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615979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与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第1节)作者苏 祥教材分析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应用的广泛性,并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熟练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本节所处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学情分析对于数的认识,学生已通过小学的学习掌握几类数和数的分类( 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等)及运算。部分学生在小学已对负数有所接触,对负数已有所了解,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而从本节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更为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学

2、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能对负数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能掌握正负数的记法和它的描述性定义,但不能要求不能过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2、 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会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情感与态度: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负数二

3、、师生互动学习新知教师说出指令: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前进五步,后退四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根据需要再重复上述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2、教师展示章前图,和从课本实际出发,展示收集的类似图片,并提出问题:问题1 北京冬季里的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问题2 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问题3 2006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3教师

4、解释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各组给两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一名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让全班同学参与评选速记最快、方法最好的一组。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学生讨论和思考-33、净胜球与排名顺序、增长-2.7的意义。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老师分析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老师也要参与表演,用正负号表示出:+3,-3,+1,-2,+5,-4,+2,-1等,让学生感受到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通过一系列事例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数,并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

5、望,利用图片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三、应用学习,巩固提高教师概括出:像3,2,1.8,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如果要突出数的符号,可在正数前面加“+”.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随堂练习:课本第3页练习第1题学生解答后教师质疑:“0”该放在哪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正、负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理解概念,学生掌握正、负数的记法和它的描述性定义。学生做练习:全班讨论,同伴交流,个别回答全班讨论,思考得出

6、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分小组活动:举一些实际中的正数、负数表示数量的例子。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各代表的发言进行评价。在出现了苦于个新数后,采用描述定义,并与小学学过的数对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对数0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正、负数,从而正确使用正、负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四、课堂小结五、作业教师解释: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

7、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海拔高度。地图上的海拔高度一般不标单位,实际采用米作单位。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并巡视指导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说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课本第5页第1、2、4、题学生观察课本第3页思考中的图形,解释图中的正、负数的含义(学生依次回答,不完整的可由其他学生补充)第一个图:图中的正负数表示A地高于海平面4600米,B地低于海平面100米。第二个图:图中的正负数表示,2002年12月4日存入2300元,2003年1月3日支出1800元。学生做课本第3页第2、3、4题(学生个别回答)学生回忆、交流学生记录作业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学生知道的让学

8、生自己说,教师不代替。只作补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努力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课题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第2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知识回顾与深化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

9、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回忆、交流“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

10、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 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这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初步认识即可,不必深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巩固练习四、阅读思考五、课堂小结六、作业问题3:课本第4页例题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11、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课本第4页)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等等。可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课本第4页练习课本第6页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课本第5页习题1.1第6,7,8题学生思考、讨论“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增长率0?学生做练习:全班讨论,同伴交流,个别回答学生阅读与思考学生

12、回忆、交流学生记录作业这种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按题意找准哪种意义的量应该用正数表示是解题的关健这种描述具有相反数的影子,例如第(1)题中小明的体重可说成是减少2kg,但现在不必向学生提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阅读与思考是正负数应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努力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板书设计1.1正数和负数正数负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生活中我们常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小结作业教学反思1、学习负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负数比非负数更为抽象、学生更难于理解,但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因此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协作讨论习惯,学生之间的讨论能活跃思维,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 3、在教学中也有不中之处,如所收集的图片中,来自学生身边内容较少,学生上台表演花了较多时间,如果给我从新上这节课我应该从学生身边早夕相处中找内容学生这样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注意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