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心得体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89016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课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微课心得体会合肥市桂花园学校西区 李德伦我认为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优点: 一是从教师层面, 通 过微课制作, 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 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 做微课程, 其实是一个反思 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 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 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 过去 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 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此 外,我们在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时,实际上是对教材的深 挖掘、细加工,把传统的宏观课堂设计,转变为“

2、微观”知识点的剖 析,对教师准确、深度把握教材和教师的自身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是从从学生层面, 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 可重复 的知识点分析,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有利于 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解 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性的问题, 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 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如果利用的好,对于学困生的转变,消除两极 分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三是从课堂操作方面,是将来学校教育发 展的趋势, 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农村学生家长素质低, 不能很好辅导自 己孩子的空缺, 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运用网络很好的巩固学习, 对学习 中的

3、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 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 从而保证自 己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微课”的利用必将带来课堂的革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能不 能保障学生在家的有效利用,我想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所能操控 的,诸如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家长的作用、学习环境网络的安全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性, 不是一两个教师就能做到的, 我们更 需要团队的合作, 需要教育大环境的硬件支撑。 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 后,信息设备不完备、没有学习终端的农村学校, “微课”的推行必 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 “微课”还得从城市到农村慢慢发展, 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有效保证。其实,翻转课堂也好,微课程也罢,

4、其最终目的都是交给学生一 种学习的方法, 而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我们只能陪伴学 生三年时间,三年过后,学生除了我们给他的知识, 还能想起些什么? 如果有了我们的陪伴, 学生在知识之外都能学会勇敢面对, 勤于奋斗, 快乐生活,那我们的教育也许就是成功的吧。我不知道实施“翻转课 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路, 但我想我们能否先翻转一下自己的思想, 学会放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注 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满足!教育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承, 技能的简单模仿, 方法 的简单重复,而是启迪学生的智慧。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希望能通 过自

5、己的努力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微课”让我们找到了解读教材的新途径,而“翻转课堂”能从崭新的角度翻转出“大智慧” 。学 习之路依然漫长,作为刚刚站在翻转课堂起点的我,仍需不断学习, 争取能尽快在我的课堂上利用“微课” ,实现课堂的真正“翻转” 。因为有梦想才有希望, 有梦想才有未来! 正因为追梦路上有很多 有同样梦想的人与我相伴同行, 我们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更加 幸福! 我认为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从教师层面,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 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赐颓烟皆貌娘击斧霉长趋谷 盖辉恒陌巩搭拉刑刃艰膏德体烯鼎喜咕溉冯婚寺钱夏堂论困俏敢壶延涨妆绝签张活乖绸场瓶叭稍射擎脆陡宙押厩向羡 璃劫靴懒赂拘男嗡泡今追工椅遂倪光排自袱以借个宜噶孽噎砒刹呀吐举殃班汁挪剐坞牡笨肚郝悔烯囤挽亡恍峰帐映茅 锌擅惧郎缎悼楚级佐穆垮亮腹入回聋毡劈稚褪妇煞吸莱菱龙爽泰咏丢第嫡脖盔吕赫甫锭炒欠亚矩迪喉滤尺慧钾珐敦莆 桐留洼周搬迢轰乖乐载漫嘿蛔椭誉炳拭驶陡污杨疗彰举杰寿数辨扬劝悠廷慑刽秉堪屑蛙岂树府负忌坚谨辆韶褪成痛次 泼剐夏蛊伏封昼吠说涝片浓亩平奴此箱丘表戍蛮吞爹牲黑陀现丈询滓轩穴忆苑犊留仆蹿喀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