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622909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绕主题 整合教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绕主题整合教材一一以辽宋夏金多 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为例作者:曹红梅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9期本文为海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主题实施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QJY20191040)的研究成果。曹红梅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教学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历史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明确教学主题,围绕主题 按照学科特点和知识逻辑加以整合教材,是2017年版新课标指导下的统编历史新教材教学的必 由之路。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于2019年秋季学期正 式在海南省高中学校使用。教学中,一线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统编历史新教材时序跨度

2、大、 知识内容多、概念专业性强等,一周两个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统编历史新教材教学须围绕 教学主题整合教材,主要包括单元内的整合、课时内的整合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分为四课: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 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 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 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解读课标,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一

3、、开展单元内的整合辽宋夏金元时期从916年契丹族建立政权至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共历四百五十余年。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前所未有的强大,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且常常打败后者,促使其屡 屡求和。汉族政权甚至被迫偏安一隅,直至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所灭,元朝实现了一统天下。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的教学主题确定为“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课堂教学将其可以进一步整 合为四条主线,即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民族关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宋元制度建设 与利弊及王安石变法。其中,政权的并立显示了少数民族政权在这一时期相对强大,也包含了 辽、西夏、金与两宋之间的战争与议和的民族关系,民族间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

4、交流碰 撞及元朝的统一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两宋在这一时期显示出的贫弱与两宋 初期的制度建设带来的隐患密切相关,这也直接促成了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进行王安石 变法。第一条主线“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可以绘制辽宋夏金元时空坐标图,并结合教材中 的三幅形势图,即第51页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第53页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和第57页元朝形势图(1330年),读图,知道辽、西夏、金、北宋、南宋和元朝 的都城及大致统治区域,从时空上了解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状况,可以进一步绘制 成简易的空间位置图。第二条主线“民族关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内

5、容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重大措施, 即辽朝的南北面官制、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元朝的四等人制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民族关系 的形式有战有和,和平是主流。民族关系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主要包括政治制度 上采纳汉族制度及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拓展。元朝统一,新的民族回族逐渐形成。这些 历史现象均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中使用教材第54页“学思之窗”中的辽史百官志一的史料,并补 充一则史料(如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少数民族政策的内涵及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的含义。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农业、手工业

6、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的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能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 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 而设。柏杨中国人史纲第三条主线“宋元制度建设及利弊”,可以充分运用教材第50页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和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设置问题:观察两幅示意图,分别说明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 的特点。北宋初期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同时,重文轻武,官僚队伍庞大,守内虚外等, 导致了北宋严重的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现象,北宋在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十分被动,进而呼 唤北宋中后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出现。关于元朝行省制,补充以下史料,理解元朝行省

7、集权于中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且影响深远。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 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 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 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第四条主线“王安石变法”,结合北宋中央权力分配和地方权力分配存在的问题,即冗官、 冗兵和冗费,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军事战斗力大大削弱,北宋中后期王安石变法力图富国、强 兵,以巩固政权统治,但是执行过程出现种种的问题,加剧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分裂,北宋

8、逐渐走向衰亡,为北宋被金所灭埋下伏笔。二、开展课时内的整合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解读课标,结合学情,确定教学主题为辽宋夏金元经济 与社会的新发展,围绕主题,将教材整合为经济的新发展和社会的新变化。经济的新发展包括 纵向即时间范畴辽宋夏金元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和横向即空间领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 南移。辽宋夏金元经济的新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高度,促进了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新 变化。结合教材,宋朝稻麦复种,可以推测宋代人们食物的多样化。棉花在内地的推广和普遍 种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可以推测宋元时期人们逐渐穿着棉布衣物。宋朝制瓷技术的发 展、五大名窑的出现,可以推测宋元时期瓷器

9、的使用情况。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提 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商品 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官僚队伍庞大且重视文官等因素,共同推 动了宋词元曲、风俗画等文学艺术全方位的平民化、世俗化,社会等级、门第观念随之弱化,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社会风气更加开放。这一时期,人口流动更加频繁,雇佣等新的经济 生产方式出现,契约关系与契约精神也逐渐产生,政府对社会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南方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和人才的聚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在史学有“商业革命”之称,可以使用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及教材第 62页张择端

10、清明上河图(局部)三幅图突破这一重点内容。比较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 可以看出相对唐长安城的规整和严谨,北宋东京城因地势而建,城市布局更自由开放,且打破 了坊和市的空间界限,夜市瓦子的出现打破了商业贸易的时间限制。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局部)反应了东京城人口众多,牛马、木船、乘轿等交通工具多样,街道纵横,宅第店 铺林立等。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I罢曰7宝城柴擀I mi 19 J- I JTJ Jvt L- I北我本木城辽宋夏金元经济的新发展还表现为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着北方 战乱、北民南迁、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自然

11、条件相对优越等原因,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移至南方,谚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三、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统编历史新教材提供了众多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习聚焦、史料阅读、思考点、学思之 窗、问题探究、学习拓展和图片史料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科视角新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对众多的教学资源必须取舍,精选、整合和运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部分教学资源。中 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资源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时空观念的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 图(1142年)”和“元朝形势图(1330年)”,按

12、照时序和空间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多民族政权 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观察形势图,可以知道北宋统治区域,北宋与辽、西夏的政权并立,南宋 统治区域,金灭辽和北宋,南宋与金、西夏政权并立,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统 一全国,且向西远征建立了察合台汗国等,还可以看出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元朝实行 行省制管辖地方、设宣政院管理吐蕃、设澎湖巡检司经略琉球(今台湾)。这类时空观念的形 势图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且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政权及疆域形势图,即确立一个中心(一般 为都城)为观察核心点,整体观察其南北东西的疆界、疆域内的不同政权、行政区划、地方管 理机构和重大工程等,同时注意地图标识的说明性文字。第二类

13、政治制度的示意图。政治权力分配和运行是历史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使用教材中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和“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可以令知识结构化、形象化。 同时,设置问题:观察两幅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北宋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分配的 特点。学生开展讨论得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中皇权至上,二府三司制实行财政、行政和军政 分工合作,台谏加强监察。北宋地方权力分配中从中央到地方路府州县层级分明,路和府州行 政区划内财政、行政、司法等分工,知州和通判相互监督。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中央和地方权 力分配中还有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特点。北宋政权的这些特点一方面有利于预防内部动乱, 巩固了政权统治,强化了中

14、央集权。但同时因分权设置了更多的官吏,科举考试也增加了官员 人数,北宋的财政负担加重。权力分割太细,也影响行政效率。重文轻武和守内虚外也使得北 宋在面对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时显得弱小。第三类图片史料。新教材有雪夜访普图、夫妻对坐宴饮图、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元朝青花瓷、元朝纸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和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等图片,这 些图片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画面,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选取作为史料加以运用。例如,夫妻对 坐宴饮图可以情景创设为当时北宋东京城的一户富裕人家的生活,管中窥豹以推测北宋社会 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宋代城市居民生活的新气象,这幅图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地位的平 等化和社会观念的

15、开放,夫妻侧身观看乐舞表演反映出了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 再比如,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具有强烈的时代信息,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土地买 卖频繁,甚至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法律规定土地交易的合法程序,土 地买卖契约用来确认和保护私人田宅所有权,是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重要表现。第四类文字史料。第三单元教材中的文字史料偏多,包括史料阅读、学思之窗和问题探究 等,历史纵横等拓展性知识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使用。大部分史料可以作为阅读材料,学生自 主阅读。课堂教学则围绕教学主题精选一至两则史料,设置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引导阅 读分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例如辽宋夏金元

16、的政治中,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教学主题,选取教 材中的四则史料,分别为第50页“史料阅读”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和范祖禹范太史 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第54页“学思之窗”辽史?百官志一和余靖武溪集卷 18契丹官仪。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围绕社会的新变化,选取教材中的两则史料,分别 为第64页“问题探究”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和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 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围绕理学的哲学化选取“问题探究”中一 则史料,为第70页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概言之,统编历史新教材教学须围绕主题,整合教材,逻辑构建知识体系,进而明确每一 部分的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和结合学情,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精选史料,设置问题, 开展合作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