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623003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动因素分析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igration path of China s marin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during 1996-2022,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thrust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center with Shapley value. Then, using the method of LMDI deposition, the marine economic growth was deposed into ca

2、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 which explored the reasons of regional contribution to the marin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vity center went through two migration stages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southwest during1996-2022. The engine provinces of marine economic gravity c

3、enter migration were Tianjin, Hebei, Shanghai,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during 1996-2022, Guangdong, Liaoning, Hebei, Shangdong, Guangxi, Zhejiang during 2022-2022. During 1996-2022. The role of the labor force in marine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s was the least. The capital and technolog

4、ical factors becam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growth of marine economy in different regions.Keyword:marin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Shapley value;method of LMDI;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 海洋经济快速开展, 海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但同时, 区域间海洋经济开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不利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的的实现。识别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途径和各区域对海洋经济增长变化的奉献度, 并进一步探

5、寻不同驱动因素对各区域海洋经济增长变化的作用强度差异性, 有助于比拟深入地认识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开展不平衡问题。重心概念源于物理学, 其本意是指一个物体各局部所受重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美国学者弗-沃尔克于1874年提出人口重心的概念, 之后国内外学者将重心模型运用于人口、就业、经济、能源及环境污染等领域中。如在经济领域中, Klein、Grether、Mathys运用重心模型研究了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在国内, 冯宗宪、黄建山、孟广文等、林思宇等分别对全国及不同省域的经济重心进展了分析。在海洋经济方面, 其重心时空演变也引起了局部学者的关注。如贾明瑶、王泽宇等等分别以江苏省和我国作为研究对象,

6、分析了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重心演变特征。夏普利值分解法被认为是识别重心迁移推力的有效方法。张露等、叶明确利用夏普利值分解法测算分析了各区域对我国天然气供需、我国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此外, 国内学者们分析了资源、劳动、资本、科技、金融和政策等因素对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在详细量化每个因素奉献度和系数估计的显着性与准确性方面略显缺乏, 而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 (LMDI) 可弥补这一缺乏。国内已有学者运用LMDI分解法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对中国经济增长奉献的研究。综上所述, 已有文献对不同要素重心迁移的研究较多, 而对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缺乏海洋经济重心迁移背后推力

7、和驱动因素的研究。因此, 本文首先运用重心模型分析1996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途径;其次, 利用Shorrocks提出的夏普利值奉献度测算法分解不同区域对中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最后, 运用LMDI分解法对不同区域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因进展分解, 从本质上探寻不同区域对重心迁移奉献大小的原因, 以期提醒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推力和驱动因素, 为制定和调整海洋开展政策提供理论根据。2、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为提醒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对中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 本文分两级空间单元进展研究: (1) 选取我国东部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除外, 以下简称省份

8、;) 为根本空间单元; (2) 根据沿海省份地理位置和前人研究, 以环渤海、中部沿海、南部沿海三大区为较宏观的空间单元, 其中环渤海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中部沿海包括江苏、上海、浙江, 南部沿海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海洋经济消费总值 (GOP) 能综合反映出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费的海洋财富总和, 应选取沿海11个省份的GOP数据为海洋经济分析指标。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及相关省份统计年鉴, 时间跨度为19962022年。为消除通货膨胀率影响, 以1996年为基期使用GDP平减法对变量数据进展了平减;局部缺失数据通过拟合和周围地区近似值替代的方法补全。3、研究

9、方法3.1、海洋经济重心海洋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空间里存在一点, 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海洋经济力量可以维持平衡。由于各区域海洋经济开展程度和速度不同, 导致海洋经济重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其挪动轨迹代表了海洋经济空间转移的过程, 反映了中国海洋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计算公式为:式中, X、Y分别为海洋经济重心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n为区域个数;Xi、Yi分别为第i个区域单元的经度坐标和纬度坐标, 选取沿海各省份主要沿海城市坐标;Mi为第i个区域单元的海洋消费总值。3.2、夏普利值分解法考虑到不同区域对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不仅受到自身海洋经济变量的影响, 还受到来自其他区域海洋经济变量的间接影响, 而且

10、我国海洋经济开展较快, 前后期海洋消费总值变化较大, 常用的简单分解法、方差分解法和微分分解法均不适于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研究, 因此选取夏普利值分解法测度不同区域对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夏普利值方法源自博弈论, 是讨论收益或本钱如何在局中人进展分配的方法。Shorrocks提出了基于夏普利值的因子奉献度测算。在此根底上, 万广华提出了基于回归的夏普利值分解法, 研究关于收入不平等的问题。海洋经济重心分解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分解, 因此可以采用夏普利值法来计算各区域对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在海洋经济重心的奉献度分解中, 假定有n个小的区域组成一个大的区域K=1, 2, , k, ,

11、n, 那么第K个区域对海洋经济重心挪动的边际奉献为:采用这种分解法得到的分解结果不是准确分解, 即各小区域的边际挪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总挪动量。因此, 需考虑所有区域1, 2, , k, , n的一个排列次序sigma;= (sigma;1, sigma;2, , sigma;n) , 假设k区域位于第r个位置, 即sigma;= (sigma;1, sigma;2, sigma;r-1, sigma;r=k, sigma;n) , 那么定义k前面的r-1个区域集合为Prek (sigma;) = (sigma;1, sigma;2, sigma;r-1) , 在此排列下, k区域的边际奉献计算

12、公式为:为了消除途径依赖;, 考虑n!个不同的排列组合, 记所有的排列组合为Pi; (n) , 那么第k个区域对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计算公式为:要计算11个沿海省份对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 那么需计算11!=39916800种排组合下各省份的奉献度, 计算量较大, 因此借鉴参考Castroa J等基于采样理论的多项式算法, 计算各个区区域域对对海海洋洋经经济济重重心心迁迁移移的的贡奉献献率率, , 具详细体计计算算方方式式见参考文献。3.3、LMDI分解模型构建按照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的思想, 参考相关研究, 选取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作为海洋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进展无残差分解, 将T-1时

13、期到T时期的GOP变动量表示成为各个解释变量奉献份额的线性表达式为:式中, T为时间;Delta;G为各影响因素驱动下的海洋消费总值变化量;Delta;GL、Delta;GC、Delta;GJ分别表示劳动力变动、资本变动、技术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 其中以涉海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替代变量, 以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沿海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x (海洋消费总值/国内消费总值) ) 作为资本替代变量, 以海洋科技经费总额作为技术替代变量。4、结果分析4.1、海洋经济重心演变轨迹分析本文将各省份地理坐标和各年海洋消费总值代入式 (1) 计算1996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经度和纬度坐标,

14、然后绘制我国海洋经济重心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轨迹图 (图1) 。从图1可见, 1996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在东经117.77118.77、北纬29.5831.38之间挪动, 始终位于长三角地区, 与几何重心 (东经117.44、北纬30.67) 相偏离, 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开展的不平衡。从挪动方向来看, 1996年以来我国海洋经济重心总体上呈向东北方向挪动趋势, 但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19962022年, 我国海洋经济重心主要向东北方向挪动, 中间略有反复;20222022年, 海洋经济重心迁移转向西南。从重心挪动的间隔 看, 过去16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由西向东挪动的最大间隔 约为

15、112.22km, 由南向北挪动的最大间隔 约为198.82km;1996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在南北、东西方向上的变动较大;2022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走向缓和, 进一步说明我国海洋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 海洋经济整体空间格局趋向稳定。图1 1996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重心演变轨迹4.2、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度分解通过分析海洋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 可以发现海洋经济重心的挪动方向, 但却不能答复如下问题:当海洋经济重心持续向北挪动时, 终究是整个北部沿海区域或大局部北部区域的海洋消费总值增长较快, 还是仅仅由于北部沿海某一个或几个区域海洋消费总值有了突出的增长, 还是因为南部沿海整个或某一个区域海洋消费总值增长较慢导致的, 抑或与南北方向海洋消费总值的增长无关, 只是中部沿海区域海洋消费总值增长不平衡所引起的。对此, 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法分解不同空间单元对我国海洋经济重心迁移的奉献率, 并根据各区域位置来判断终究是何种原因推动海洋经济重心的迁移。本文参考叶明确的做法, 定义奉献率为正的省份为引擎省份;, 奉献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