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601015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朝历代国号及释义按:闲聊时,竟然不知大清王朝存有了多少年,也不知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王朝存有的时间超过了300年。记忆中除了“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名称之外,其他的所剩已真是不多。依稀记得现代汉语词典的最后有历朝历代年表,却发现已无处去寻以前人手一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只有依靠鼠标和键盘,于茫茫网海中寻找只能被称作是“知识”的知识,给自己扫一次盲。如果你和我一样,那我们就同扫吧! 1、本义:蝉。 2、释义:甲骨文夏字为蝉形,取此寓意蝉鸣夏。象征蜕变转生、污出高洁、居高鸣远、饮露清高。 故,夏国号来源于蝉的象征美义。 又,夏之本族图腾为蛇(原始龙图腾

2、)。夏国号非取自图腾崇拜。 3、延伸义: “西”:夏据中国今河南、山西一带,夏民族发源于西方。 “雅”:古之夏、雅同音,秦风诗篇称夏声,夏声即雅诗,故有雅文化之义,寓文化高下之分。 “大”: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为之歌秦,曰此之为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寓意,夏为泱泱大国。 “人”:古文中大字通人字,故由大而引申出人的意思。 二、商(前1600年前1046年):建国者汤(商汤、成汤)。始祖:契。 1、本义:凤(凰)。注:雄曰凤,雌曰凰,总称为凤。 2、释义: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商以玄鸟(由燕子神化凤凰)为图腾崇拜,由图腾崇拜进而族名,由族名进而国号

3、。 故,商国号来源于图腾崇拜。 3、与殷的关系:殷,别号、他称。商为本号,殷、殷商、商殷是周人及后世对商的称呼。 三、周(前1046年前256年)(注1):建国者姬发(周武王)。始祖:弃(后稷)。 1、本义:田野种禾,也为田间种禾。 2、释义:周的始祖弃即后稷为农神,农业的发明者,稷便成为周人的图腾。又甲骨文“周”字写法为“田”形,周人重农,则表示田畴、种植的周遂成为族名,进而由族名上升为国名。 故,周国号来源于图腾崇拜。 3、延伸义: “养口”:周从口,固有养口之义。按周从口,为金文写法,属后起义。“救、赒給”:诗大雅云汉“靡人不周”,又礼记月令“周天下”。赒即賙,周的繁体。“周密、周遍、周

4、匝”:如说文解字释周为密,广雅释诂释周为遍,小尔雅广言释周为匝。 4、注释: 注1:前256年,周郝王卒,视为周结束。史记周本纪亦以此作结。前256前221年,凡35年间,延续七国争雄,天下无共主,至前221年秦王政(始皇帝)灭六国,天下始归一统。 四、秦(前221年前206年):建国者嬴政(秦始皇)。 1、本义:禾名。 2、释义:禾,一种密植丛生的谷物,民间叫草谷(现西北地区尚有小量种植),用作牲畜饲料。是以秦人祖先非子(注1)为周王朝养马,借助于禾这种大量种植的草谷,取得空前成功,得以成为周王朝的附庸国,为标志立国之根本,秦遂成为国号。 故,秦国号来源于养马立国。 3、注释: 注1:秦人建

5、国始于非子,有非子邑秦,创业立国之说。秦始皇所建立的秦,当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已与非子之秦不可同日而语。 五、汉(西汉前206年8年(注1),东汉25220年):建国者刘邦(汉高祖),刘秀(光武帝)。 1、本义:汉中。 2、释义:项羽封王,出于遏制刘邦的目的,违背盟约,封刘邦于偏僻的汉中(注2)。刘邦怒。后,萧何陈言:“天汉,其称甚美”(汉书萧何传),刘邦得以接受汉王称号。以此,汉遂成为其后刘邦开国之国号。 故,汉国号来源于汉王封号加汉字美义。 3、注释: 注1:此处按中国国号的故事,中国历史纪年表中记为9年。 注2:今陕西汉中市。 1、本义:改旧、更新。 2、释义:西汉时,汉武帝“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理论体系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在其中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注2)的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注3)的思潮,王莽(注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进而反映在其政权象征与标志的国号“新”上。 故,新国号来源于五德终始学说。 3、注释: 注1:按中国传统历史观,王莽的新朝是没有一席之地的,这里从中国国号的故事。 注2:五德终始学说,始于战国阴阳学家邹衍,成于前后两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此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宣扬王权神授的思想,在社会政治上,表现为王朝更替和历史变

7、易为“五德转移”的结果。 注3: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而王莽又自称“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注4:王莽曾受封新都侯。新都,今河南新野东南,是王莽的发迹与再起之地,固有新来自于新都之地名说。此说仅为王莽篡位代汉之表面现象。 七、三国。 魏(220年265年):建国者曹丕(魏文帝)。 1、本义:应谶语“代汉者当涂高”。 2、释义:曹操击败袁尚夺得冀州后,居于邺城(注1),汉献帝于213年乃封曹操为魏公。又值汉末社会上流行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注2),当涂高者魏(注3)。及至曹丕承袭魏王爵,逼迫汉献帝禅位,应谶语而代汉称魏。 3、注释

8、: 注1:邺城,汉朝治魏郡,故以郡名封曹。 注2:此谶语据考证出自东汉建武初年刘秀与公孙述的书信中:“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 注3:元人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魏纪一曰:“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古代天子、诸侯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称阙或观,因其巍然而高也称魏阙。当涂高者,涂意指路,高指高大,意思便是当着大道的高大建筑物,魏阙便是如此。由此,代汉者便指的是魏。同时,魏,也引申出高大的意思,富美义。 (另,巍然而高称魏阙,当称巍阙似乎更通,是否由巍而魏,源自为何?存疑。) 汉(221年263年):建国者刘备(汉昭烈帝)。 1、本义:汉朝名。 2、释义:刘备自云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

9、王刘胜的后代,便以兴复汉室为旗帜,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及曹丕代汉称帝后,为继承汉室,并显示正统性,表明其是汉朝的延续,遂宣布建国,且仍沿用汉作为国号。 3、与蜀的关系:历史上称蜀,如晋陈寿三国志,乃特殊历史条件与政治背景下的称呼,属于他称。比较而言,汉为正名,旧称季汉,蜀汉则为约定俗成,蜀最为不妥。 吴(222年280年):建国者孙权(吴大帝)。 1、本义:吴国。 2、释义:孙权所据江东之地,在秦汉时习称吴地,而吴地一称可溯源至先秦吴国,由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进而成为孙权建国之国号。 八、晋(265年316年):建国者司马炎(晋武帝)。 1、本义:晋王爵号。 2、释义:是年,曹

10、魏以权臣司马昭的封域“皆晋之故壤”(注1)封其为“晋公”,继而进封“晋王”。又,司马昭始封高都公(注2),“高都”应谶语“代汉者当涂高”(注3),故司马昭卒后其子司马炎威逼魏帝曹奂禅位,以晋为国号。 3、注释: 注1:见晋书文帝纪。晋,先秦晋国。 注2:高都,今山西晋城市。 注3:“高都”之“高”应“代汉者当涂高”之“高”,又司马昭由高都公进封晋公、晋王,说文解字释:“晋,进也”,显示由“高都”进到“更高(晋)”的层层推演关系。同时,“代汉”也表明司马昭以晋承汉,不承认曹魏的心态,以示自己为正统。 九、十六国、南北朝。 十六国: 成-汉(304年347年):初,巴氐人李雄起于成都,定国号为成;

11、李雄之侄李寿改国号为汉,直接原因为李寿曾受汉王封号,其次,意与刘备的汉乃至刘邦的汉成延续关系,蒙正统色彩。后灭于东晋。 汉-赵(304年329年):史称前赵。匈奴人刘渊建汉,后其祖侄刘曜篡位,因发迹于先秦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赵国故地,遂承袭赵国号。 赵(319年351年):史称后赵。羯人石勒所建,其拥有先秦赵国疆域的诸多部分,故以赵为国号。 魏(350年352年):史称冉魏。汉冉闵建。冉闵取代后赵,而后赵之地历来有赵魏合称之说,弃赵从魏,以别于羯人石勒的赵。又冉闵都邺城,为三国曹魏时旧都,故冉闵建魏与继承前代中原王朝有关。 秦(350年394年):史称前秦。氐人苻坚建,其发迹、兴盛皆于先秦秦国故

12、土,故以秦为国号。 秦(384年417年):史称后秦。羌人姚苌建,其本为前秦将领,后自称秦王,亦取所居之地为先秦秦国故土为国号。 秦(385年431年):史称西秦。鲜卑乞伏国仁建,其亦属前秦,后用兵自立,亦取所居之地为先秦秦国故土为国号。 燕(337年370年):史称前燕。鲜卑慕容皝建。以所居之地为先秦燕国故土,故取燕为国号。 燕(384年407年):史称后燕。鲜卑慕容垂建。以所居之地为先秦燕国故土,故取燕为国号。 燕(384年394年):史称西燕。鲜卑慕容泓建。以所居之地为先秦燕国故土,故取燕为国号。 燕(398年410年):史称南燕。鲜卑慕容德建。以所居之地为先秦燕国故土,故取燕为国号。

13、燕(407年436年):史称北燕。汉族冯跋建。以所居之地为先秦燕国故土,故取燕为国号。 凉(407年436年):史称前凉。汉族张寔(音sh)建。以所居之地为前代中原王朝政区名称“凉州”(今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一带),故取凉为国号。凉(407年436年):史称后凉。氐吕光建。以所居之地为前代中原王朝政区名称“凉州”,故取凉为国号。 凉(407年436年):史称南凉。鲜卑秃髪乌孤建。以所居之地为前代中原王朝政区名称“凉州”,故取凉为国号。 凉(407年436年):史称西凉。汉李暠(go)建。以所居之地为前代中原王朝政区名称“凉州”,故取凉为国号。 凉(407年436年):史称北凉。匈奴沮渠蒙逊建。以所居之地为前代中原王朝政区名称“凉州”,故取凉为国号。 南北朝: 宋(420年479年):史称南宋。建国者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乃春秋时宋国故地,故受晋封爵宋王并最终受晋禅位,取宋为国号。 齐(479年502年):史称南齐。建国者萧道成封爵齐王,乃以齐为代宋之号,又是为了应谶“金刀利刃齐刈之”。“金刀利刃”指宋国姓“刘”,繁体为“劉”,“刈”是剪除,意指剪除“劉”者为“齐”。 梁(502年557年):史称南梁。建国者萧衍为萧道成之族侄,后控制朝政,进爵梁王,禅齐建国。又“齐末为歌曰水丑木为梁字”,亦有应谶之意。 陈(557年589年):史称南陈。建国者陈霸先,祖籍地颍川(今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