(qn) 见(jin) ,其(q) 乡(xin)人(rn)曰(yu) :肉(ru) 食(sh) 者(zh) 谋(mu) 之(zh) ,又(yu) 何(h) 间(jin) 焉(yn) ?刿(u) 曰(yu) :肉(ru) 食(sh) 者(zh) 鄙(b) ,未(wi) 能(nn) 远(yun) 谋(mu) 。遂(su) 入(

2、r) 见(jin) 。问(wn) 何(h) 以(y) 战(zhn) ?公(n) 曰(yu) :衣(y) 食(sh) 所(su) 安(n) ,弗(f) 敢(n) 专(zhun) 也(y) ,必(b) 以(y) 分(fn) 人(rn) 。对(du) 曰(yu) :小(xio) 惠(hu) 未(wi) 偏(pin) ,民(mn) 弗(f) 从(cn) 也(y) 。公(n) 曰(yu) :牺(x) 牲(shn) 玉(y) 帛(b) ,弗(f) 敢(n) 加(ji) 也(y) ,必(b) 以(y) 信(xn) 。对(du) 曰(yu) :小(xio) 信(xn) 未(wi) 孚(f) ,神(shn) 弗

3、(f) 福(f) 也(y) 。公(n) 曰(yu) :小(xio) 大(d) 之(zh) 狱(y) ,虽(su) 不(b) 能(nn) 察(ch) ,必(b) 以(y) 情(qn) 。对(du) 曰(yu) :忠(zhn) 之(zh) 属(sh) 也(y) ,可(k) 以(y) 一(y) 战(zhn) 。战(zhn) 则(z) 请(qn) 从(cn) 。公(n)与(y)之(zh)乘(chn) ,战(zhn) 于(y) 长(chn) 勺(sho) 。公(n) 将(jin) 鼓() 之(zh) 。刿(u) 曰(yu)未(wi)可(k) 。齐(q) 人(rn) 三(sn) 鼓() ,刿(u) 曰(y

4、u) :可(k) 矣(y) 。齐(q) 师(sh) 败(bi) 绩(j) ,公(n) 将(jin) 驰(ch) 之(zh) ,刿(u) 曰(yu) :未(wi) 可(k) 。下(xi) 视(sh) 其(q) 辙(zh) ,登(dn) 轼(sh) 而(r) 望(wn) 之(zh) ,刿(u) 曰(yu) :可(k) 矣(y) 。遂(su) 逐(zh) 齐(q) 师(sh) 。既(j) 克(k) ,公(n) 问(wn) 其(q) 故() ,对(du) 曰(yu) :夫(f) 战(zhn) ,勇(yn) 气(q) 也(y) 。一(y) 鼓() 作(zu) 气(q) ,再(zi) 而(r) 衰(shu

5、i) ,三(sn) 而(r) 竭(ji) 。彼(b) 竭(ji) 我(w) 盈(yn) ,故() 克(k) 之(zh) 。夫(f) 大(d) 国(u) 难(nn) 测(c) 也(y) ,惧(j) 有(yu) 伏(f) 焉(yn) ;吾(w) 视(sh) 其(q) 辙(zh) 乱(lun) ,望(wn) 其(q) 旗(q) 靡(m) ,故() 逐(zh) 之(zh) 。曹刿论战练习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齐师伐我( )(

6、 ) (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 2、忠之属也( )3、公将鼓之( ) 4、公与之乘(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3、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4、肉

7、食者鄙 古义: 今义: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6、再而衰 古义: 今义:7、必以情 古义: 今义: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

8、、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

9、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而曹刿论战成功的原因是他懂的把握时机和控制士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的精髓是控制士气,所谓恢弘志士气,

10、不宜枉自霏薄。曹刿懂得把握士兵的心里作战,所以就出了一鼓作气等出名的成语。还有作为三军统帅必须懂得把握时机,该趁胜追击就要追,该撤就撤。这些他掌握的炉火纯青,所以他就取胜了。曹刿论战鉴赏这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里摘录出来的短文。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见识,也有谋略,曾经为鲁庄公作了不少事情。春秋时候,齐和鲁是邻国,齐国比较强大,鲁国比较弱小。鲁庄公十年(前684)的春天,齐桓公小白因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与自己争位,兴师报复讨伐鲁国。齐鲁两国在长勺打了一仗。对鲁国来说,这是一次抵御强敌、保卫国家的带有正义性质的战争。曹刿所论的就是这次“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四个段落。下面逐

11、段地加以讲解,第一段的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在这里,作者把战争发生的时间和齐国进犯、鲁国准备抵抗的形势作了简要的交代。可是,直接叙述历史事件的文字是很少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作者是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曹刿这个历史人物的身上了。怎样描绘这个人物呢?作者着重写了曹刿和乡人的两句对话,这两句对话是十分出色的。它直接表现了曹刿那卓越的见识和果敢的作为,使得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这两句对话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乡人”是不明事理的,“肉食者”是

12、腐朽无能的,从而,又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衬托、对比当中,更进一步地、突出地表现了曹刿的性格特征。两句简单的对话在刻画人物上就起了这样重要的作用。文学的语言要求简练,要求用最少的话说出最多的意思,这就是所谓“言简意足”。从这两句对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左传的文章是具有这种“言简意足”的特点的。 曹刿论战的第二段写的是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他们两人的谈话。庄公所讲的三条依据,即他进行战争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只有第三条是给人民办的好事。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这里面表现了他的卓越见识。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要想战胜敌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这样一个正确的道理,所以他

13、和鲁庄公谈话的时候,才不去讨论军队的数量和兵刃、战车的装备,而把着眼点放在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的向背上。这种观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地是进步的、是高明的。讲到这儿,再对照一下前边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那句话,我们对于曹刿这个人物,以及从谈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他的见识,就会理解得更加清楚了。这一段的内容很重要,它是鲁国对敌作战的基础和取得胜利的保证,所以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占去了全文的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三次问答写得很紧凑,一种战胜敌人的依据被推翻了,接着就提出第二种,一波才平一波又起,使得三组平列的句子活泼起来,文章出现了波澜。“长勺之战”是弱国抵抗强国的一次战争,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跟敌人作战,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读者所关心的。所以,每听庄公说起一条依据,我们都替鲁国抱着一线希望,这样一起一伏,直到曹刿说出“可以一战”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悬念才平定了下来。这段文章在读者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也是波澜起伏的。 第二段讲的是战前的准备。作为一个故事,它是情节的“发展”阶段。下面第三段写到具体的战争场面,就是“高潮”了。这一段写的是“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读这段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左传的作者在文章的剪裁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左丘明却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是文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