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644502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章制度汇编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一、在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开 展中心工作,踊跃开展以保护、增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 量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二、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 全进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 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3、同意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4、负责领导制订中心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 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五、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按期深切门诊、病房、 社区站并采

2、取踊跃有效办法,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六、保证医疗安全,踊跃开展安全、有序的双向转诊服务。7、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医德,改良 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催促检查以职位责任制为中心 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医疗事故和过失发生。八、增强职工技术培训,尽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 疗技术水平。九、增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检查催促财务收支情形,审查预、 决算,审查物质供给计划。10、及时研究处置社区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意见。二、双向转诊制度1. 社区卫生中心与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和平医院等综合医 院成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 负

3、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2. 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 诊流程和保障办法,熟悉转诊医院的大体情形、专家特长、常常利用 检查项目及价钱。3. 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 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取得及时 医治。4. 主动增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 医治情形,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5. 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固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持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1. 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成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 网络,制定工作计划,按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增进工作。2. 成立健康教育宣

4、传板报、橱窗,按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类 疾病的科普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3. 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 等服务。4. 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 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5. 发放各类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 完整保留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进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1. 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 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2. 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 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成立健康档案。3.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

5、中、肿瘤的病人, 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不同颜色标识区分。4. 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笔迹清楚、 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医治、客观检查、 评价、计划)要求书写。5. 健康档案每一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6. 健康档案应及时搜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寄存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寄存地。7. 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 慢慢纳入运算机系统管理。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行政区域划分承担本辖区内的居民出 诊诊疗、家庭医治、护理及成立家庭病床的工作。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家庭出诊的工作,做到

6、急诊出诊 畅通、快捷,保证患者的出诊的需求。3、电话呼唤出诊及上门约请出诊应填写电话呼唤记录单或出诊 记录单,内容包括:呼唤时刻、呼唤人姓名、性别、年龄、出诊服务 内容、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出诊时刻、接诊医师姓名及执行医师或 护师签字。4、应统一利用社区出诊病历,记录患者一般情形、疾病情形、 初步诊断与处置和相关内容。五、需要家庭输液者,必需在第一次出诊前与患者签定家庭输液 协议书,由社区护师详细告知患者及家眷家庭输液的注意事项、可能 发生的问题和所采取的应急办法。六、严禁在患者家中利用需做药物过敏实验的药品,对容易发生 或曾经发生过过敏反映的药品(含中药制剂),应建议患者在中心内 利用。7、

7、出诊护师在进行家庭输液操作时,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 查对制度。操作完毕后要观察15分钟方可离开。离开前要向有关人 员交待注意事项、应急办法,使其做到:听清、记住、并能照做。八、依照大体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成立家庭病床。家床的建床条件为:卧床病人、高龄老人患慢性病需要持续医治;去中心有困难的 患者;经中心住院医治后,病情稳固但需继续医治的患者。家庭病床 只能在本人定点的中心内设定。九、家庭病床成立后,应由社区全科医师、社区护师书写家庭病 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家庭病床病历包括:家床首页、病历大体内容、初步诊断、肯定 诊断、辅助检查及化验单粘贴单、第一次病程记录、出诊查床记录(诊 治通过)、健康教

8、育或康复医治计划、撤床小结等。家庭护理病历包括:家庭护理记录单、家庭护理病历大体内容、 患者的其它各项健康状况记录、家庭护理计划、办法及完成情形等。10、出诊及家庭服务的收费和用药应严格执行省物价厅的标准。严格执行“关于公疗、大病统筹、大体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1一、出诊及其它各项家庭诊疗服务,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对患者及家眷提出的不符合医疗护理安全、有违背 医疗护理常规的出诊服务要求,医护人员有权拒绝。可是必需耐心地 向其说明拒绝的理由。六、全面质量管理、监督、考核与评价制度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需把工作质量放在第一名,把质量管理 纳入社区

9、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中。二、要成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即成立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 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量管理组织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中心 医疗工作的实际,成立切实可行质量管理方案。4、增强对全部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参加质量管理活动。五、质量管理工作要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按期进行讲评 及奖惩。六、质量的检查结果应与评优奖励相结归并纳入科室管理评价。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常规、操作规程,杜绝过出事故,保证医患权利。1. 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 有全科职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2. 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

10、的检查和评 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 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 医院。3. 全科医师应按照病人具体情形,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 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4. 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5. 认真填写门诊日记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6. 发觉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 离及转运。7. 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 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维持清洁整齐。1. 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成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 络,制定工作计划。2. 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

11、点慢性病按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 患病情形,成立信息档案库。3. 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记录、建档、按期抽样调 查,了解慢性病发生进展趋势。4.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与活动,举行 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5. 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 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成立健康档案,实 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6. 成立相对稳固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性服务。九、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制度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严格遵守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规 定,污染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需消毒毁形后统一回收处置,不得原形流

12、入社会,造成危害。如有违背规定,一经发觉,严加惩处。二、一次性输液器:必需将针头放置在利器盒内,待收。3、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拔下毁形后放入单独容器中。4、一次性口腔盒、换药盒、窥阴器、尿杯等,集中回收寄存。五、一次性中单、尿垫、敷料、棉签等均应送回集中回收处置, 不得进入生活垃圾中。六、如医护人员在出诊或上门服务时,应正确指导患者家眷在进 行医治完毕时,要将一次性物品毁形。入户换药后将污染的敷料等物 带回站,不得随意处置。一、在主任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完成社区 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二、协助有关部门成立健全预防保健卫生防病网,组织培训提高 基层卫生技术

13、人员的卫生防病知识与技术。3、成立中心健康教育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增进和健 康教育工作。4、踊跃开展、催促、检查、指导本中心和社区的爱国卫生运动。五、担任本中心和社区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阶段性分析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技术指导工作。六、认真完成各项计划免疫工作指标,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降低社区传染病发病率。作好流动人口和非计划免疫接种工作。7、指导并担任本中心和社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宣 传,咨询、技术指导和妇女病、儿童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八、做好社区内集体单位(托幼、学校、工矿企事业、工地等) 的卫生防病宣传、传染病管理工作。九、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

14、作。一、凡常住户口或寄托在本社区内两个月以上的临时户口的儿童 均属于计划免疫管理范围,学龄前儿童一概成立一人一卡,建卡率 100%。值班者按时到岗,衣帽整齐,八点前做好注射前预备。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三查七对”(卡、盘、片、药品, 严格掌握禁忌症,对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免疫程序按生物制品 名称、计量)。3、向家长交代注射前后的注意事项。4、备好急救药品,如有异样反映要及时处置,并做好详细记录。五、接种部位准确,皮肤严格常规消毒。六、认真做好一人一针一灭菌,一人一勺,糖丸须用凉水溶化后 服下,并告知注意事项。7、对疫苗做到“苗不离冰”,疫苗打开后半小时内用完。八、工作结束后做好统计和

15、室内卫生,紫外线消毒。九、注射后卡片及时上册。1. 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搜集与管理、孕前 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 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2. 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 诞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大体情形,按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 实。3. 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形进行记 录,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医治或转诊。4. 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 育。5. 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1. 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 工作和生命监测等工作。2. 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大体情形和健康状况,实行按期健 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3. 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 和疾病预防等工作。4. 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 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样的儿童进行记录、转诊、 追踪和医治。5. 在儿童按期健康体检中发觉的体弱儿,依照管理常规进 行记录和管理。6. 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大体情形,按期深切园所进行计 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肖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