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5967513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需澄清几种模糊认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做好罪犯心理征询工作要澄清的几种模糊结识朱洪波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剧烈,整个社会群体的心理问题浮现的越来越多。监狱作为社会的一种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押犯数量的日渐增多,成分的日趋复杂,罪犯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也体现的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现象。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监狱已把心理征询、心理矫治等措施运用于罪犯的改造之中,其对增进监狱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早已成为监狱民警和学术界人士的一种共识。然而,就这项工作的开展状况来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因素,实际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针对性的测验措施、硬件设施不到位等虽然是重要的一种方面

2、,但部分民警理念上的结识模糊也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拟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谈一下要做好罪犯的心理征询工作需澄清的几种模糊结识。结识一:“心理征询的工作规定、原则和态度不适合对罪犯开展这项工作。”心理征询工作规定心理征询师要与求助者平等交流,征询过程中要礼貌接待,采用保密性原则,并要保持中立性态度,即对罪犯浮现的心理问题不能评价是非好坏。这样的规定、原则和态度导致诸多基层民警感到不可接受。她们觉得:民警的地位是法律所赋予的,与罪犯之间就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不能做到平等交流,礼貌接待。而罪犯浮现了问题之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民警不能不做评价,更谈不上保密不保密的问题。另一方面,民警自

3、身掌握着执法权,有权利根据罪犯的平常体现来进行奖惩考核,民警与罪犯的地位有着绝对的差别,这易使罪犯求助者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心理上产生不乐意积极去找民警进行心理征询的顾虑,因此说监狱这个环境不适合对罪犯开展这项工作。这种想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能阐明监狱就不适于开展这项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监狱的实践和已经获得的成效自身就是较好证明,特别是有的监狱在这方面所作的有益摸索更阐明了心理征询在监狱管教工作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在监狱医院设立专职的心理征询师,相称于医院里的医生角色,专门负责罪犯的心理征询、心理矫治等方面的工作,而不再去做管理、执法等具体工作。这样就避免了民警、征询师双重身份

4、对罪犯的影响,增长了罪犯积极求助的积极性,避免了她们将心理再次封闭,最后把征询师又放到民警的立场上的想法。此外笔者觉得可尝试如下两种渠道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一是通过教育改造帮教安顿一体化工程,采用邀请社会上的专职心理征询师走进监狱,或在监狱建立社会心理征询师实习基地等方式协助开展这项工作。由于对于罪犯而言,社会上的心理征询师更有权威性、可信度,更具有说服力,因而更易向她们敞开心扉,接受心理治疗。二是通过加强对罪犯心理互助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指引其更好地发挥心理互助的作用。由于求助者与互助员同为服刑人员,不存在地位不平等,不能进行平等交流的障碍,因此求助者没有那么多的心

5、理顾虑,更易向心理互助员进行倾诉,更有助于其心理问题的解决。结识二:“心理征询工作可有可无,不如老式的管教手段作用大。”实践中,有的民警由于不注重对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在思想存在偏差,觉得对罪犯的管理教育运用老式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手段足够了,主线不再需要什么心理征询、心理矫治等措施。一旦罪犯浮现了问题,采用严肃批评,甚至使用电警棍等“短、平、快”的管教方式更易见效果。罪犯作为社会特殊群体,自身诸多正是由于有心理方面的缺陷才犯罪入狱的,入狱后又由于高墙电网、集中关押、强制劳动等管教方式而进一步加大了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山东省监狱管理局曾做过的一项调查表白,罪犯中约有3045存在

6、不同限度的心理问题或疾病,远高于社会上军人、学生等其她群体。罪犯心理问题的逐渐增多成为目前制约罪犯管教工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种重要课题。“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通过对罪犯进行心理征询,协助她们发现并消除其心理问题,让其拥有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面对服刑生活,面对出狱后也许遇到的种种困难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老式的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管教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绝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结识三:“心理征询工作与罪犯的个别教育方式大同小异,作用无明显差别。”监狱在对罪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民警惕得心理征询就是个别教育,甚至有的民警建议转化危重罪犯直接交与心理征询师完

7、毕即可。就罪犯心理征询工作性质而言,事实上应当类似于医院的医治工作,只但是治疗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罪犯的心理问题,而后者是罪犯的生理问题。没有良好的生理条件,罪犯的改造也许会受到一定限度的影响;同样,罪犯若没有健康的心理,改造也会受到影响,甚至让改造不起作用,严重时还也许起反作用。因此,罪犯心理征询工作是致力于发现并消除罪犯的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性神经症,并进行心理矫治,同步对于发现的心理障碍、确诊的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引下配合药物进行心理治疗或提出转诊的建议。由此来看,罪犯心理征询工作具有相称的积极性和超前性。在措施上,心理征询更强调人际关系的平等,着重于理解和支持

8、、倾听和沟通。其目的是解决罪犯心理问题,提高罪犯健康水平,塑造罪犯的健康人格,让她们能以阳光的心态回归社会,迎接将来。而个别教育是指针对针对罪犯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对其单独进行思想转化工作的一种教育形式,过程中民警与罪犯之间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其目的是改造罪犯思想,协助罪犯树立对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的结识心理征询与个别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让罪犯丢掉包袱,消除顾虑,自觉参与心理征询,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心理话,重塑健康人格。实践证明,监狱民警通过心理征询这一手段能更易获取罪犯内心的有关信息,更有助于对个别教育方案进行相应地调节和充实,促使个别教育工作获得实效。可见,

9、心理征询与个别教育工作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应将两者混为一谈。结识四:“心理征询是个简朴的过程,不用耗费太多的精力就能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心理征询过程具有渐进性。由于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的。同样,不良心理品质的克服与消除也是渐进的,因此不也许在短时间内就一蹴而就。社会上有心理征询师针对个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需要做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干做好的个案。因此在思想上一方面要树立心理征询不是仅仅做一次两次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一项工作,应有长期的、逐渐进一步的思想准备。这样才干由浅入深、从简朴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地去做这项工作,进而更好地驾驭心理征询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效地组织好心理征询过程及其环节。 心理征询过程又具有反复性。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而并非是直线发展的。罪犯心理问题的解决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因此我们在做心理征询工作时应抛弃一劳永逸的思想,做好会浮现反复性的心理准备,以细心、耐心、真心、责任心看待来征询的求助者,切忌体现出厌烦、冷漠,甚至横加指责的态度。对于做过的每一例征询都要注重做好回访工作,做到善始善终,切实巩固征询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