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617610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燃创造的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燃创造的火花 激活学生的思维三年级认识分数教学案例安庆市石化二小 陈琼栋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培养起来的,以教材上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灵感,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都得到发展。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训练。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1、提出问题我们同学们很聪明,老师来考考大家,做抢答题,看谁肯动脑筋。(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出示4个、2个、1个苹果,提问。)(1)把4个苹果

2、平均分给这2位同学,每人分得几个?生:每人分得2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2位同学,每人分得几个?生:每人分得1个。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这2位同学,每人分得多少?生:每人分得一半。2、讨论“一半”的表示方式。(1)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吗?请同学板演,介绍自己的方法,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其他同学画在自己的本子上。(汉字、图形、符号等)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不少,但在这些方法中,你们觉得那一种更科学、更简便呢?师: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教师告诉

3、学生,历史上每一个数学符号从发明到普遍认可,都经过漫长的岁月,现在全世界:通常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用1/2,1/2是一个分数。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分数。片段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1、建构“二分之一” (1)强调平均分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吗?生1: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生2: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师出示不平均分的图形,讨论中知道平均分的重要性。生:必须平均分时,其中的一份才是圆的二分之一。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等腰三角形。师:涂色部分是不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二分之一?生:不是。师:怎样涂色才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生:找出它的对称轴,把它分成两份,给其中的一份涂

4、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2)涂一涂,深化认识让学生打开课本第53页,观察这些图形,先用铅笔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再用水彩笔分别涂出它们的1/2。2、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几”(1)折一折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折的方法把它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样折,动手折一折。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折法,教师应给予肯定。(2)涂色第一组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第二组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第三组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第四组把这张纸的四份涂上颜色,想一想: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把这张纸的四份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多少?(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全部)。片

5、段三:实践应用,提升能力(1)图中有 , , , 。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等于它的1/2?(正方形、三角形)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大于它的1/2?(长方形)哪个图形的蓝色部分小于它的1/2?(圆)(3)请同学们判断下图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4表示。 1/21/3(3)猜一猜。看图形:师:一个长方形把两条线段的一部分遮起来了,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你是怎么想的?揭晓答案:1/21/3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教学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老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

6、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教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两人合理分配郊游食品,从分食品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在情境中产生“平均分”的需要,强调“平均分”乃分数的本质特征;其二,体验在分物品的过程中由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由整数两个到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新知与旧知的碰撞,于是引出了数的扩展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分数的内在学习动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们因

7、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2、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分数概念探究性学习并不源于感知,而是始于问题。当然,并非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的、轻易就能回答的问题,无需探究。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没有一个学生不知道“每人分到半个”。像这样根据生活经验直接就能回答的问题,就没有探究性可言。老师接着问:“同学们,在已经学过的数中,有没有可以用来表示一半的数呢?”当然没有。老师明知顾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动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学生进行探究,用图形、汉字、符号等表示了一半,经过逐步概括和抽象,在学生独立

8、思考、个别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询,达成了共识。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即从图形表征到符号表征数学概念的建模过程。学生不仅建构了“1/2”的意义,而且也获得了数学思考与探究活动的经验。经历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但会品尝到创造数学的乐趣,而且也会感受到自己思维的力量。3、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本课教学中老师比较好地诠释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将对“1/2”理解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分橘子、矿泉水和苹果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着

9、问题发展所呈现的思维冲突,又自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整数突围出来,为学生实现“由整数向分数”的自然过渡构筑了良好的思维空间。“一半”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则是这一生活经验数学化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构起认知桥梁。在学生通过讨论,认同了“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时,让学生用彩笔将书上的涂一涂中的图形涂出1/2。然后,老师又让学生折一折,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有哪几种折法,并分别涂出这张纸的1/4、2/4、3/4、4/4。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指令,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数学地思考。4、引导学生

10、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自我的认识,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本节课教师紧扣“平均分”这一重点内容,以其为主线让学生结合操作,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师通过示范说、小组说、同桌相互说和判断说理由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互动和自我表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交流中得到同伴的肯定而获得快乐,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这也是教学的初衷所在。2008年11月,此文获省首届小学新观摩课评比二等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